六、急性M3型白血病治療方法
王振義院士
急性M3型白血病是白血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型別,被外界稱為“生命收割者”,各個國家對該病束手無策。1986年,一位5歲的急性M3型白血病患者家長向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求助。王振義院士將自己研究多年的“全反式維甲酸誘導分化療法”首次應用到5歲患病兒童身上,她的病情很快得到緩解。後來,王振義院士進一步改進了相關療法,創造了“全反式維甲酸加三氧化二砷聯合療法”,大大提高了急性M3型白血病患者的5年生存率。2016年,陳竺院士和陳賽娟團隊在此基礎提出了“上海方案”,讓急性M3型白血病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90%。之後中國慷慨的將治療方案分享給了各個國家,受到全球醫學界的廣泛認可。
七、海底沉管隧道技術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全長5664米、近8萬噸重的巨型沉管、40多米的海底埋深和120年的使用壽命,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創下多項世界紀錄。港珠澳大橋建造之初,只有荷蘭公司擁有海底沉管隧道建造技術,當時荷蘭公司向中方要價7000萬歐元作為提供海底沉管隧道的技術服務費。由於要價太高,中方斷然回絕,立志要靠自身技術解決海底沉管隧道技術。經過四年的技術攻關,中交集團成功解決了沉管浮運安裝和海底基床整平兩大關鍵技術,後期還研製了鋪設海底沉管的專用船舶,自此中國成為海底沉管隧道技術的領跑者。
八、橋樑建造技術
杭州灣跨海大橋
業內流傳這樣一句話:20世紀70年代,世界橋樑建造看歐美,90年代看日本,進入21世紀要看中國。中國創造了世界橋樑建造史上數不清的記錄。世界第一高橋、世界最長高鐵橋、世界跨徑最大鋼拱橋、世界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橋、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大橋等等,都在中國。世界最高10座橋,8座在中國,世界最長的10座橋,9座在中國,世界十大跨海大橋,5座在中國,世界十大斜拉橋,6座在中國,世界十大懸索橋,7座在中國。
九、量子通訊技術
墨子號
量子通訊技術被譽為未來十大技術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是世界量子通訊技術的權威。2016年,中國發射了全球首顆量子通訊衛星“墨子號”,2017年,中國開通全球首條量子保密通訊幹線—京滬幹線,2020年12月,潘建偉院士團隊研製的中國首臺量子計算機“九章”問世,成功打破谷歌對這一領域的壟斷。中國量子通訊技術已經領先世界多個身位。
十、中國高鐵
中國復興號
翻看中國鐵路網,一個“八縱八橫”的高鐵網已經赫然立於中國大地。十年前,國人還在羨慕日本新幹線、法國子彈頭高,十年後,中國高鐵里程達到3.79萬公里,佔全球高鐵里程的70%,是世界唯一高鐵組網執行的國家。不僅如此,中國高鐵無論在網路建設、控制執行還是高速列車製造上,都實現了關鍵技術的國產化,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