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馮老溼給粉絲們講三件不為人知、但又十分有趣的歷史往事,它們是:
往事一:在唐朝的時候,有個中國人,去了遙遠的阿拉伯、加入阿拉伯帝國的軍隊,並且為阿拉伯帝國部隊打仗,最遠打到了北非,這個中國人是誰?他為何要這麼做?
往事二:明朝時候,鄭和下西洋,雖說語言不通,但其實有很多中國本土的翻譯人才,跟隨鄭和下的西洋,這些翻譯人才都是誰?他們從哪裡學的外語?
往事三:一般史書說大清閉關鎖國,大清和歐洲毫無交往,但鮮為人知的是,康熙皇帝其實曾經派出使節,成功地出使葡萄牙和義大利,這個使節是誰?康熙派出大使出訪歐洲,他的目的是什麼?
大家跟著馮老溼讀完今天這篇,你又可以漲姿勢啦。
鮮為人知:大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打過一仗
1
如果我告訴你:
在唐朝的時候,有一箇中國人,不遠萬里,去了阿拉伯,加入了阿拉伯帝國的軍隊,為阿拉伯帝國打仗賣命,你是不是覺得,馮老溼在痴人說夢?
是的,在中國的歷史上,還真有這樣的人。
這個中國人,名叫“杜環”,大唐帝國的長安(西安)人。
那麼,一箇中國人去阿拉伯、參加人家阿拉伯帝國的軍隊,這是不是吃飽了撐的?是不是有毛病呢?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別急,我來簡單告訴你。
事情,是這樣的:
這個杜環,原本是我大唐帝國軍隊的一名軍人,公元751元,杜環當時在大唐“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的麾下,當一名軍官。
當年,在今天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的交界處,大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爆發了一場戰爭,史稱“怛羅斯戰役”。
關於這場鮮為人知的戰爭(怛羅斯戰役),我以後另外專門寫個文章給大家講一下,今天在這裡不贅述。
那麼,在大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的這場戰爭中,大唐的部隊戰敗了。
你沒有看錯,大唐戰敗了。
因為戰敗,這個名叫杜環的軍官,被阿拉伯帝國軍隊,俘虜了。
俘虜了之後,就押解著,去了阿拉伯。
再後來呢,阿拉伯人把杜環,編進了阿拉伯帝國的軍隊。
杜環身為俘虜,身不由己,為了求生,也就聽天由命。
於是呢,杜環就跟著阿拉伯帝國的部隊,在中東地區,四處征戰,在今天伊拉克、耶路撒冷、北非等地,和阿拉伯帝國的各個敵國作戰,立下了一定的戰功。
杜環最遠去到了哪裡呢?他隨著阿拉伯帝國的部隊,最遠去到了現在北非摩洛哥這個地方,參加戰爭。
換句話說,杜環可能是歷史上最早到達非洲的中國人。
鮮為人知:大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打過一仗
於是呢,時間久了,杜環在阿拉伯帝國軍中,不再被視為俘虜,因為彼此都混熟了,阿拉伯兄弟,也把杜環當自己人了。
那麼整整10年之後,也就是公元761年,杜環向阿拉伯帝國當局提出:我作為大唐子民,為你們阿拉伯人,也服務了這麼多年了,我想家了,我想回家了,你們可以放我走嗎?
阿拉伯帝國准許了。
於是,杜環啟程回國。
杜環從紅海上船,經斯里蘭卡等地,輾轉回到廣州。
闊別10年之後,終於踏上了故鄉的土地。
杜環把自己在阿拉伯世界的見聞,寫了下來,寫成《經行記》一書。
杜環想象畫
這,就是杜環的故事。
那麼,杜環這麼有趣的歷史故事,為什麼我們聞所未聞呢?
我看呢,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政治不正確。
杜環作為大唐的軍官,不但投降敵軍,而且還參加了敵軍,而且還為敵國服務那麼多年,像杜環這種故事,無論再怎麼傳奇,也是不值得宣揚的。
不過,今天我們重溫杜環的故事,卻真的覺得:其實這種歷史,才是真正有趣的歷史。
粉絲們,你說是不是。
鄭和下西洋的寶船
2
許多歷史愛好者都曾經有過這麼一個問題:
當年鄭和下西洋,語言不通,鄭和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如果你長期被這個問題困擾,那麼這再一次說明:你可能低估了我們的古人了。
其實,在明朝的中國,還真有外語人才。
什麼?在明朝的中國,就有外語人才?
千真萬確。
這件事,聽我簡單一說,你就明白了。
是的,當年鄭和下西洋,跟隨鄭和的,有許多外語翻譯,其中一個,名叫“費信”,江蘇崑山人,是阿拉伯語翻譯。
那麼奇怪了,明朝時期的中國,沒有外語學院,沒有電影電視,通訊也不發達,在華東地區,哪來的阿拉伯語人才呢?
