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說:絕不允許半島生戰、生亂?更久遠的就不提了,比如漢、唐時期,朝鮮受到日本的侵略,中原王朝派兵支援。只說說明朝、清朝和新中國剛成立時,在朝鮮的三場戰爭是如何影響中國的。
一、“鳴梁海戰、露梁海戰”,打消日倭野心數百年
對日本來說,朝鮮半島就是它進攻大陸的跳板。日本想從大陸上搶點東西,總是先打半島,即使沒搶到大陸的東西,也能在半島上爽一下。所以,半島一直苦逼地活在日本的淫威之下。
大陸上的東方大國當然不會坐視日本人在半島上猖狂,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日本在半島上如願了,下一個進攻的馬上就是內陸。所以,每次日本打半島,大陸上的東方大國都會派軍隊去,把日本人按在地上一頓摩擦。
正因為如此,半島上的王朝過得很滋潤,因為有邊上的大國在,他們也不怕日本;再加上大國很好面子,每年給大國進貢點土特產,大國會還給他們很多厚重的回禮。所以,他們巴不得一年進貢八回;有時候他們還會和日本人勾連在一起嚇唬大國:日本人打來了。大國就會支援他們錢糧,轉頭他就和日本人分了。
1592年,也就是我們的明朝萬曆年間,日本又打半島了,他們的野心很大,按照當時日本最牛的狠人豐臣秀吉的構想,他要打到北京,還要遷都到北京。所以,在戰爭之前,他就封自己的乾兒子豐臣秀次為北京的總督。
日本先向朝鮮提出:我們要打大明,所以要從朝鮮半島借個道。朝鮮的李氏王朝弱是弱點,但他們知道借道這事是萬萬不能幹的。於是,他們一面嚴詞拒絕了日本的無理要求,一面派人到大明通風報信。
一開始,明朝沒當回事,大臣們分析來分析去,覺得半島上的力量也不弱,總不能被日本人嚇唬一下就撂挑子吧,是不是他們又商量好了一起訛大明啊。沒想到這一次是真的,豐臣秀吉的14萬大軍打下來半島的京城,驅逐國王李昖。沒辦法,明朝派出宋應昌、李如松帶著4萬人入朝,在平壤大敗日軍,算是穩住了局面。
打跑日本人以後,明朝氣得要命:這李氏王朝也太菜了,怎麼不反抗啊。日本人回去後也氣得要命:這陸上大國也太霸道了,連邊上的國家也不准我打。所以,明朝和日本兩個都很生氣,談判議和當然說不到一塊去。半島上的這幫傢伙倒好,自己捱了揍,一點不生氣,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
豐臣秀吉也是個不信命的傢伙,1597年,他再次派軍隊打朝鮮半島,爆發了“鳴梁海戰”和“露梁海戰”。按照日本人的想法,他們先打下朝鮮半島西南部的全羅道,站穩腳跟以後再向周邊發展。
這時朝鮮的水軍有個大將叫李舜臣,很有威望;可惜的是,朝鮮的李氏王朝怕他太有威望,壓過了王室,於是就一再打壓他、不用他。所以,1507年2月,日本人打來的時候,勢如破竹,連戰連捷,幾乎就要打下全羅道了。
9月下旬,朝鮮王室重新啟用李舜臣,讓他再次出任三道水軍統制使,相當於現在的艦隊司令這麼一個職務。李舜臣的使用,果然讓朝鮮水軍士氣大振,他們打了一連串的好戰,尤其是10月26日,,李舜臣帶領水軍在珍島與花源半島之間的鳴梁峽大敗日本水軍,打死了日本水軍大將來島通總。
本來好好的一場勝利,朝鮮王朝卻暗地裡怕李舜臣做大,於是他們獎勵了一些將軍,卻對總指揮不聞不問,好像就沒有這個人一樣;李舜臣也想保住水師,不與日本拼命,把軍隊後撤。結果,日本打了敗仗,卻佔領了朝鮮水軍的基地。這讓“鳴梁海戰”的勝利顯得萬分尷尬:朝鮮雖勝,結果如敗;日本雖敗,卻達目的。
朝鮮的神仙局面,讓明朝很擔心,因為日本已經佔據半島大部分,本以為是“小患”,眼看著就要成為“大患”,所以,明朝向朝鮮增加了支援的力度;為了加強朝鮮的水師實力,明朝還派出陳璘、鄧子龍帶領明朝水師開赴半島。
