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靜一在空間看到一位陌生朋友寫了這麼一段點評:“讀書多少和見識多少沒有太大的聯絡。以今論今才是正確道路,以書中之理來衡量世事就是中了書的毒。”
靜一看到後覺得挺有意思,考慮再三,只回了兩個字:呵呵。
不知這位朋友是看了靜一的哪篇文章、哪段文字才如此評論的,這個其實並不重要,靜一隻是想說:這樣回答問題,是不是有點偏激和無知?
下面我們就來大致剖析一下這位朋友的觀點。
第一、“讀書”跟“見識”的聯絡問題。
靜一覺得“讀書”跟“見識”是絕對有聯絡的。所謂“見識”,是指見聞、知識、接觸的事物和感悟出的道理。而“書”正是先人或今人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透過文字、文章、書籍寫出來的。書本身就是在間接的介紹別人的經歷、見識。我們透過“讀書”會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會知道很多自己“未曾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怎麼說讀書跟見識沒有關係呢?
第二、以古喻今、以古知今、今古相通,以史為鑑。
研究過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歷史不會反覆重複它的事實,但會重複它的規律。我們今天遇到的很多事,其實古人都已經遇到過了,而且他們已經把解決的辦法、方案都“寫”出來呈現給我們了。我們沒必要再重走一遍古人的路,而可以直接把他們留下來的方法、方案拿過來指導我們今天的行為、做法就行了。
我們常說的“借古喻今、以史為鑑”就是這個意思。我們今人透過看書,借鑑古人的一些東西,不也能增長我們的見識嗎?南懷瑾先生在他寫的《歷史的經驗》一書的“序言”中說:“歷史本來就是人和事經驗的記錄,換言之,把歷代人和事的經驗記錄下來,就成為歷史”……“從歷史的人事活動中,擷取教訓,學習古人做人臨事的經驗,做為自己的參考,甚之,藉以效法它、模仿它。”也就是說,我們透過讀“歷史”,就會擴充套件、增加我們的“見識”。
第三、那位朋友說:“以書中之理來衡量世事就是中了書的毒”,這句話就更是有點片面了。
對於書上講的道理,我們不能生搬硬套,但可以做為大致參考啊。古代的人或事與現代的人或事相比都或許會有一些差別,甚至是很細微的差別,但大的事理是類似或相同的。如:曹操沒有了、賈寶玉沒有了、李逵沒有了等等,但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在今天不見得就沒有啊。所以我們從小大人們和老師們就告訴我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就像《心經》、《道德經》、《論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等,書中講的知識、道理,至今不還是在被人們學習、應用嗎?怎麼說“以書中之理來衡量世事就是中了書的毒”呢?萬事一理,多讀書、多學習古人的東西,對解決今天的問題怎麼說就是“毒”呢?是不是這位朋友根本就沒讀過書啊?
第四、這位朋友說:“以今論今才是正確道路”,我想問:如果我們今天遇到事情,還沒有形成“知識”、“經驗”和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那你一點知識基礎都沒有,你又怎麼去研究、怎麼去解決呢?不管是我們普通人還是科學家,都要首先去學校學習,學習前人留給我們的“知識”。哪怕是學習“認寫”漢字、加減法、寫作方法等等,也是一種學習吧?不識字、沒文化,我們怎麼研究今天的事情?怎麼研究潛艇入海、飛船上天?就算最簡單的刷碼購物、財務來往,收付轉賬,哪樣沒文化能行?有些事情你憑空“以今論今”好使嗎?溫故而知新,你都是掌握了舊知識,有了文化基礎以後才能夠拓展、開發出新的天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