真相其實一點即通:
自唐宋以來,就有不少阿拉伯商人,在中國經商,這些阿拉伯商人,在廣州、泉州、杭州、寧波……等許多港口城市,都有長期或者短期的逗留和居住的習慣,那麼在古代的中國,總有中國人對他們的語言產生興趣,並因此去學他們的語言。
今天我舉例說的這個崑山人費信,就是這麼一個人。
江蘇崑山人費信,不知道為什麼,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就對阿拉伯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開始自學阿拉伯語。
其實在明朝,就有一些阿拉伯語的學習書籍,而且港口城市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阿拉伯人,費信自學阿拉伯語,雖然沒有今天方便,但他只要有興趣、有決心,他還是可以學好的。
於是,費信就這樣,自學成才了,成為了一名阿拉伯語人才。
費信想象圖
後來,鄭和下西洋,朝廷招募外語人才,費信就來應徵,於是,就隨船出發了。
這就是為什麼,江蘇崑山人費信,成為了鄭和的翻譯,四次跟隨鄭和下了西洋。
費信不但做了鄭和的翻譯,而且費信還把下西洋一路上的見聞寫了下來,成為《星槎勝覽》這本書。
還有一本叫《天心紀行錄》的,也是費信寫的,都是下西洋的見聞錄。
而事實上,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很龐大,隨行的翻譯,也遠遠不止費信一個。
鄭和還有一個翻譯,是波斯語翻譯,名叫馬歡。
馬歡是明朝初年的浙江紹興人,不過,馬歡不是漢人,而是穆斯林,他從小就懂波斯語。
所以呢,後來馬歡也被徵召,三次跟鄭和的船隊,下了西洋。
這個馬歡,也把自己下西洋的見聞,寫成了書,就是那本有名的《瀛涯勝覽》,記錄了東南亞、印度洋、中東等一系列國家的風土人情。
是的,《瀛涯勝覽》就是馬歡寫的。
不過說實在的,鄭和是雲南的回族,他也懂一些阿拉伯語,不過,未必精通,而且,下西洋船多人多,單憑鄭和一個,顯然不夠用,這就是為什麼,馬歡和費信這些翻譯人才,會被募集上船。
今天舉了馬歡和費信兩個例子告訴大家,其實我們中國古代,也是什麼人都有,什麼稀奇古怪的專才,也都有,在古代的中國,雖然交通通訊都不發達,但是中外文化交流,還是有的,而且,總有人喜歡琢磨外國人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鄭和招募外語人才的文告發出來,從中國民間找幾個外語翻譯,並不是難事,馬歡和費信學以致用,也算是撞上好時代了。
3
再給大家講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康熙皇帝,曾經派人出使葡萄牙和羅馬。
是的,你沒有看錯,康熙皇帝,曾經派出使節,出使葡萄牙和羅馬,這件聞所未聞的事,是真的。
康熙:我曾經派使節去過歐洲,你們這些所謂歷史愛好者,竟然不知道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清朝初年,當時中國有外國傳教士,清朝的皇帝明白基督教和天主教,也是導人向善,所以,沒有對他們斬盡殺絕,而是網開一面,讓他們在中國傳教。
那麼呢,公元1707年,羅馬天主教在南京有個特使,也就是“天主教在華傳教士總代表”這麼個角色,名叫鐸羅(Charles-Thomas Maillard de Tournon),義大利人,這一年呢,鐸羅在南京釋出教令,禁止中國籍天主教徒敬拜祖先。
禁令一出,大清朝野,舉國譁然。
訊息傳到康熙皇帝耳中,康熙大怒,於是下令,將鐸羅驅逐出境、趕到澳門去了,並且叫葡萄牙人,把他關押了起來。
與此同時,康熙皇帝盤算著,要找個人代表我,去見一見天主教的教宗,說明一下我康熙的立場,也讓天主教的教宗,約束一下他的傳教士。
派誰呢?康熙派出的人,是當時一個住在北京的法國傳教士艾若瑟(Joseph-Antoine Provana),康熙皇帝認識他,覺得他可用,於是命他為欽差大臣,這事交給他辦,並且,讓中國人樊守義(山西人)隨行。
於是呢,樊守義隨同艾若瑟,從澳門出發,乘船在海上走了三四個月,抵達了葡萄牙,獲得葡萄牙國王的接見,然後呢,繞道去了義大利,抵達了天主教的大本營:羅馬。
樊守義隨同艾若瑟一起,見了天主教教宗克萊孟十一世。
艾若瑟和樊守義,告訴了教宗,說你手下那個傳教士代表人物鐸羅,在中國傳教的時候,違反了中國皇帝的旨意,竟然敢禁止中國籍的天主教徒禮拜祖先,簡直是豈有此理,教宗啊,這種下屬,您要管教一下啊。
教宗聽後,眼淚刷的一下,就滑了下來,他懊悔而且驚恐地說:
“天吶,鐸羅在中國,竟然做出那樣的事!我從來沒有叫他那樣做啊!”
事辦完了,艾若瑟和樊守義在義大利遊歷了一番,就啟程回中國了。
不過,艾若瑟不幸在途中病逝。
山西人樊守義坐了幾個月的船,回到廣州,然後直接北上,覲見康熙皇帝,報告自己的歐洲之行。
樊守義對他的歐洲之行,也寫了回憶錄,成為一本書,名叫《身見錄》。
尾聲:鐸羅在澳門監獄裡病死。
讀完這個故事,我們才知道,原來,大清並非不知道歐洲在哪裡,也並非和歐洲毫無交往,只是這些看似不重要的歷史細節,教科書都寫不下、也教不完,也就只能靠我們在業餘的時間,自己去補一補了。
怎麼樣,親愛的粉絲,這些聞所未聞的歷史,是不是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