1598年8月,豐臣秀吉死了,日本想打下北京的計劃不可能完成了,於是他們要從朝鮮半島撤回軍隊。11月19日,日軍撤退之時,陳璘派鄧子龍率3艘鉅艦埋伏於露梁海北側;自己率明朝水師主力正面阻擊日軍艦隊;命李舜臣率朝鮮水師在海上待機,準備和明軍一起進攻日軍。
這就是“露梁海戰”,這一戰,打沉、燒燬日軍200多艘艦船,死傷人員無數,直接導致日本的島津家族在日本的軍閥混戰中無兵可用,因為在這次海戰中被消滅的日本軍隊全是島津家的薩摩精銳。但是,中朝聯軍也損失不小,尤其是明朝副將鄧子龍在激戰中英勇犧牲;朝鮮大將李舜臣也不幸中彈犧牲。
不管怎麼說,這場發生在四百多年前的戰爭,徹底打消了日本倭寇進攻大陸的野心;豐臣秀吉家族也因為戰爭的失敗,元氣大傷,被德川家康取代;因為沒有軍事實力,豐臣秀吉的兒子豐臣秀賴被德川家康賜死。而明朝,因為這次戰爭,使得本來就不是很好的國家實力變得更弱,導致國家由盛轉衰。
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朝鮮王室,終於把清朝拉進“甲午”大坑
十九世紀下半葉,世界各國都轟轟烈烈地開始了工業化,連腐敗不堪的大清都搞了個“洋務運動”;當然,大清搞得既晚了,也不徹底,不像日本的“明治維新”那樣成功,國力飛昇。而朝鮮半島的李氏王朝卻不為所動,他們得過且過,在家裡,閔妃的外戚集團和大院君在內部鬥得你死我活。
從明朝萬曆年間被打得鼻青臉腫以後,日本再也沒有大規模入侵朝鮮。1868年明治維新後,日本變強了,他們看到清朝的虛弱,連屬國琉球都保不住,日本國內“徵韓論”又重新熱了起來。主要意思就是要派兵打到朝鮮半島,控制住以後,再進滿蒙、再進中國。
於是,日本在以武力挑起爭端後,於1876年,逼著朝鮮和他簽訂了一個《江華條約》,這個條約,否定了朝鮮和清朝的關係,讓朝鮮向成為日本的殖民地邁出了一大步,並給了日本將來武力干涉朝鮮的依據。
1882年,內鬥不止的李氏王朝終於弄出個大雷,國內爆發了壬午兵變。起義士兵和市民早就恨透了在朝鮮耀武揚威的日本人,他們焚燬日本公使館、殺死了一些日本人。結果,引起了大清朝和日本同時出兵干涉。
日本出兵是計劃好了的,清朝出兵卻是被動的。實際上這時的清朝已經不被日本看重,他們早就看清了大清虛弱的本質;而大清眼見自己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小,連邊上的朝鮮都要被日本完全霸佔,實在不能忍了,果斷出兵平息了這次兵變。但也是從這時起,日本和大清的軍隊在朝鮮對峙了起來。
1884年12月,朝鮮又發生政變,因為是“甲申年”,所以叫“甲申政變”;12月6日,駐紮在朝鮮的清朝軍隊在袁世凱的帶領下,三下五除二就鎮壓了政變力量。這一次雖然跟日本關係不大,但是卻讓日本有了藉口,他們挑動朝鮮人,瘋狂攻擊清朝軍隊,說清朝在朝鮮“屯兵監政”。日本和大清的矛盾趨於白熱化。
又過了十年,到了1894年,即農曆“甲午年”,朝鮮爆發了“東學黨人起義”,又叫甲午農民戰爭。起義的原因很多,但主要還是朝鮮王室不思進取,貴族們醉生夢死,老百姓飢寒交迫;再加上日本依仗著有“江華條約”,拼命壓榨朝鮮。
東學黨實際上是一個有點宗教性質的團體,他融合了儒教、佛教和道教,自成一派——東學道,講究“人乃天”這一基本思想;面對朝鮮落後、貧窮的樣子,他們還提出要“懲辦貪官汙吏”、“斥倭斥洋”。所以,他們在朝鮮老百姓中很有影響,而在朝鮮王室看來,這是個十惡不赦的旁門左道,是“邪教”。
