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拿破崙戰爭後,由法國一強主宰歐洲的局面已經逝去,19世紀的歐洲,變成了英國和俄國兩雄爭霸的局面。這個局面的形成有一定必然性,首先來看英國,英國是一個島國,這樣的地理條件為它的交通提供了得天獨厚的便利,其靠近歐洲大陸,處於通往大西洋的交通要道上,不必擔心來自大陸的威脅。這樣的地理位置十分有助於它擴充海軍力量,也的確如此,英國曾經控制了除巴拿馬運河之外幾乎所有的世界重要海道,包括多佛爾海峽、直布羅陀、馬耳他、亞歷山大、好望角、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以及聖勞倫斯入口。
這意味著,世界的主要航道成了其“內部交通線”。簡單來說,如果一個國家處於這樣一個位置上,既用不著被迫在陸地上奮起自衛,也不會被引誘透過陸地進行領土擴張,只要它擁有強烈的海洋意識,那麼成為海洋強國是順理成章的事。而俄國呢,俄國雖然沒有英國那樣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但是它所控制的歐亞大陸腹地是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關鍵。從全球戰略角度看,可將地區分為:心臟地區、邊緣地區和海洋地區,而俄國就處於心臟地區,如果它想要成為海洋強國或者對海洋國家造成威脅,那麼只能透過控制邊緣地區來達到這一戰略。事實上,俄國也是這樣做的,憑藉其大陸核心位置和陸軍優勢,由陸路一直向中近東和遠東擴張。至19世紀中葉,俄國已經成為陸路強國,並與之英國分庭抗禮。
19世紀,俄國陸權勢力不斷與英國海洋勢力接觸、對抗,西從黑海海峽東至北太平洋之濱,英俄兩國勢力南北對峙,為爭奪殖民地和勢力範圍開始長期爭鬥,曾為此發生克里米亞戰爭。歷史學家將這一時期英國海洋勢力與俄國大陸勢力之間圍繞歐亞大陸霸權的爭奪稱為“19 世紀中期世界政治的主旋律之一”。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英俄兩國的對峙會持續很長時間,但是意外就真的出現了。1871年普法戰爭後,普魯士統一德國,極大地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面對德國崛起於中歐這一既定事實,英俄兩國不得不調整自己的對外政策,逐漸由對抗轉向合作,共同對付咄咄逼人的德國。因此德國面臨著海上強國英國和陸地強國俄國的兩翼包抄。德國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由於地處陸地與海洋雙向的地理位置,使德國的戰略取向大致分為兩類,即或傾向於陸地,或傾向於海洋。
由於德國國力有限,只能將有限的財力用於建設和維持強大的陸軍,所以德國傾向於陸地。論海洋實力,德國不如英國,論陸上實力,德國陸軍的素質遠遠高於俄國。但是俄國國土廣闊,有較大的防禦縱深,便於陸上機動作戰,可以將力量退縮到戰略後方,儲存實力,並以戰略後方為依託,堅持戰爭,而德國的國土面積遠遠落後於俄國,防禦縱深較小,且資源緊缺,因而不能與俄國進行持久戰。
德國要想奪取世界霸權,必須擊敗海洋霸主英國和作為歐亞大陸“心臟地帶”的陸地霸主俄國,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德國的地緣政治學家推崇麥金德的“心臟地帶”理論。麥金德把東歐視為通向“心臟地帶”的大門。他認為,從東向來看,如果德國和俄國結成聯盟,或者德國能征服俄國,那麼征服世界的基礎就可奠定。而德國在征服西歐大陸後,轉而進攻蘇聯,就是陷入了“心臟地帶”,因為它可能取代俄國成為該地區的主要強國。即便德國陸軍力量強於俄國,它又怎麼能保證在英法、俄兩面包圍的情況下,能取得戰爭的勝利?一戰就給了它一個千載難逢機會。
凡爾賽條約一戰雖然德國敗了,但是卻為其二戰做了準備,一戰後,隨著四大帝國:奧斯曼、哈布斯堡、羅曼諾夫和霍亨索倫四大帝國的瓦解,在德國與歐洲主要大國之間出現了一批新興小國,例如,奧斯曼帝國的東南歐屬地被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和希臘五國瓜分,馬其頓則被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希臘瓜分。原哈布斯堡帝國分裂成為奧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國;波蘭得以恢復;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在十月革命後宣佈獨立;羅馬尼亞領土擴大;保加利亞領土縮小;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同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合併,成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
這些國家位於德國與俄國兩個大國之間,實力相對弱小。這一政治結構的改變為德國進行侵略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在一戰結束之前,德國是與奧匈帝國、俄國以及法國三個大國接壤的,領土和戰略發展空間是相當小的。不要說擴張,稍有不慎就會被這三大強國所吞噬。一戰結束後,這一政治結構發生了改變,德國與其它大國之間出現了一系列新興的小國作為緩衝地帶,這不僅改變了德國周邊惡劣的地緣政治局勢,緩解了德國所面臨的直接被幾個大國包圍的巨大壓力,而且為德國進行侵略提供了機會。
如果德國落到一個冒險家的統治之下,而他又能看出這個機會並加以利用的話。那麼德國很可能會再次掀起一場大戰,不巧,希特勒就是那個冒險家,所以他敢讓德國發動一場世界大戰。四大帝國的覆滅衍生出諸多小國,分佈在德國與俄國之間,大大緩衝了俄國對德國造成的壓力,而如果德國想冒險進一步攝取更大的利益,那麼首先就要攻佔這些新興小國,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擴大自己的防禦縱深,而且可以獲得這些國家豐富的資源,這樣,德國就可以與俄國一決高下了。其次,如果希特勒還有理智的話,就知道一定不能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也就是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攻佔西歐,讓自己後方安全,繼而騰出手來對付蘇聯。德國的“閃電戰”就是基於這樣一種想法發動的。
但是,其後院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希特勒就急於對蘇聯發動了攻擊,最終他所擔心的最糟糕的情況真的發生了——兩線作戰。即便德國很強,但是在蘇聯與英法聯軍包抄下,它的敗亡也是遲早的事。
參考資料:《地緣政治學—希特勒發動“二戰”的理論基礎》、《第三帝國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