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水下飛天舞“美到詞窮”、博物館文創變身超級“網紅”、《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持續熱播……國潮文化“圈粉”無數。
“有人曾經告誡我,把愛好變成工作是一種幸運,但也可能最終變成負擔,會喪失最初的熱情。我只能說到目前為止,我仍然熱愛這個事情,一如既往。”
祝唯庸。本人供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沛然
不同的文字系統之間,存在怎樣的區別與聯絡?漢字為什麼沒有被拼音化?書法對漢字的發展有什麼樣的影響?
影響東西方繪畫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看待透視在東西方繪畫裡的不同運用?國人在藝術審美方面應該掌握哪些基本能力?
北京,東五環外,初伏當日,網際網路氣息濃郁的現代化園區裡,70後、80後、90後、00後……不同職業背景的人們,從城市的東西南北趕來,赴一場傳統文化之約。
主持這場講座的,是“喜馬拉雅”當紅主播、青年藝術家、藝術史論作家祝唯庸。
祝唯庸長期從事書畫創作及藝術史論研究工作,在“喜馬拉雅”開設的音訊節目《一聽就懂的中國藝術史》,讓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穿越時間的迷霧,靈動地展示在每一個現代中國人面前。累計粉絲超過33萬人,累計播放超過1700萬次,累計留言超過5萬條,居“人文口碑榜”首位。
“這是一個讓人感受美與真實的好節目”“這是我們應該驕傲,也應當為之驕傲的中國藝術!”“華夏文明,聽老師娓娓道來,藝術在歷史中生長”“悠久的中華歷史與文化,需要傳承。將立於高高廟堂之上,艱澀繁複的知識,以家常的形式娓娓道來,既不失史之嚴謹,又不失技之精深”……網友評論區出人意料的和諧,以至於祝唯庸自己都笑言“不是水軍,勝似水軍”。
工程師出身的藝術史論“網紅”主播
祝唯庸是標準的“理科生”,北京理工大學工業設計專業畢業後,做了近10年工程師。他設計的物流行業分揀中心,僅規模較大的,就有20個左右。
工程師的工作,“朝九晚五”,每天要解決的是“剛性的、標準化的數字化問題”,設計圖紙時,10釐米就得是10釐米,“多一點都不行”,“資料驅動很明顯”。
“如果只是書畫藝術創作,完全可以兼職做,可以把它作為業餘愛好,是一種生活方式。”祝唯庸說,古人亦是如此,很多人並不是職業的書畫家,但並不妨礙他們在書畫領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幼時在集市上看到人家書寫春聯,祝唯庸被筆墨的點畫勾連、濃郁枯淡深深震撼。少年心中,傳統文化的種子,就這樣在不經意間深種。
再後來,祝唯庸又對評書和各種語言類節目產生了痴迷,他愛聽故事,也愛講故事,有著強烈的表達慾望。因為熱愛,祝唯庸盡其所能地投入其中,廣泛閱讀相關文史藝術書籍。
“感謝這個時代,網際網路讓人人都有發聲的渠道和機會,現在很難有人被徹底埋沒,你只要有一點點才華,都有可能冒出頭來。”當祝唯庸把自己利用業餘時間錄製的中國藝術史音訊內容放在“喜馬拉雅”上面的時候,“得到了一些聽眾的認可”,沒有任何的推廣和宣傳,僅靠聽眾間的口碑傳播,祝唯庸居然就這麼“火了”。
“我認為對於剛剛接觸傳統藝術的人,從史論方向入門是必要的,不容易誤入歧途。但我做節目的初衷,並不是想要在網上開設藝術史論的專業課,我想要做的,是努力把中華優秀傳統藝術介紹給更多人,變成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祝唯庸坦言,做史論工作,尤其是查閱史料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時間。祝唯庸就開始考慮全職寫書做節目,“我很多朋友都說我非常有勇氣”。
做傳統文化相關的工作一直是祝唯庸的夢想。
“我並不是一時衝動。”祝唯庸很確定地說。理科生數字化思維告訴他,透過賣書、部分的知識付費等這些商業渠道,估計這件事完全可以作為一個職業的支撐,他果斷辭職了。
“如果外人從職業或者身份的角度看,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轉變。但是其實從我自身感受上講,變化並不太大。”在祝唯庸看來,書畫一直就是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我的業餘時間幾乎都‘浪費’在這上面”。
看書、寫字、畫畫,是祝唯庸最大的愛好,他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在這上面。只要有空,他或是埋頭書海,查證史實,考究細節;或是研習書畫。“8小時以內的時間決定你的現在,8小時以外的時間決定你的未來。”祝唯庸說,正是多年來充分利用8小時以外時間所做的積累,成為他成功“轉型”最大的助力。
