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見muye
空蕩的地方,才能聽見靈魂的聲音。
墨西哥有這樣一個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地趕路,突然,一個人停了下來。
旁邊的人很奇怪地問他:“為什麼不走了?”
停下的人笑了笑說:“走得太快,靈魂落在了後面,我要等等它。”
快節奏的今天,我們大都是匆匆趕路的人。
因為太忙,沒時間停下來思考,沒時間沉澱自己,結果越走越迷茫。
01
自媒體作者@鄭小焦講過一段親身經歷。
鄭小焦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兩年半,是整個部門業績最好的,深受老闆器重。
當她提出要離職時,老闆再三挽留,並且承諾會給她升職加薪。
即便如此,鄭小焦還是鐵了心要離職。
為什麼呢?因為真的太忙了,忙到根本沒有時間學習成長。
每天早晨六點半起床,乘坐員工班車到公司,開始一整天的工作,一直忙到晚上十一點回宿舍。
工作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她就像是一臺不停運轉的機器,日復一日做著機械的工作。
後來,鄭小焦毅然決然選擇跳槽到另一家公司。
這家公司制度合理,分工明確,基本下班前就能處理完手頭的工作。
下班以後,她擁有了充足的自我成長時間,利用這段時間她不斷充電,學習專業相關技能。
沒過多久,憑藉強悍的專業技能,她就拿到了跟上家公司一樣的待遇,相對來說還輕鬆得多。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白天工作非常忙碌,晚上回家渾身疲憊。
吃過晚飯、洗過澡,就倒在床上沉沉睡去,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學習。
第二天起床,重複前一天的狀態,週而復始。
每天忙得像個旋轉的陀螺,看似幹了很多事情,但並沒有真正成長。
有句話說得非常好:“廢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是讓他忙到沒時間成長。”
一個人只顧著抬頭走路,而不低頭看路,很容易掉進地面上突然出現的深坑裡。
02
美國一位學者,名校博士畢業後,潛到工廠流水線,像女工一樣生活、工作。
她要研究一個課題:為什麼陷入貧困狀態的人很難脫貧?
女博士詳細記錄了自己每天的工作和生活狀態。
早晨五點就要起床去工廠,遲到會被扣錢,沒有時間吃早餐,只能匆匆吃點東西填飽肚子。
工廠制度很嚴格,不允許員工擅自離開崗位,因為是流水線式操作,必須有人待在工位,就連上廁所也必須得經過領導同意。
她們時薪很低,必須要保證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才能拿到解決溫飽的工資。
如果想要賺到更多的錢,就需要工作更長時間。
一天24小時,一大半都在固定的工位上度過,吃飯時間都不超過半個小時。
雖然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可這些人依然很貧窮,只能生活在貧民窟。
為什麼她們很難改變現狀?
難道是她們不夠努力嗎?
她們做的工作一點都不輕鬆,努力程度也不亞於常人。
女博士最後得出的結論是:
“對這些人來說,這種生活狀態陷入了死衚衕,無論如何努力,都只能在死衚衕裡打轉,而無法脫離這種生活狀態。”
經濟學上有個“貧困的死迴圈”,說的是努力的人很多,但有成就的人很少,同樣是努力,有的人收穫成就,而有的人卻越努力越糟糕。
也就是通俗意義上所說的,越忙越窮。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歸根結底,就是陷入了一種無意義的忙碌中。
就像上面的故事裡那些流水線上的工人一樣。她們都很忙碌、很努力,但她們的工作價值感很低。
長期做價值感極低的事情,即便你投入了再大的精力,但回頭一望,你會發現自己依然毫無長進。
所以,你要儘可能地去選擇那些價值感高的,不會輕易被人代替的事情去努力。
只有這樣,你的忙碌才會有價值,有意義。
03
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小和尚從早忙到晚,有一天他問師父:
“師父,我每天都在忙,為什麼沒有什麼成就呢?”
師父笑了笑,讓小和尚去拿兩隻碗過來。
師父先在一隻碗裡放滿核桃,又撒進去大米,最後倒入水,碗滿了。
師父又換了一隻空碗,這次先放入水,倒滿水後,再往裡放大米,水溢了出來。
當碗裡裝滿了大米,師父問小和尚:“你看,現在碗裡還能放下核桃嗎?”
師父說:“如果你的生命是一隻碗,當碗中全都是這些大米般細小的事情時,你的那些大核桃又怎麼放得進去呢?”
對很多人來說,就像故事裡的小和尚,雖然每天都很忙,但其實都是在瞎忙。
人生最可怕的就是瞎忙,要把功夫用在重要的事上。
法國作家拉羅什富科說過:“整天只知道為瑣碎的小事忙碌的人,必然成不了大器。”
有選擇地專注,遠比瞎忙要重要的多。
比爾·蓋茨和巴菲特,在談到如何取得成功時,給出了同樣的答案:專注(Focus)。
拿巴菲特來說,他的日程表上劃掉了幾乎所有CEO必須完成的任務:
他從不與分析師交談(一個典型的CEO有20%的時間會花在與分析師的交談上);
他很少接受媒體採訪,不參加行業活動;
他幾乎所有時間都住在紐約市外的一個地方,遠離社交和燈紅酒綠;
他幾乎不像其他的CEO那樣參加任何內部會議。
他把幾乎所有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研究投資這件事上,才有了“股神”。
巴菲特曾經為自己的私人飛行員弗林特,做過人生的規劃。
巴菲特讓弗林特在一張紙上寫下他的前25個目標,然後讓弗林特選出前5個必須要完成的。
最後,巴菲特告訴弗林特,以後要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在剩餘的20個目標上投入精力,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前5個必須要完成的目標上。
羅曼·羅蘭有句話說得好:
“與其花許多時間和精力去鑿許多淺井,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去鑿一口深井。”
04
哲學家戴維·梭羅也說過:
“真正有效率的勞動者,不會整天馬不停蹄的工作,而是閒庭信步般輕鬆愉悅地處理事務。”
如何擺脫低水平的勤奮呢,在這裡給大家4條建議。
1. 選擇一份“價效比”高的工作。
儘可能尋找一份“價效比”高的工作,既能創造工作的價值,又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然後把多出來的時間放在學習上,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
2. 學習時間管理,不盲目努力。
嘗試制定年度目標、月度目標、每日目標,從而實現人生真正的高效。
學會時間管理,合理分配時間。
就像上面的這張圖,要把時間合理分配,每個領域都兼顧到,人生才能保持平衡。
只有掌控了時間,才能掌握生活。
3. 每日覆盤,保持進步。
很多人經常會陷入一個誤區:簡單的工作重複做,同樣的錯誤重複犯。
如果要讓自己減少重複勞動,定期覆盤是必不可少的。
《終身成長》一書中寫道:反思 + 痛苦 = 進步。
定期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總結,找出不足之處,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以提高工作質量。
4. 先有目標再做事。
高質量的忙碌,是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低質量的忙碌,就像是無頭蒼蠅每天都在亂轉亂碰,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如果沒有目標,生活就不止眼前的迷茫,還有以後的瞎忙。
▽
法頂禪師曾言:
“不要只想著填滿,而要懂得留白。空蕩的地方,才能聽見靈魂的聲音。”
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能讓自己忙到連成長的時間都沒有。
畢竟,所有的忙碌,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遇見一個更豐盈、更富有生命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