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戲曲曲藝|京劇藝術中的“旦行”名角

戲曲曲藝

上期【戲曲曲藝】說到了《京劇舞臺上的“美哉,少年”》。

戲寫人生,當然少不了女性角色,只要有戲曲演出,哪怕是“兩小”戲中也會有女性角色加入。本來北京觀眾最歡迎旦角,清代演出“京中素重旦色”,由於清朝禁止京中婦女登臺,有清一代都是“乾旦”出任,快來跟文旅君一起了解下吧~

-陳德霖-

清末民初之時,陳德霖是旦行中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十二歲入全福崑腔科班習藝,與錢金福等為師兄弟,工旦。該班報散後轉入“四箴堂”學刀馬旦,並從朱蓮芬學崑曲,和陸杏林、張淇林、李成林、李壽山等同門習藝。滿師後入程長庚三慶班,四十五歲搭譚鑫培同慶班,藝宗胡喜祿、時小福,兼學餘紫雲,有“青衣泰斗”的聲譽。其門下弟子眾多,王瑤卿(半師半友)、王琴儂、梅蘭芳、王蕙芳、姜妙香、姚玉芙為六大弟子。

戲曲曲藝|京劇藝術中的“旦行”名角

戲曲曲藝|京劇藝術中的“旦行”名角

-王瑤卿-

王瑤卿,父王絢云為著名昆旦。九歲由田寶琳(陳德霖之師)開蒙學青衣。十二歲拜師謝雙壽,並向張芷荃、杜蝶雲學青衣和刀馬旦,並從錢金福學把子,打下了旦行文、武、昆、亂的全面基礎。十四歲借三慶班登臺首演《祭塔》嶄露頭角。十六歲雖因“倒倉”輟演,但經常向時小福、李紫珊(萬盞燈)、陳德霖等請益。嗓音恢復重進福壽班,已入名演員之列。二十二歲時三進福壽班,青衣、刀馬旦兼演,對《兒女英雄傳》《雁門關》《混元盒》等本戲做革新嘗試。1906年入同慶班,與譚鑫培長期合作,“汾河灣在縣龍門,合演譚王有定論”。1909年,自己挑班演出,改變了生行領銜的局面,形成風格清新的“王派”藝術,時人把他同譚鑫培並稱為“梨園湯武”。王瑤卿打破行當限制,改變以往旦行表演中唱、念、做、打只攻一端的舊規,兼取青衣、刀馬、閨門、花旦和崑曲旦行各功之長,對唱、念、做、打都進行了新的創造,“非青衣、非花旦,卓然自成一宗”,為京劇旦行藝術的發展開拓出寬廣的道路。梅蘭芳曾說自己是“按他的路子完成他未竟之功的”。程硯秋揚長避短,創造“程腔”,是在他直接指導下完成的。王瑤卿晚年致力於課徒,弟子無數,有“通天教主”之稱,“四大名旦”皆其門下,堪稱桃李滿天下。

戲曲曲藝|京劇藝術中的“旦行”名角

《四郎探母》,王瑤卿、王鳳卿合演

-閻嵐秋-

閻嵐秋,藝名九陣風(曾名飛來鳳),工武旦、刀馬旦,能演青衣、花旦,兼能反串小生。幼年在楊隆壽主持的小天仙科班坐科,曾在福壽班充當武行,得方二群傳授,專演武旦。清末民初在北京搭班期間,與譚鑫培、楊小樓、俞振庭、高慶奎、尚小云、餘叔巖、程硯秋等都有合作。他藝術上得岳父朱文英(藝名朱四十,曾入選昇平署)傳授,武功根底深厚,以開打勇猛嚴謹、出手迅捷著稱。曾有九陣風“颳倒一杆旗,吹滅一盞燈”的評價,名震京、津、滬各地。他擅長“單指捻鞭,直立旋轉”“胯下掏槍、翻身亮相”等技藝,武打多有創新,表演自成一派,推進了武旦表演藝術的發展。宋德珠、李金鴻、陳金彪及其侄閻世善等都曾得到他的教益。