1894年2月15日,在東學道領導人全琫準等人的積極推動下,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在全羅道爆發了;起義軍發展很快,也很勇敢,他們打退官兵,直逼朝鮮重要的全州,到6月份,起義軍發展到十萬人,佔領了大半個朝鮮半島。
眼見形勢不可收拾,朝鮮的高宗國王耍了個兩面派的花招:一面向清朝求援,一面和起義軍談判。向清朝求援,得到清政府派遣的援軍;和起義軍談判,卻以外國會藉此干涉朝鮮為由。結果,東學黨人在王室的忽悠之下,真的就停止進攻了。
清政府的葉志超和聶士成率領的二千多兵一下子就閃在朝鮮,進不是、退不是。而這時的日本早就不是當年的樣子,他們的武器也好、海軍也好,都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他們借“保護僑民”為由,一下子就派來一萬多軍隊到朝鮮,直接控制了朝鮮的局面,清軍危在旦夕。
於是,就有了清朝向朝鮮增兵,發生了“中日豐島海戰”、“甲午海戰”,清朝慘敗;留在朝鮮定州的葉志超一看情況不妙,狂奔五百餘里,渡鴨綠江返回;日本軍隊跟在後面,進入中國遼東半島,11月22日,日軍攻破要塞旅順,屠城。氣息奄奄的清王朝,成功被朝鮮拖入“大坑”,加速了滅亡。
三、這是一場萬分不想打的戰爭,但是卻又不得不打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的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這時的小日本已經被美國套上枷鎖,成為美國小奴僕,他們對朝鮮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也一點心思都沒有。而這時的中國也剛剛從戰爭的泥沼中走出來不到半年,全國上下正在鉚足勁要建設國家。
這個時候對朝鮮局勢最在意的只有三國兩方:中國、蘇聯、美國和朝鮮南北雙方。中國最不希望朝鮮打仗,因為朝鮮就在我們的邊上,戰爭所帶來的後果不可避免地要波及中國;朝鮮只要一亂,必定會拖累中國,歷史早就說明這一點。
實事求是講,美國也不願意打,因為二戰剛結束,他們還要和蘇聯爭奪二戰後的世界霸權,沒有更多精力處理,但是,他們絕對不願意朝鮮半島完全倒向與美國對立的陣營。所以,美國要出面,幫助朝鮮南邊。
朝鮮南北雙方都想打的,他們都要吞下對方;而蘇聯這時候最舒服,他們從內心裡希望這裡打一戰,因為這對蘇聯有特別多的好處。首先是拖住美國;其次,北邊贏了,擴大蘇聯的勢力範圍,北邊輸了,蘇聯可以藉機繼續佔有中國東北的利益。
情況就是這樣的情況,中國當時真的非常難決策,首先:中國不管的話,北邊肯定敗,到時候,我們的東北大地既有朝鮮流亡政府,又有蘇聯軍隊,這跟沒解放差不多;其次:中國出兵管一下,要知道,對方可是美國,是當時世界最牛逼的軍隊,打得過嗎?再次:剛解放的中國,一窮二白,除了人以外,要啥沒啥,國內還有許多土匪;還有很多地方沒解放。
所以,當美國打過三八線,我們真的急得不得了,透過各種渠道告訴美國:這是朝鮮的內戰,韓國軍隊打過三八線,中國不會管,但美國打過三八線,中國一定會管。當時,驕傲無知還特別狂妄的麥克阿瑟,壓根不相信中國有能力管、有膽量出兵。
所以,就有了美國打過三八線,打進平壤城,麥克阿瑟還騷呼呼地在平壤搞了個閱兵。“是可忍,孰不可忍”,抗美援朝戰爭打響。這一戰,雪百年之恥、定立國之基;但是,因為條件實在是太差,我們有許多的先烈血灑異國。
如果沒有這一戰,不敢想現在的樣子。誰會把你的話當回事?“勿謂言之不預”這句話,怎麼可能讓敵人頭皮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