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陝北,說書曾是一種重要的曲藝形式。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僅古老的藝術形式受到嚴重衝擊,民間藝人的生存狀態也格外堪憂。曹建標拍攝的紀錄片《書匠》就將鏡頭對準了曾經活躍在一道道溝壑之間,如今漸漸被人淡忘的盲人說書匠。
本雅明在《講故事的人》裡提出,從傳統上來看,故事來自兩個群體:一是商船上的水手,他們能帶來遠方的奇聞;一是本地的農夫,他們能帶來世代的傳說。陝北的盲人說書匠或可稱之為第三種講故事的人。說書盲藝人被尊稱為“書匠”。他們被認為是“天賦神權”,不可被冒犯,不能被歧視,這既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賦予,也是一種為了謀生的無奈之舉。在西方敘事傳統的源頭處,盲人荷馬為史詩奠基;在中國的黃土高原上,盲人書匠流淌著“三皇”的傳承。三絃琴如同書匠們黑暗視域中的光亮,打開了獨特的視聽通感空間:它維繫於土地,卻又超脫土地而翱翔神域。
雖然傳承的是一份古老的技藝,但書匠的現實境遇卻無比艱辛。片中有兩處細節令人難忘:一是延安的說書研究者曹伯植請書匠張成祥在快餐店吃飯,在這過程中曹伯植提醒張成祥:“你的勺子沒舀上飯”;另一處是書匠張斌要外出,他的妻子平淡而關切地提醒他道:“你慢些”。吃飯、走路,這些本是最簡單、最尋常的生活片段,對盲人而言,卻是背後一遍遍的練習與克服。但無數次的操練和摸索,仍無法避免失誤。盲人書匠只能靠記憶與嘴巴來貯存和輸出頭腦裡的故事,他們稱之為“賣嘴”。這種藉助聲音的技能,如今卻因為久無營生而漸漸陷入“無聲”與“沉默”,張成祥表演時的忘詞和卡頓顯示出這種因生疏而失誤背後的無奈與無助。
廟會上,張成祥與新的“書匠”同臺競技。這些新“書匠”,三五成群,有專業的演出服裝和樂隊,稱自己為“公司”。關鍵是,他們都是正常人,被稱為“長眼書匠”。他們在表演場地拉起廣告:“推陳出新,百花齊放”。這場競技以張成祥的失利告終,觀眾們逐漸被“長眼書匠”吸引。可悲的是,因為看不見,張成祥無法判斷觀眾的人數,只能竭盡全力地彈琴、高吼,為想象中的觀眾表演,哪怕面前早已空無一人。其實,這並不代表說書藝術在陝北失去了市場,相比“書匠”在時代的衝擊下的無所適從,“長眼書匠”藉助新興媒介和新技能,搶佔了市場。
事實上,《書匠》從一開始就在探討傳承的可能。影片中,年輕的陝北女歌手劉妍因參加電視比賽,專門拜訪70多歲的說書研究者曹伯植。跟隨劉妍尋訪老藝人的腳步,影片也揭示了盲人書匠的當下境遇。這是影片的第一條線索,但是這條線索中斷於劉妍決定轉投“長眼書匠”賀四學習三絃琴。與盲人書匠為了生存而學琴不同,劉妍只是為了完成表演任務,就此來說,跟著賀四學習顯然更加便捷而高效。幾個月後,劉妍如願地拿到了《星光大道》的周冠軍。
紀錄片的另一條線索是曹伯植想成立一支盲人說書宣傳隊。原本,張成祥是不想加入的,但與賀四同臺競技的失敗,徹底掩埋了他最後的驕傲與幻想,不得不放下固執,加入了宣傳隊。宣傳隊終於在跌跌撞撞中成型了,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內部的爭論與摩擦——既有三絃琴與琵琶的分野,又有繼承內容的差異。這群向天而吟的歌者,始終低不下高揚著的頭——那是他們保持了幾十年的說唱姿勢。他們熱愛與堅守這份神聖而雋永的事業,將其與自己的生命融為一體。
張成祥在用炭火烤制木料時不慎一氧化碳中毒,因而離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已無法開口講話,這對於說書人來說,或許意味著死亡已提前到來。在連綿不絕、起起伏伏的時代洪流中,透過紀錄片破碎而抽象的符號,我們看到了鮮活的生命個體和跌宕路途裡的舊人與新生。藉由書匠們深邃的目光,我們得以望向正在逝去與轉型的傳統民間藝術;在書匠高昂百轉的嗓音中,我們也聆聽到了黃土地上回響的輓歌。
(作者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師)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