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圖文】
前幾天,我曾引用過“李清照東籬把酒”的句子。這就讓我一直在琢磨一個問題:為何從古到今的詩詞人對“東籬”這個詩歌意象情有獨鍾呢?
“東籬”源本於東晉田園派詩人陶淵明的《飲酒·其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詩句,我們從《桃花源記》中可以知曉,陶淵明一生所追求的人生,無外乎就是遠離鬧市,歸隱山野,看香花盛開,靜怡安詳,過悠然自得的詩意生活。而無論任何時代,對於迴歸自然,都是充滿浪漫色彩詩詞人的不懈追求。所以,“東籬”也就被後世文人當作實現詩意生活能夠呈現的實物了。因此“東籬”,“南山”也就成了詩歌中有名的“意象”。
如果讓現代人去理解“東籬”二字,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覺得東籬不就是東邊的籬笆嗎?而要理解古詩中的“東籬”就不那麼簡單了。在陶詩中這是一個借寓,是一種詩意生活的借寓。
在陶淵明的詩中,“東籬”是種有菊花的小園子,也可以初步理解為在東邊的竹籬小園。他在小園子裡採菊花時,可以看到“南山”的秀美景色,心情自然是十分悠然愜意的。
自陶淵明發明“東籬”詩句以後,後世文人對“東籬”一詞引用甚廣。最早唐朝岑參有詩寫到:
為報使君多泛菊,
更將弦管醉東籬。
高適的詩有:
節物驚心兩鬢華,
東籬空繞未開花。
杜甫的詩有:
且酌東籬菊,聊祛南國愁。
可以說這一意象在唐朝就已經在文人中普及了。
進入宋朝,由於詞牌的興起,很多文化用詞開始在普通百姓中大肆流傳,宋詞中“東籬”的使用頻率也非常之高。柳永在《玉蝴蝶·重陽》摹寫到:
西風吹帽,東籬攜酒,共結歡遊。
李清照在《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詞中有:
秋己盡,日猶長,
仲宣懷遠更淒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
莫負東籬菊蕊黃。
到了明朝,馮惟敏《南呂一枝花·送賈封君約庵來游上谷南還》套曲:
恰東籬勸插黃花,
又南浦催斟綠酒。
進清朝,蒲松齡在《聊齋志異·黃英》篇中說:
僕以君風流高士,當能安貧;今作是論,則以東籬為市井,有辱黃花矣。
不過,“東籬”的意思雖經歷了多個朝代的變遷,但其精髓仍然沒有改變,這源自於陶淵明精神上的超凡脫俗。
其實,陶淵明這首詩歌是描寫他隱居生活的作品,然而也以此奠定了陶淵明作為隱士之宗,田園詩創始人的地位。
我們常說的詩詞“意境”,就是說詩人透過各種“意象”所表達出感情的境界。而每一個字,每一個詞被詩人使用之後,對事物的描寫就賦予了一種腦海中特定感情的反饋。那麼,“東籬”就不再只是東邊的籬笆了,它就指代了淘淵明整個隱居自得的生活以及“心遠地自偏”的境界。
就好像我們看到“西風瘦馬”,自然會想起漂泊的羈旅之人;看到“老樹昏鴉”,自然會聯想到天涯孤寂的憂怨;看到“刀劍如霜”,自然會浮現塞外刀兵,縱馬北疆的情景。
這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有我之境”,世間萬物隨著詩人的目光所及,也就染上了詩人感情的特徵,成為了一種特殊的、帶有個人色彩的“意象”。而不再是簡單、生硬、呆板的句子了。然後,再經過不同時代、萬千人的共同預設,並且都願永久地使用它,這些意象就會逐漸固化。從最開始的可拆分、可改換,變成了後來的不可改變的“典故”形式。
因此說,一個固定意象到底如何使用,有它本身所傳達固化意境的限制,但更加需要創作者去巧思契合,讓每一個意象達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從而完成詩詞整體意境的構造和提升。
最後,我把白居易引用“東籬”的詩句分享給大家,以求主題啟發!
偶遇閏秋重九日,
東籬獨酌一陶然。
自從九月持齋戒,
不醉重陽十五年。
恭祝各位師友重陽節幸福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