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以“第五次反圍剿最後一戰”為線索,《血戰松毛嶺》旨在還原真實歷史場景,豐富紅色革命戰場的熒屏敘寫。
近年來,劇集市場百花齊放,一大批以革命歷史故事為題材的主旋律作品成為推動影視市場發展的中堅力量。從“五四運動”到“紅船精神”,從重大歷史事件到英雄人物,革命歷史劇一次次透過真實呈現讓觀眾觸控那段崢嶸歲月。
10月10日,劇集《血戰松毛嶺》在橫店正式殺青。這部劇由優酷影片、慈文傳媒、小糖人傳媒、劇有想法聯合出品,講述了基層年輕紅軍戰士堅定革命信仰併為之奮鬥獻身的青春熱血和成長故事。聚焦鮮為人知的松毛嶺戰役,這部劇將帶領觀眾重新認識這段歷史的重要時代價值,同時擴充紅色題材的影像表達。
獨特視角講述革命故事
在過去的大半年中,劇集市場百花齊放、群雄逐鹿,一批以主旋律為核心的影視劇成為推動影視市場發展的中堅力量。然而,在講述中國革命歷史的影視作品中,鮮有創作對焦於松毛嶺戰役這一第五次反圍剿的最後一戰,甚至“松毛嶺”這個名字對很多人而言都相對陌生。
實際上,位於福建省長汀縣與連城縣交界處的松毛嶺因地處戰略要道、山勢險峻,曾是中央蘇區核心領域的東大門。1934年9月下旬,國民黨集結重兵,企圖一舉消滅紅軍在長汀的主力。而為了遲滯敵軍向中央蘇區核心區域的推進,紅九軍團、紅二十四師和福建軍區地方武裝堅守松毛嶺陣地,與配有飛機、大炮的十萬敵軍展開了持續七天七夜的浴血奮戰,為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的戰略大轉移爭取了寶貴時間。
這也是編劇陶佳的創作初心,他直言,在看到這段史料感到十分震驚。相對於血戰湘江、四渡赤水等經典紅軍系列,由溫坊大捷和松毛嶺阻擊戰構成的歷時七十餘天的松毛嶺戰役對於大眾而言相對陌生。“希望這部劇的真實再現,能為革命歷史劇在內容角度上作以補充。”陶佳說道。
確定故事方向後,主創團隊秉持“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原則,在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在大量查詢和蒐集文獻資料後,製作團隊發現史料中關於松毛嶺戰役的記載並不多,於是選擇在劇本創作階段就深入戰役遺址進行實地考察,並採用走訪或座談會的形式與當地的老紅軍和其後代交流,聽親歷者講述那段真實的革命故事。
在此意義上,《血戰松毛嶺》逐漸清晰勾勒出沉潛於革命歷史洪流中的松毛嶺戰役。希望匠心製作的影像表達能夠使松毛嶺戰役走入大眾視野,也能夠成為建黨百年之際革命歷史題材影視作品的有力補充。
血色青春群像的鮮活描摹
歷史是由人來創造的,《血戰松毛嶺》在創作中突出了承載這一段歷史的人物。據瞭解,劇中的很多角色都在歷史上有著真實的人物原型,這樣以真實歷史素材為基礎的藝術化加工無疑讓劇中角色更加可感、可親、可敬。以男主人公餘光明為例,他雖然遭遇了誤解、委屈,也曾面臨生死考驗,但仍始終保持著“易於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熾熱情懷和堅定信仰,將由一群不同身份的群眾組成的新兵隊伍訓練成了一支能打敢拼的“戰略輕騎兵”。
導演劉雪松透露,除了不苟言笑、愛憎分明的餘光明,《血戰松毛嶺》中還有一大批有血有肉的底層工農形象。女軍醫朱音在一心只為報私仇的過程中被工農紅軍的精神所感染,最終成為一名真正的紅軍戰士;項萬金是一個滿腦子只有銅錢的商人,卻也在遇見紅軍後願為其慷慨奉獻;舊軍官跛佬在逃離國民黨軍隊後,毅然加入紅軍......從赤衛隊員到農民佃戶,從普通學生到手工業者,這部劇刻畫了底層紅軍戰士的生動群像。
而在具體的人物塑造中,《血戰松毛嶺》更加註重人物角色的鮮活和豐滿。這些參加松毛嶺戰役的紅軍戰士都是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他們在自己的青春中選擇了信仰,選擇了奉獻。他們也並非天生戰無不勝、所向披靡,而是在一場場大小戰鬥中逐漸成長、逐漸強大。
正如陶佳所說,“《血戰松毛嶺》最大的不同在於劇中所塑造的這群有血有肉的鮮活形象,並且每一個人物都閃耀著人性光輝。”除了兩位主人公餘光明、朱音,溫坊地區農會主任石紅霞是陶佳最喜歡的人物。石紅霞潑辣大膽、敢打敢拼,即使處在婆母和一雙兒女被燒死、自己馬上可能被挾持的危險情況下,也從來沒有想過退縮,“她沒有多強的軍事能力,就是普通的農村婦女,但是她的品質與鬥志卻令人動容。”
劉雪松也介紹道,《血戰松毛嶺》想要講述的,正是中國底層民眾、工農階層覺醒的故事。他們是中國革命的覺醒者,也是中國革命史上悲壯的犧牲者,樸實憨厚的他們因為知道“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於是緊握“能出政權的槍桿子”。
精神譜系在新時代煥發價值
“紅軍讓人說話。”這是在走訪過程中,讓導演劉雪松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實際上,在松毛嶺戰役中,許多當地百姓也被紅軍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作風激發出革命熱情,主動走上前線,為配合紅軍粉碎國民黨軍進攻付出了巨大犧牲。用劉雪松的話來說,《血戰松毛嶺》這部劇便是期望為“沒有全民的覺醒就不可能有中國革命的成功”這一結論填補證據,回答“為什麼要革命”“工農階層怎樣走上革命道路”“為誰而革命”等問題。
在劉雪松看來,如果說中國革命是一部“覺醒史”,那麼以《覺醒年代》為代表的電視劇講述了中國精英階層和文化階層的覺醒,為普通大眾傳播了“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堅定信念,《血戰松毛嶺》則展現了中國底層民眾、工農階層覺醒。
可以說,這場鮮為人知的戰役譜寫了一曲蘇區軍民患難與共、生死相依的壯麗詩篇,展現出中國紅軍的革命風範,以及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百折不撓的堅毅品格。如今,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風雨,帶領中華兒女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在當下,松毛嶺戰役傳遞出的奮戰精神和革命信仰擁有跨越時代的價值和意義,這份民族氣節和青年擔當令人激昂澎湃。
在建黨百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餘載之際,回望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孕育而生的革命精神,無疑是承載奮鬥與輝煌、光榮與夢想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激勵中國人民砥礪前行、開拓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
在此基礎上,《血戰松毛嶺》以期在熒屏上呈現生動的人物群像、真實的黨史故事,為建黨百年影像增添一份獨特的記錄。據悉,這部劇將於本月完成拍攝,期望其能夠以創新化的表達方式傳遞出松毛嶺精神的當下價值,也以更深層次的情感共鳴呈現革命歷史的深遠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