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雙福
火盆,是一件極其平常的生活物品,是盛炭火的盆子,用來取暖或烘乾衣物。火盆是用泥做的,一般在秋天製作,火盆,也叫“神仙爐”,具有極強的地方風韻與傳奇色彩。
據史料記載,火盆起源於黑龍江,據說是在“三國時期”開始使用的,傳到今天已經有2000年的歷史了。從前,北方居民室內取暖多靠火炕,但屋內的熱度往往不易升高,有時雖然把炕燒得滾熱,也抵不住外邊的風雪嚴寒,於是,人們就發明了火盆。
我的家鄉在內蒙古的赤峰市,記得小時候,每在冬季裡,姥姥家的大炕上總是放一個火盆,火盆的直徑有個五十公分左右,是土裡摻雜了豬毛或者人的頭髮做成的泥盆,泥盆還做有十公分左右寬的盆沿,供熱東西用,一家人坐在炕上圍在火盆周圍取暖聊著天,如果家裡來了客人了,先招呼客人到火盆旁烤烤手。火盆裡的火源是做飯時燒透的柴火,用火剷剷到盆子裡,一天三頓飯夠火盆裡的火延續到深夜。有意思的是,男人們喝酒時,將盛滿酒的酒壺坐在火盆裡,將酒加熱了喝,聽姥爺講,冬天裡喝溫酒對胃好。
隨著父親的工作調動,我們家來到了北京的總部,我們這些部隊的孩子都在公主墳附近的翠微路小學上學。每天上學我都要到公主墳商場裡轉一轉,冬季裡,學校裡有暖氣,商場裡走廊每隔一段有個火盆,這裡使用的火盆不同於老家,是鑄鐵的,口徑有五六十公分,架在一個木製的架子上,燒的是木炭,只有六七歲的我,每看到燃燒的木炭,黑黑的圓棍,就在想,木炭是怎樣做出來的,一直對其不解,充滿好奇。
上個世紀的1973年初,我父親再一次工作調動,我們家又來到了湖北的房縣,我在就近的農村大隊學校上學,學校極其的簡陋,教室的窗戶只是鋼筋棍,沒有玻璃,冬季裡,教室是四處透風,冷如冰窖。學校準許學生帶火盆上學,要不凍得坐不住,手凍的寫不成字。物資的匱乏,經濟基礎低下,很多同學一年四季也就一身衣服,一雙鞋,到了冬天,為了保暖,父母用布頭給他們縫一雙布襪子穿。一堂課裡,腳凍的由不得的要跺一跺,有了火盆,兩腳踩在盆沿上,課堂裡就聽不到了跺腳聲。
同學們提的火盆是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都有,經濟的匱乏,有的同學的火盆是家裡的漏得不能再用的搪瓷盆子,盆沿兩側打了孔,用鐵絲做個提手,將家裡做完飯的剩餘星火鏟到盆子裡,上學的路上撿點木棍邊走邊掄著火盆,使其燃燒徹底沒有煙。家庭經濟好一點的,父母為其買個陶瓷的,再好一點的,陶瓷盆的盆體上上了釉子,雕刻一些花、鳥、草的圖案,這是當時最為豪華的火盆了。
記得我的同桌同學小豔就用了一個土紅色,盆體周圍是黃色的釉子,刻有水仙花圖案,讓人是羨慕不已,加之她長得濃眉大眼,很是漂亮,是我們學校的校花,提個如此好看的火盆,引來同學們的眼球,總是要多看她一眼。
十來歲的年齡,也提不動太大的盆子,同學們提的火盆多是口徑為二三十公分大小,因有需求,市場上用於一人使用的火盆大小基本差不多,即便是父母為孩子用家裡漏底的搪瓷盆當作火盆,也是以小盆子為主,也有個別同學提個大搪瓷盆子,但,裡面盛放的炭火只是墊了個盆底。
有火盆了還得有火鉗子,火鉗子也是各異,有的是用鐵絲窩的,有的是鐵匠鋪打出來的,真是佩服人類的想象力,把一件用品做得不僅實用,還有一定的藝術性。家庭收入不錯的同學,燒的是木炭,在這裡,我知道了木頭是如何變成木炭的,而且,木炭中毒不次於煤炭,甚至比煤炭更厲害。聽著木炭燃燒時發出的嘎嘣嘎嘣的響聲,彷彿是音樂會的前奏。
每在生產隊分糧食開啟糧庫,我們就在人多時,偷偷地抓一些黃豆、玉米、小麥,課餘時間裡在火盆裡燒著吃,有的同學甚至在上課時也偷偷摸摸的燒著吃,被老師發現,後果便是火盆被沒收,放在講臺旁,一節課就得凍著。
一件平常的生活物品,一件從朝廷到百姓冬季裡需要藉此取暖的火盆,材質因地制宜,因經濟選取,過了寒季就被人收到一旁,到了冷氣襲面時,才被想起使用的小物件,確有著許許多多的趣事發生,不僅是給人以溫暖,也給人留下了許多生活經歷,每每想起,心裡充滿著暖意,充滿著對那段日子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