-梅蘭芳-

戲曲曲藝|京劇藝術中的“旦行”名角

梅蘭芳,工旦。八歲開始學戲,九歲從吳菱仙學唱青衣。1904年,十歲的梅蘭芳第一次登臺。1908年,搭喜連成班演出,繼續就教於吳菱仙的同時,向秦稚芬和丑角胡二庚學習花旦表演。1913年,梅蘭芳首次應邀到上海演出,得王鳳卿提攜,主演大軸戲《穆柯寨》壓臺,受到上海觀眾的讚賞。同年返京後,搭翊文社,排出第一個時裝新戲《孽海波瀾》。1914年秋,再次應邀赴上海演出,上座經久不衰,年底方得以回京。1919年和1924年,曾兩次應邀去日本演出,均受到熱烈歡迎。1929年底,梅蘭芳應邀赴美國演出,受到各界熱烈歡迎與高度評價。美國波莫納學院和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均授予梅蘭芳以名譽文學博士學位。“九一八”事變後,移居上海,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劇。1935年,梅蘭芳應邀去蘇聯演出,受到觀眾及文藝界的熱烈歡迎和很高評價。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梅蘭芳身居淪陷區,毅然蓄鬚明志,拒絕演出,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梅蘭芳崇高的民族氣節,受到全國人民的讚揚。1956年,他第三次去日本時,曾作《別富士本棲湖》:“願人心似綠波平,玉祥芙蓉倒影清。夾岸笙歌傾國出,北京唱徹唱東京。”祝願兩國友好,祈禱和平之心令人感動。在五十餘年的舞臺生活中,梅蘭芳創造了眾多優美的藝術形象,積累了大量優秀劇目,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梅派”,是京劇在國際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程硯秋-

戲曲曲藝|京劇藝術中的“旦行”名角

程硯秋(後排左),羅癭公(前排右)

程硯秋,工青衣。滿族,原名承麟,後改“承”為“程”姓。早年藝名程菊農,後更名豔秋,自1932年起,易名硯秋。他六歲拜榮蝶仙為師,初習武生,後從陳桐雲習花旦,繼而又從陳嘯雲攻青衣。十一歲開始登臺,十二歲正式參加營業演出。因倒倉輟演,得羅癭公之助,得從閻嵐秋、喬蕙蘭、謝昆泉、張雲卿等習武把子及崑曲身段、唱法,後拜梅蘭芳為師,更受教於王瑤卿。三年後重出,為高慶奎、餘叔巖配演,聲譽日隆。不久獨立組班,在京滬杭一帶演出,在不斷的藝術實踐和創新中,逐步形成個人的藝術風格,創立了“程派”。從20世紀30年代起,程硯秋便以擅演悲劇著稱,風格獨具的程腔,是程派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程腔縝密綿延,低迴婉轉,起伏跌宕,節奏多變。他所創唱腔善於從其他行當,甚至其他劇種、曲種及民間音樂中汲取營養,巧妙地融入唱腔而不露痕跡。他創造的“勾、挑、撐、衝、撥、揚、撣、甩、打、抖”十種水袖技法,可根據劇情自由組合為千變萬化的舞姿,極大豐富了旦角水袖的表現力。1932年,程硯秋曾赴歐洲考察歌劇。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平失陷,他退出舞臺,到京郊務農直到抗戰勝利,其氣節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和尊重。學習程派並有成就的演員有:新豔秋、趙榮琛、王吟秋和李世濟、李薔華等。

戲曲曲藝|京劇藝術中的“旦行”名角

戲曲曲藝|京劇藝術中的“旦行”名角

-尚小云-

尚小云,工旦。他幼入三樂科班(後改名正樂)學藝,藝名三錫,初習武生,後改正旦。因扮相酷似乃師孫怡雲,改名小云,以演青衣戲為主。和白牡丹、芙蓉草並稱“正樂三傑”。1914年“童伶競選”中被評為“第一童伶”,1918年被評為“童伶大王”,1927年名列“四大名旦”之一,足見其根底紮實和功力深厚。他青衣、刀馬、武旦和武生兼長,演唱遠承時小福,近師陳德霖,以剛勁著稱。京白師法王瑤卿,韻白借鑑楊小樓,又得益於王瑤卿為其設計的峭拔高亢的唱腔。他的做功身段寓剛健於婀娜。尚小云排演過大量新戲,還整理加工一些傳統戲,塑造了一批巾幗英雄、俠女烈婦型別的藝術形象,其獨樹一幟的表演被稱為“尚派”。他在1937年開辦“榮春社”科班,培養了以“春、榮、長、喜”排名的學生兩百餘人,如尚長春、李甫春、徐榮奎、楊榮環、景榮慶、馬長禮等。弟子有雪豔琴(黃詠霓)、趙嘯瀾、黃玉華、梁秀娟等,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和謝銳青等都曾受其教益,次子尚長麟能繼薪傳。

