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曲藝
上期【戲曲曲藝】說到了《京劇舞臺上的“美哉,少年”》。
戲寫人生,當然少不了女性角色,只要有戲曲演出,哪怕是“兩小”戲中也會有女性角色加入。本來北京觀眾最歡迎旦角,清代演出“京中素重旦色”,由於清朝禁止京中婦女登臺,有清一代都是“乾旦”出任,快來跟文旅君一起了解下吧~
-陳德霖-
清末民初之時,陳德霖是旦行中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十二歲入全福崑腔科班習藝,與錢金福等為師兄弟,工旦。該班報散後轉入“四箴堂”學刀馬旦,並從朱蓮芬學崑曲,和陸杏林、張淇林、李成林、李壽山等同門習藝。滿師後入程長庚三慶班,四十五歲搭譚鑫培同慶班,藝宗胡喜祿、時小福,兼學餘紫雲,有“青衣泰斗”的聲譽。其門下弟子眾多,王瑤卿(半師半友)、王琴儂、梅蘭芳、王蕙芳、姜妙香、姚玉芙為六大弟子。
-王瑤卿-
王瑤卿,父王絢云為著名昆旦。九歲由田寶琳(陳德霖之師)開蒙學青衣。十二歲拜師謝雙壽,並向張芷荃、杜蝶雲學青衣和刀馬旦,並從錢金福學把子,打下了旦行文、武、昆、亂的全面基礎。十四歲借三慶班登臺首演《祭塔》嶄露頭角。十六歲雖因“倒倉”輟演,但經常向時小福、李紫珊(萬盞燈)、陳德霖等請益。嗓音恢復重進福壽班,已入名演員之列。二十二歲時三進福壽班,青衣、刀馬旦兼演,對《兒女英雄傳》《雁門關》《混元盒》等本戲做革新嘗試。1906年入同慶班,與譚鑫培長期合作,“汾河灣在縣龍門,合演譚王有定論”。1909年,自己挑班演出,改變了生行領銜的局面,形成風格清新的“王派”藝術,時人把他同譚鑫培並稱為“梨園湯武”。王瑤卿打破行當限制,改變以往旦行表演中唱、念、做、打只攻一端的舊規,兼取青衣、刀馬、閨門、花旦和崑曲旦行各功之長,對唱、念、做、打都進行了新的創造,“非青衣、非花旦,卓然自成一宗”,為京劇旦行藝術的發展開拓出寬廣的道路。梅蘭芳曾說自己是“按他的路子完成他未竟之功的”。程硯秋揚長避短,創造“程腔”,是在他直接指導下完成的。王瑤卿晚年致力於課徒,弟子無數,有“通天教主”之稱,“四大名旦”皆其門下,堪稱桃李滿天下。
《四郎探母》,王瑤卿、王鳳卿合演
-閻嵐秋-
閻嵐秋,藝名九陣風(曾名飛來鳳),工武旦、刀馬旦,能演青衣、花旦,兼能反串小生。幼年在楊隆壽主持的小天仙科班坐科,曾在福壽班充當武行,得方二群傳授,專演武旦。清末民初在北京搭班期間,與譚鑫培、楊小樓、俞振庭、高慶奎、尚小云、餘叔巖、程硯秋等都有合作。他藝術上得岳父朱文英(藝名朱四十,曾入選昇平署)傳授,武功根底深厚,以開打勇猛嚴謹、出手迅捷著稱。曾有九陣風“颳倒一杆旗,吹滅一盞燈”的評價,名震京、津、滬各地。他擅長“單指捻鞭,直立旋轉”“胯下掏槍、翻身亮相”等技藝,武打多有創新,表演自成一派,推進了武旦表演藝術的發展。宋德珠、李金鴻、陳金彪及其侄閻世善等都曾得到他的教益。
-梅蘭芳-
梅蘭芳,工旦。八歲開始學戲,九歲從吳菱仙學唱青衣。1904年,十歲的梅蘭芳第一次登臺。1908年,搭喜連成班演出,繼續就教於吳菱仙的同時,向秦稚芬和丑角胡二庚學習花旦表演。1913年,梅蘭芳首次應邀到上海演出,得王鳳卿提攜,主演大軸戲《穆柯寨》壓臺,受到上海觀眾的讚賞。同年返京後,搭翊文社,排出第一個時裝新戲《孽海波瀾》。1914年秋,再次應邀赴上海演出,上座經久不衰,年底方得以回京。1919年和1924年,曾兩次應邀去日本演出,均受到熱烈歡迎。1929年底,梅蘭芳應邀赴美國演出,受到各界熱烈歡迎與高度評價。美國波莫納學院和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均授予梅蘭芳以名譽文學博士學位。“九一八”事變後,移居上海,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劇。1935年,梅蘭芳應邀去蘇聯演出,受到觀眾及文藝界的熱烈歡迎和很高評價。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梅蘭芳身居淪陷區,毅然蓄鬚明志,拒絕演出,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梅蘭芳崇高的民族氣節,受到全國人民的讚揚。1956年,他第三次去日本時,曾作《別富士本棲湖》:“願人心似綠波平,玉祥芙蓉倒影清。夾岸笙歌傾國出,北京唱徹唱東京。”祝願兩國友好,祈禱和平之心令人感動。在五十餘年的舞臺生活中,梅蘭芳創造了眾多優美的藝術形象,積累了大量優秀劇目,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梅派”,是京劇在國際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程硯秋-