祝唯庸眼中的“跨界轉型”,只是把他自己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這部分內容放大。改行對他的人生是一個“方向性的轉變”,但不是一個“顛覆式的變化”。
“當代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是發自內心的”
在正式做《一聽就懂的中國藝術史》這個中國藝術史論的音訊節目之前,根據過往的經驗,祝唯庸把這個節目受眾定位為中老年男性。
然而實際情況卻讓他出乎意料。節目受眾女性多於男性,中青年多於中老年。“節目做了兩年來,我發現一個最大的變化,那就是聽眾的平均年齡在不斷年輕化”。祝唯庸說,最初70、80後是主力,現在已經變成80、90後。其中90後聽眾“由開始的10%增長到25%”,95後佔比8%。
祝唯庸的聽眾,好多是在校大學生。有問必答、留言必復,祝唯庸的微信和節目評論區,經常被擠爆。“我會認真看每一條留言,堅持親自處理,珍惜聽眾與我的每一次互動”。祝唯庸,就是他們最好的網路傾訴物件。
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從事設計工作的聽眾。這位聽眾從小按照西方學派體系學習美術,畢業後從事設計工作。熟知西方藝術,卻對國學國畫知之甚少。“越長大,越渴望填補中國書畫知識的空白。”祝唯庸說,“這種發自內心對於我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渴求,是我不斷創作的不竭動力。”
國學社、漢服社、書畫社、民樂社、茶藝社……這屆年輕人,出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自發地組織起來,身體力行,成為傳統文化基因的傳承者和弘揚者。
“就像我們現在在各種景區,到處可見很多年輕人穿著傳統漢服拍照留念,甚至還有一些年輕人,穿著漢服走在街上,特別從容和自信,這就是他們熱愛的體現。”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國潮”“國風”作為張揚個性,表達情懷的方式。《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在年輕人中迅速走紅;李寧、回力、花西子、大白兔等國貨品牌,塞滿了90後00後的購物車。
與他們溝通多了,祝唯庸發現,當代年輕人,對於傳統文化的熱愛,“不是功利的,而是主動的,發自內心的。”至少在他的聽眾中,他們對於傳統文化的熱愛和接受,要“比上一代更高”。
多渠道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祝唯庸看來,相較於他的青少年時代,如今的年輕人,獲取知識有著更加多元的渠道。短影片平臺、音訊平臺、網路……年輕人接受知識的渠道不止侷限於課堂。
“我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文化,這並不是喊口號,而是發自內心的感受”。祝唯庸眼神堅定。“我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我很幸運,能夠在自己年輕時候做這個事,運用現代科技的力量,以95後感興趣的方式,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洛神水下飛天舞“美到詞窮”、博物館文創變身超級“網紅”、《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持續熱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驚豔世人,國潮文化“圈粉”無數。
“我們都在努力地詮釋和還原著我們中華文化和藝術的美,吸引更多人參與進來,這就是我的工作。”祝唯庸笑言,“有人曾經告誡我,把愛好變成工作是一種幸運,但也可能最終變成負擔,會喪失最初的熱情。我只能說到目前為止,我仍然熱愛這個事情,一如既往。”
就在上個月,基於祝唯庸《一看就懂的中國藝術史》音訊欄目講稿的全綵圖文版《一看就懂的中國藝術史》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該套圖書為書畫卷,共三冊,分為成年版和少年版兩個版本,少年版在不降低原稿知識性和文學性的前提下,更加適應青少年的閱讀習慣。
“有人說世間最美好的事情是愛有回應。我覺得我熱愛的東西得到回應,就有一種強烈的幸福感。”祝唯庸如是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