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的貴州大山深處,有一座在中國歷史上聲名顯赫的城——遵義。涓涓流淌的湘江河水,陪伴著這座古老的城,走過了兩千多年的時光。
革命轉折地
在大多數中國人的心目中,遵義是一座紅軍之城。這裡的紅牆黛瓦,曾見證過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也記錄著那一段段珍貴的歷史時刻。
子尹路96號,建於20世紀30年代初期,是當時遵義城中首屈一指的建築。
1935年1月,紅軍長征到達遵義後,這裡就成為了紅軍總司令部的駐地。著名的“遵義會議”,就在二樓的小客廳召開。
1935年1月15日,20名中央領導和紅軍將領在這個房間裡,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總結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經驗教訓,糾正錯誤軍事路線和軍事指揮。
從激烈的路線爭論到冷靜的戰事分析,連續三個晚上,古城中只有這間小小的會議室通宵亮著馬燈。
“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路線在黨中央的統治,中國共產黨在這次會議上,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方面的問題。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在最危險的關頭挽救了紅軍和中國共產黨,這次會議不僅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更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
“遵義會議”之後,紅軍從被動轉移,到掌握主動,走出絕境,《紅軍長征史》記載,“中央紅軍在五天之內,取桐梓,佔婁山關,再奪遵義城,共擊潰和殲滅敵人兩個師又八個團,繳獲大批軍用物資”,當時的《紅星報》發表社論,“這是我中央紅軍從反攻以來空前的大勝利”。
從此以後,這支代表中國革命火種力量的紅軍,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激戰臘子口,翻越終年積雪的崇山峻嶺,穿過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縱橫十餘省,行程兩萬五千裡,實現了主力大會師。
一次至關重要的會議,讓人民的軍隊從絕境中走出來,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看似是歷史偶然選擇了遵義,但偶然中卻有著歷史的必然。
所“遵”之“義”,為國為民
遵義古稱播州,播州這個名字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自唐代易名播州始,後經五代、宋、元、明等朝,足足存在了962年的時間。
遵義這個名字的出現,略比播州之名晚幾年,當時是命名的播州所領的一個縣。
而遵義所遵之“義”,還要從西漢末年的一個人講起。
西漢末年,天下紛爭,割據西南的公孫述趁亂起兵,自立國號。
當時只是一名小小功曹(類似於太守助理)的謝暹,見國家分裂,百姓在戰亂中流離失所,十分痛心。
面對叛軍招降,他憤然回答,這片土地只屬於大漢王朝。
其實遵義遠在西南邊陲之地,當時的漢朝鞭長莫及。但在謝暹看來,地方再遠,也是中國的一個部分,不能分割。
於是他做了大量宣傳工作,動員眾人一同支援漢朝。
謝暹的做法激怒了叛軍,他們派兵前來圍剿,謝暹帶著幾千人的隊伍,抵死不從。
就在這時,劉秀建立起東漢政權的訊息傳來。謝暹立即派遣使者奔赴中原,表示忠於漢王朝。
見到西南邊陲來使歸順,劉秀大為感動,於是賜封謝暹等人為“義郎”。
“義郎”之“義”,一是維護國家統一,是為大義;二是使百姓免遭戰火塗炭,是為正義。為國為民,皆在其中。
後來唐朝置播州後,把其中一個縣命名為“遵義縣”,忠義精神就此成為這方水土的風骨和底蘊。
“盡臣節,隆孝道,守箕裘,保疆土”
古城西北龍巖山巔的海龍屯,記載著播州楊氏家族的往事。
南宋末年,蒙古鐵騎揮師南下,攻打四川,眼看四川困於戰火,播州土官楊價立即組織起五千士兵馳援。
楊價援軍的到來減緩了敵人的進攻速度,但依舊卻無法扭轉戰事,不久,成都陷落,播州告急。
得知播州告急,楊價一病不起,臨終前,他把兒子楊文叫到跟前,留下囑託,我們楊家一直以“盡臣節,隆孝道,守箕裘,保疆土”為家訓,這個規矩不能破,日後子子孫孫都要繼承。
楊價去後,楊文含著眼淚承襲父職,隨後率領播州將士抗擊敵軍。
同時,組織百姓開山運石、修築工事,在懸崖峭壁上築起十幾座關屯環衛的“山城防禦工事”——海龍屯。
海龍屯阻擋住了蒙古鐵騎的腳步,播州終於被守住了。
楊氏家族在播州統治了29代,前後有725年,他們始終恪守著心中的大義,“盡臣節,隆孝道,守箕裘,保疆土”,護一方國土安寧。
如今,歷經數百年風霜的海龍屯早已斑駁,但忠義精神,卻深深紮根在了遵義這片土地。
忠於國家,心懷正義。古往今來,在這座以“義”命名的城市裡,人們始終秉持著一個“義”字行事,做忠義之人,行仁義之事,守信義之本。今天,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新一代遵義人繼續身負家國大義,在各行各業推動著古城日新月異的發展。
今晚22:00,鎖定CCTV4,一起走進貴州遵義!
播出內容:《遵義——革命轉折地 千古忠義城》
播出時間:2021年9月4日(週六)22:00
播出頻道:CCTV-4 中文國際頻道
編輯 | 王琳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