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都有墨跡流傳,皇族成員中多有擅書善畫者,但皇族成員中,能夠真正夠得上職業畫家水準的較早代表人物應該是載瀛。
載瀛(1859一1930),號春園居士,道光皇帝之孫,清朝貝勒,幼年生活皇宮中,浸淫宮藏繪畫之中,尤對歷代鞍馬繪畫情有獨鍾,悉心研究唐宋以來傳統鞍馬畫技法,並有節制的吸收郎世寧畫馬技法,可視為當時洋為中用的範例。
在載瀛的影響下,他的四個兒子一長子傅伒、五子傅僩、六子傅佺、八子傅佐都是頗有名氣的畫家,在京津畫派中佔重要位置。
溥伒(1893一1966),字雪齋,號松風主人,幼年起飽讀詩書經史,繪畫初承宋元,後承襲明清文人格調,山水花鳥人物鞍馬均有風采,書法先學趙孟頫,再學王羲之、李北海,中年後字米芾。1925年與溥僩、傅儒發起"松風畫會",成為京津畫派主流,1930年代創辦輔仁大學美術專修科,後改為美術系,任教授兼主任,解放後任北京美協副主席,北京畫院名譽畫師,傅雪齋還是古琴家,任北京音協理事。
傅僴(1901一1966),字毅齋,1925年與兄傅雪齋創"松風畫會",擅花鳥、山水,以工筆花鳥見長,解放後加入中國畫研究會,北京中國畫院畫師。
傅佺(1913一1991),字松窗,自幼習畫,1928年加入松風畫會,後又加入湖社畫會,1936年起先後在輔仁大學美術系、國立藝專等任講師教授,解放後參加中國畫研究會,任秘書處主任,後為北京中國畫院畫師,擅山水,鞍馬,亦善畫竹。
溥佐(1918一2001),自幼受父、兄丹青真傳,善畫馬,亦善花鳥走獸,1937年加入松風畫會,曾任河北師範學院國畫教師,生前為全國政協委員,天津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