-荀慧生-

荀慧生,工花旦、閨門旦。原名詞,字慧聲,號留香,早年藝名白牡丹,後用慧生。幼年在義順和梆子班從龐啟發(侯俊山弟子)習梆子花旦,1909年以“白牡丹”藝名在天津首演,1910年入京,得侯俊山親授《辛安驛》《花田錯》等戲。後隨師入三樂社科班,與年長一歲的趙桐珊,同齡的尚小云都以能戲極多知名。後從陳桐雲學京劇花旦,問藝於路三寶、吳菱仙、陳德霖、王瑤卿等,並從喬惠蘭、曹心泉、李壽山等習崑曲。1917年正式改演京劇,1919年同楊小樓、譚小培、尚小云赴滬演出,“三小一白”名重一時。1925年返京,與楊小樓、餘叔巖、陳德霖、梅蘭芳、程繼先、高慶奎等多有合作。從20世紀20年代起,他就致力於京劇革新的探索,由於功底深厚,戲路寬廣,又能吸取梆子旦角之長,表演融青衣、花旦、閨門旦、刀馬旦於一爐,兼收京劇小生、武生等行當的技藝,從唱腔、唸白、身段到化妝服飾等各方面進行了切合自身條件的改革和創新,30年代逐漸形成風格新穎的“荀派”藝術。他和陳墨香等合作,編演過多種劇目,流行較廣並體現了荀派藝術特色的作品就達三四十出,雖然其中人物形象迥異,表演要求不同,但是經他演來都能鮮活生動。學荀較突出的有童芷苓、吳素秋、劉長瑜等。

本期關於京劇旦角我們就介紹到這裡啦!下期一起來了解京劇舞臺上的“四大名旦”。

圖文資料來源: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組織編寫的《老北京述聞——戲曲曲藝》一書,若轉載,請後臺留言。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9-14

相關文章

【戲曲曲藝】從《同光十三絕》描繪的十三位藝人的家世和傳人 瞭解京劇的發展脈絡

【戲曲曲藝】從《同光十三絕》描繪的十三位藝人的家世和傳人 瞭解京劇的發展脈絡
圖片來源豆瓣博主RECLUSE日記 圖片來源豆瓣博主RECLUSE日記 同光時期(清朝時期同治年間,公元1862年至1874年),是京劇形成並走向巔峰的時期,也是京劇快速流佈形成全國性影響的大劇種時期 ...

我志願丨遲小秋:盡己所能傳承京劇藝術

我志願丨遲小秋:盡己所能傳承京劇藝術
遲小秋 盡己所能 傳承京劇藝術 簡介 遲小秋(1965年出生),國家一級演員,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派傳人:19歲成為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現任北京京劇院青年團團長.黨支部書記.全國政協委員.北京戲劇家 ...

奇民趣藝 || 黃三舍:探索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審美觀念和藝術精神

奇民趣藝 || 黃三舍:探索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審美觀念和藝術精神
近日三舍兄發來其新作陶繪<凝>系列,內容是玉蘭.玉蘭,辛夷花,又名木筆花.望春花.木蘭花.紫玉蘭.玉樹.玉堂春.三舍所繪的玉堂春,筆法自然,用色絢麗與白瓷融為一體.三舍的<凝> ...

《雪中悍刀行》要來了!招商流程已啟動,各角色古裝造型一覽

《雪中悍刀行》要來了!招商流程已啟動,各角色古裝造型一覽
首先跟小夥伴彙報一下<雪中悍刀行>電視劇目前的情況,該劇去年便已殺青.經過大半年的打磨,<雪中悍刀行>的後期製作也基本完成,如今正式進入招商階段.相信過不了多久,這部備受觀眾們 ...

藝術中的預言

藝術中的預言
藝術中不乏對社會現實的預言,而一些看似不可能,而經過時間的推移,有些不可能卻變或了現實,而這些藝術的生命力因此提升. 比如新中國在誕生之前,很多藝術家在創作中,都體現了中國黎明前的黑暗這一預言.這些藝 ...

藝術中的以小見大

藝術中的以小見大
藝術與現實生活不同,不能把現實生活照抄照搬到藝術之中.藝術中往往是以小見大的.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一片汪洋大海,一沙石可以見證沙漠大山.這種以小見大的規律往往廣泛運用於各門類的藝術之中. 比如一個美人可 ...

中楹品牌行|金意陶用質感締造高階生活新方式

中楹品牌行|金意陶用質感締造高階生活新方式
2022中國建博會(上海)蒞臨之際,為對參展品牌進行提前曝光,提升品牌的參展效果及行業的全國影響力,2022中國建博會(上海)聯合建材網[中楹榜]品牌優選計劃進行企業深度走訪.本次,中楹品牌行走訪腳步 ...

