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特
《異常》是本大書,譯成中文近三十萬字,這在大多為三五萬字、上十萬字都比較罕見的法國當代小說中,算得上是“異常”了。說它“大”,指的還不僅僅是篇幅。這部小說容量極大,十多個獨立的故事和十多條線索平行發展,可以看作是十多本互不相干的小說。書中人物眾多、結構奇特、場景複雜,看一遍恐怕是難以記住的,而書裡的情節和故事又那麼迷人,吸引著我們步步進入作者為我們設計的“烏力波”氣場中。
《異常》
(法)艾爾維·勒泰利耶 著
餘中先 譯
海天出版社
2021年7月
“烏力波”在法國文壇並不新奇,在我國卻鮮為人知,其實那是一種實驗文學,侷限在圈中人的一種寫作“工場”遊戲。作者把圈內熟悉的人物、書籍、影視或故事乃至文句隱入文中,與書裡的情節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不明就裡的人莫明其妙,行家讀到卻會心一笑。“烏力波”考驗的是作者和讀者的知識面和契合度,《異常》也是如此,書中的許多細節都有出處,人名也大多都有來歷,如書中作家維克托的小說《群山將來找到我們》,書名就來自法國作家羅曼·加里的小說《女人之光》中的一句話;殺手布萊克,影射的則是英國同名詩人。“烏力波”雖然能給一些內行讀者帶來“尋寶”之樂,但也把一些陌生讀者排除在外。
作為“烏力波”團體主席的勒泰利耶當然知道這一風險,所以他的這本《異常》不僅僅是一本“烏力波”小說,除了給行家“猜謎”的文字遊戲,他也給普通讀者奉上了一道道大餐,書中有兇手案,有言情劇,有追星族,有兄弟情。隨著飛機的神秘失蹤和重現,故事又進入了政治與科技層面。美國高層開始聯絡有關國家的首腦,商議如何對付飛機及其乘客;而科學家們則開始行動和組織起來,試圖解釋多出一架飛機和一飛機乘客這種“異常”現象。
如果說,政治與外斡旋談充滿了利益考慮和軍事角力,科學原理的解釋卻非常燒腦。各學科的專家都從自己的專業出發來考慮和回答問題,其結果只能是莫衷一是。更讓人頭疼的是如何讓那些“原本”面對其“複本”:兇手要毀屍滅跡,戀人要分享愛情,絕症病人要經受新的考驗,個人隱私眼看不保。唯一讓人欣慰的是兩個幼稚的孩子因有了玩伴而高興,流行歌手也在合作中找到了共處之路。此時,小說又進入了社會、倫理和哲學層面,在人物相遇引起的驚愕、矛盾、憤怒與興奮中開始思考與探索新時代和未來的種種可能。
作者在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我想寫一本宏大的小說,一個讓人們讀完頭暈目眩的故事。”看來他達到了目的。這部復調小說有驚悚懸疑的故事,也有相當費解的章節,有許多科幻的內容,也不乏溫情的片段,所以它既能博得普通讀者的喜歡,也吸引了大量喜歡挑戰的資深讀者。它短時間內在法國的銷量就接近百萬冊,並且獲得了法國文學的最高獎——龔古爾獎,原因恐怕就在這裡。
作者:趙文趣
編輯 陳曉玲
(作者:晶報記者 餘梓宏)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及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