程硯秋(後排左),羅癭公(前排右)
程硯秋,工青衣。滿族,原名承麟,後改“承”為“程”姓。早年藝名程菊農,後更名豔秋,自1932年起,易名硯秋。他六歲拜榮蝶仙為師,初習武生,後從陳桐雲習花旦,繼而又從陳嘯雲攻青衣。十一歲開始登臺,十二歲正式參加營業演出。因倒倉輟演,得羅癭公之助,得從閻嵐秋、喬蕙蘭、謝昆泉、張雲卿等習武把子及崑曲身段、唱法,後拜梅蘭芳為師,更受教於王瑤卿。三年後重出,為高慶奎、餘叔巖配演,聲譽日隆。不久獨立組班,在京滬杭一帶演出,在不斷的藝術實踐和創新中,逐步形成個人的藝術風格,創立了“程派”。從20世紀30年代起,程硯秋便以擅演悲劇著稱,風格獨具的程腔,是程派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程腔縝密綿延,低迴婉轉,起伏跌宕,節奏多變。他所創唱腔善於從其他行當,甚至其他劇種、曲種及民間音樂中汲取營養,巧妙地融入唱腔而不露痕跡。他創造的“勾、挑、撐、衝、撥、揚、撣、甩、打、抖”十種水袖技法,可根據劇情自由組合為千變萬化的舞姿,極大豐富了旦角水袖的表現力。1932年,程硯秋曾赴歐洲考察歌劇。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平失陷,他退出舞臺,到京郊務農直到抗戰勝利,其氣節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和尊重。學習程派並有成就的演員有:新豔秋、趙榮琛、王吟秋和李世濟、李薔華等。
-尚小云-
尚小云,工旦。他幼入三樂科班(後改名正樂)學藝,藝名三錫,初習武生,後改正旦。因扮相酷似乃師孫怡雲,改名小云,以演青衣戲為主。和白牡丹、芙蓉草並稱“正樂三傑”。1914年“童伶競選”中被評為“第一童伶”,1918年被評為“童伶大王”,1927年名列“四大名旦”之一,足見其根底紮實和功力深厚。他青衣、刀馬、武旦和武生兼長,演唱遠承時小福,近師陳德霖,以剛勁著稱。京白師法王瑤卿,韻白借鑑楊小樓,又得益於王瑤卿為其設計的峭拔高亢的唱腔。他的做功身段寓剛健於婀娜。尚小云排演過大量新戲,還整理加工一些傳統戲,塑造了一批巾幗英雄、俠女烈婦型別的藝術形象,其獨樹一幟的表演被稱為“尚派”。他在1937年開辦“榮春社”科班,培養了以“春、榮、長、喜”排名的學生兩百餘人,如尚長春、李甫春、徐榮奎、楊榮環、景榮慶、馬長禮等。弟子有雪豔琴(黃詠霓)、趙嘯瀾、黃玉華、梁秀娟等,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和謝銳青等都曾受其教益,次子尚長麟能繼薪傳。
-荀慧生-
荀慧生,工花旦、閨門旦。原名詞,字慧聲,號留香,早年藝名白牡丹,後用慧生。幼年在義順和梆子班從龐啟發(侯俊山弟子)習梆子花旦,1909年以“白牡丹”藝名在天津首演,1910年入京,得侯俊山親授《辛安驛》《花田錯》等戲。後隨師入三樂社科班,與年長一歲的趙桐珊,同齡的尚小云都以能戲極多知名。後從陳桐雲學京劇花旦,問藝於路三寶、吳菱仙、陳德霖、王瑤卿等,並從喬惠蘭、曹心泉、李壽山等習崑曲。1917年正式改演京劇,1919年同楊小樓、譚小培、尚小云赴滬演出,“三小一白”名重一時。1925年返京,與楊小樓、餘叔巖、陳德霖、梅蘭芳、程繼先、高慶奎等多有合作。從20世紀20年代起,他就致力於京劇革新的探索,由於功底深厚,戲路寬廣,又能吸取梆子旦角之長,表演融青衣、花旦、閨門旦、刀馬旦於一爐,兼收京劇小生、武生等行當的技藝,從唱腔、唸白、身段到化妝服飾等各方面進行了切合自身條件的改革和創新,30年代逐漸形成風格新穎的“荀派”藝術。他和陳墨香等合作,編演過多種劇目,流行較廣並體現了荀派藝術特色的作品就達三四十出,雖然其中人物形象迥異,表演要求不同,但是經他演來都能鮮活生動。學荀較突出的有童芷苓、吳素秋、劉長瑜等。
本期關於京劇旦角我們就介紹到這裡啦!下期一起來了解京劇舞臺上的“四大名旦”。
圖文資料來源: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組織編寫的《老北京述聞——戲曲曲藝》一書,若轉載,請後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