6萬級MPV中,睿行S50和五菱宏光PLUS怎麼選?參配/油耗/口碑對比

6萬級MPV中,睿行S50和五菱宏光PLUS怎麼選?參配/油耗/口碑對比
在6萬級MPV中,不少人選車都會在睿行S50和五菱宏光PLUS之間糾結,到底這兩款車該怎麼選?眾車網為您綜合了兩車的參配.銷量.優惠資訊.口碑評分等多個方面資訊,力求透過全方位對比為您提供最有價值的選 ...

一樁關於紅色的兇殺案,從藝術中探尋真相
從今天開始,我們一起來解讀<我的名字叫紅>這本書. 書中的精髓是:在伊斯坦布林藝術界的動盪背景之下,一位年輕人無意中接觸並破解了兩起因藝術而起的殺人案,並見證了穿插其中的藝術風格的變遷. ...

弋射、馬術、蹴鞠……傳統藝術中的競技與體育

弋射、馬術、蹴鞠……傳統藝術中的競技與體育
葉榕 整理 2021年東京奧運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目前我國體育健兒已斬獲32枚金牌. "體育"這一名詞,雖說是近百年來才從國外引進的,但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卻早已存在,並與軍 ...

京劇生旦淨醜

京劇生旦淨醜
京劇行當又稱角色,主要可分為生.旦.淨.末.醜五大行當.但目前"末"這個行當已基本和"生"行當中的"老生"合併了.我國於2007年3月10日 ...

張火丁:因為我的性格,確實容易得罪人

張火丁:因為我的性格,確實容易得罪人
春秋亭外風雨暴, 何處悲聲話寂寥. 隔簾只見一花轎, 想必是新婚渡鵲橋. 隨著近幾年的國潮風湧起,京劇又重新進入大眾的視線. 德雲社演員張雲雷在<國風美少年>這一節目中演唱了<鎖靈囊 ...

範梅強:梅蘭芳孫輩唯一從事戲曲者,難忘祖訓,遺憾家族已無男旦

範梅強:梅蘭芳孫輩唯一從事戲曲者,難忘祖訓,遺憾家族已無男旦
梅派創始人梅蘭芳與第二任妻子福芝芳共生育了九個子女,因有五個夭折,真正長大成人的只有三子一女:長子梅葆琛,次子梅紹武,女兒梅葆玥,三子梅葆玖. 梅蘭芳全家福 範梅強是梅葆玥的兒子,他也是梅蘭芳四男三女 ...

藝術視野中的毛澤東

藝術視野中的毛澤東
1956年,毛澤東和藝術家在一起. 對藝術的特殊理解 毛澤東並非藝術收藏家,卻算得上是一位不錯的藝術鑑賞家.他在藝術方面有一種特殊的理解.1956年4月,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明確提出:&quo ...

從唯美派到《春琴抄》,尋找藝術廢墟中的美
作者:式微 今年7月30日,距離谷崎潤一郎逝世已經56年,這位唯美派作家,是日本文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生於1886年的谷崎,在接近八十年的人生中創作了不少經典之作,其中<春琴抄>被不少讀 ...

被不少人稱為“京劇第一美人”的李勝素,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被不少人稱為“京劇第一美人”的李勝素,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提到京劇,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一代大師梅蘭芳先生,他可謂是中國京劇的一面旗幟,為京劇藝術的繁榮和傳播做出了無可比擬的貢獻.而在梅派傳人中,有一位藝術大師不得不提,那就是被譽為"京劇第一美人&qu ...

梅蘭芳之子梅葆玖,為何死不原諒李玉剛:李是借梅派藝術在炒作?

梅蘭芳之子梅葆玖,為何死不原諒李玉剛:李是借梅派藝術在炒作?
提起京劇藝術,人們總會想起梅蘭芳老先生.作為一代大師,梅蘭芳對京劇藝術的作用非常人可比.在梅蘭芳去世後,他的兒子梅葆玖接過父親衣缽,成為"梅派"藝術的二代大師. 有趣的是,這位大師 ...

2001-3京劇丑角 套票 原膠全品/郵票/集郵/收藏/郵品

2001-3京劇丑角 套票 原膠全品/郵票/集郵/收藏/郵品
2021-9-19 2001-3京劇丑角郵票 圖案面值] T(6-1) 湯勤 80分 2500萬枚 T(6-2) 劉利華 80分 2500萬枚 T(6-3) 高力士 80分 2500萬枚 T(6-4) ...

三四人萬馬千軍——京劇知識系列之十五

三四人萬馬千軍——京劇知識系列之十五
--京劇知識微視系列之十五 龍套.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京劇代表團到歐洲演出<秋江>,飾演老艄公的演員手拿長篙上場,做出靠岸.解開纜繩.推出小船等動作,在行船過程中,兩位演員的身體忽高忽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