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臺電腦壞掉了,大概2個月之前,它在執行中毫無徵兆地壞了,我開啟一看,原本固定就不好的北橋散熱片掉落了,考慮到AMD的AM3平臺北橋功耗很高,我懷疑可能是北橋過熱燒燬了。本來這個主機板就不令人省心(以前總是出現系統盤被不明清空的問題),這次它壞了也算是“壽終正寢”、“大快人心”。
原來這臺電腦用的CPU是速龍II X4 605e,除了省電之外沒什麼優點,主頻非常低,只有2.3GHz,而且是古老的K10架構,效能只能說是不怎麼樣,所以換掉CPU平臺是必要的。
我看中了我曾經夢想中的配置——英特爾至強E3 1230V3,22nm,不算古老的Haswell架構(至少有AVX2支援),4核8執行緒,不帶核顯。價格只要200多,雖然效能比不上最近火熱的10105F,但價格便宜了一半,主機板也可以撿便宜的二手,最為關鍵的是支援DDR3(手上有兩條DDR3 4G和一條DDR3 2G,再加一條2G可以湊足12G,不過需要一個4記憶體槽的主機板)。
主機板,剛開始我想選擇B85,但我挑了幾款,感覺並不實惠,丐板根本“不堪入目”,選來選去,我還是選擇了Z87主機板,華碩的Z87-K,價格200左右,滿足了我的4記憶體槽的要求,還能超記憶體。
其實Z87-K應該是比較丐的Z87了,供電似乎只有4相(和當年的神板B85-PRO Gamer沒法比,8相供電啊,當時你不知道我多饞那塊板),不過我也不打算超頻(E3超個毛),而且Haswell對主機板的供電要求低(我感覺默頻下3相供電就夠),就它了。
簡單分析一下這塊板,7條擴充套件槽,其中3條是上古的PCI,透過ASM1083用PCIe X1橋接出來的,換言之就是湊數,ATX大板不能槽位太少,否則看起來難看,順便也能滿足一下老音效卡和診斷卡的需要。兩條PCIe2.0 X1,PCH控制的,其中一條很可能會被顯示卡擋住。兩條PCIe3.0 X16,應該都是CPU控制的,下面那條透過PCIe開關拆分得到X8通道(也就是8+8),滿足AMD顯示卡交火的需要(不過我感覺插萬兆網絡卡更合適)。USB3.0也有(可以插採集卡推流了),SATA3有6個(我那箱硬碟有救了)。
機箱也要換一個,我以前發過裝機影片,這臺電腦是我“白漂”來的,用的還是網咖的機箱,連背線都不支援(理線就一個字,亂!),硬碟位也不夠。所以我在天貓找到了一個63元的機箱,能上ATX大板,亞克力側透(不是鋼化玻璃有點遺憾,不過既然是側透我就喜歡),下置電源(獨立電源倉),應該是最便宜的選擇了。為什麼這麼便宜?因為沒帶風扇,這個機箱有8個12cm風扇位,而且選配的風扇還挺好看,但是一把風扇要10元,但10元也不算貴,等我有錢了就買幾把吧。
記憶體我提到了,DDR3,是兩條4G和一條2G,都是1333,打算加點電壓上1600或1866,但願它們都不是壞的。
硬碟,當然要上SSD,2.5寸的盤就可以(Z87沒m.2,Z97才有),還是選擇之前的那臺電腦的系統盤。一塊英睿達BX300 240G,3D MLC的,耐用程度毋庸置疑(寫入量也不大),裡面有原來的系統(但願我可以不再裝系統,心累)。
散熱還用我原來的冰凌mini,雙熱管的,除了吵一點之外沒什麼太大的缺點,雙熱管壓E3沒什麼問題。
顯示卡,本來我打算還原我當年心儀的“卡吧標配”,上GTX770,可惜的就是GTX770現在依然很貴,只好讓原來的GTS450延長服役了。GTS450,和其他費米架構卡不一樣,它支援DX12,因為“12450”,交了450之後12才會和你做朋友(/滑稽)。現在的顯示卡還是太貴,等顯示卡價格降下來之後打算換一塊“兩潮元老”RX580。
最後是電源,不用想,肯定是我原來的那個長城PRIME550白牌,這個電源除了吵一點之外沒別的問題,550W肯定夠用(甚至以後還可以考慮升級一下顯示卡)。
所以就有一個問題,電源怎麼選?簡單來說,有錢海韻振華,沒錢長城航嘉,買大不買小,千瓦戰未來,有錢直接1600W(或者振華P2000)。
最近我看上了海韻的PRIME鈦金牌,當然,沒錢買,二手的TX-850都要一千多,我還是抱著我的海韻Focus用10年吧。
好吧,湊足這些就可以組裝成我曾經理想中的E3電腦,花費也就500多元,圓了我的一個夢。至於什麼時候開始採購和組裝,還要等一段時間,我可能會出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