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近照
張瑋,女,漢族,遼寧人,1926年11月出生,1944年6月參加工作,194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評劇院原副院長,國家一級導演。先後出演歌劇《白毛女》《赤葉河》《王貴與李香香》,執導《高山下的花環》《黑頭兒與四大名蛋》,曾獲全國調演優秀導演獎、文華導演獎、“五個一工程”獎。
第一次見到張瑋,她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平易近人,開朗健談。在她的熱情感染下,新朋友也會瞬間拉近距離,彷彿已熟識多年。
“人生要有遠大的目標”
說起自己為什麼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張瑋用手攏了攏頭髮,目光投向遠處。思考片刻後,她慢慢地向我們述說始自天山腳下的成長故事。
“我是從新疆走上的革命道路。”張瑋說,“當時我是烏魯木齊的一名中學生,後來在新疆女子學院教育專修科學習。我還是個學生的時候,深受那些工作、生活甚至最終犧牲在新疆的共產黨員的教育和培養。我忘不了他們,我永遠懷念他們。”
抗日戰爭時期,在新疆掌握軍政大權的盛世才同意在迪化(今烏魯木齊)設立八路軍辦事處(不公開掛牌),並請共產黨派幹部去幫助他。當時,張瑋在新疆省立女子中學上學。1938年7月,共產黨員朱旦華從延安來到新疆,被分配到女子中學任教導主任。朱旦華的到來,帶動了整個學校的氣氛。張瑋特別有感情地回憶道:“她教我歷史課,著重教授鴉片戰爭後中華民族受屈辱的歷史,還告訴我們要鬥爭。她的教學很民主,常和學生討論,學生可以提意見。我們在學校裡做壁報,搞演講比賽、跳舞比賽、戲劇比賽,進行抗戰宣傳。朱旦華指導我們演講、演戲,為抗日軍隊募捐。她很會發動群眾,很多老百姓深受鼓舞,無論是漢族人,還是維吾爾族人,大家都當場踴躍捐錢。”
朱旦華等共產黨員把學校當作傳播革命思想、培養進步青年、壯大革命力量的重要基地,向學生灌輸馬列主義思想,引導學生們閱讀了大量進步書籍,使張瑋這批青年初步樹立起了革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回憶起跟朱旦華一起演戲的經歷,張瑋非常激動。她說:“在排練的過程中,朱旦華告訴我們說,戲劇是一門綜合性、集體性的藝術,不是某一個人或某一個明星的藝術,是大家要團結起來集體創作的。同時,戲劇還要有教益,要告訴人們,人生的路該往哪兒走。特別是要教育年輕人愛國,要為了國家而學習。”
“人生不能盲目,要有遠大的目標。”這是朱旦華告訴張瑋的,也是張瑋一生受益的一句話。它像一顆種子,種在張瑋的心田。哪怕後來人生遇到再大的風雨,那顆為了共產主義而奮鬥的種子一直被小心呵護,茁壯成長。根越扎越深,苗越長越高。
(60年代)張瑋與愛人張庚
“只有找到了組織,心裡才踏實”
1942年,張瑋以優異的成績中學畢業後,被分配到縣裡當老師。為了繼續讀書,同年8月,張瑋與被同樣分配當老師的12名同學一起去教育局請願,結果卻被當局抓進了監獄。在獄中,張瑋生了重病,但她沒有屈服,咬牙堅持了下來。她說:“在監獄裡,我讀了《論持久戰》,決心要念書、要堅強、要保護好身體,迎接抗戰勝利。”
1944年10月,張瑋被釋放出獄。出獄後,她第一件事就是要找黨,找組織。“尋找組織就像尋找失掉的爹孃。”她說,“只有找到了組織,心裡才踏實。”
年輕的張瑋參與並組織發起了黨的外圍組織共產主義同盟社(後改為共產主義戰鬥社)。為了營救獄中的同志,同盟社決定給黨中央送去所有在新疆地區的共產黨員的名單。這份名單被寫在一張蠟紙上,輾轉交到了年輕的張瑋手中。張瑋深感任務重大,小心翼翼地把名單藏在自己靴子的底層,冒著生命危險帶出新疆,帶到了蘭州,交給了上級。隨後,她和她的戰友們也按照黨組織的安排,衝出重圍,來到了嚮往已久的解放區。
扭著秧歌進北京
到了解放區,張瑋如鳥兒入林、魚兒入水,迅速投入到新的學習工作生活之中。她先到了晉冀魯豫北方大學藝術學院戲劇系學習,1948年畢業後,她被分配到華北聯大第一文工團。其間,她排演過話劇、歌劇、秧歌劇,如《白毛女》《王貴與李香香》《赤葉河》等。在那些年,許多知名導演都給她排過戲,她的專業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
很快,迎來了全國解放。眼看著解放軍就要進北平,張瑋也更加忙碌起來,因為上級黨組織交給他們一個重要任務——組織腰鼓隊,扭著秧歌跟著解放軍一起進城。張瑋說:“當時的秧歌有東北秧歌、河北秧歌和陝北秧歌。後來我們研究決定,還是用陝北秧歌,因為陝北秧歌非常有氣勢。為了能夠整齊劃一,打出氣勢來,我們訓練了一個多月。1948年,我們打著腰鼓、扭著秧歌,和解放軍大部隊一起進了城。那個場景,讓我記憶猶新。”
後來,周恩來總理提出讓華大三部第一文工團的同學們在第一次政治協商會議上給與會代表展示解放區文藝。“那場演出,我特別忙,演完了一個節目,就得趕快換下一個節目演出的服裝。”張瑋說,“我們拼命幹,不僅不覺得累,反而一直都那麼精神,臺下很多人看了我們節目都感動得落淚了,稱讚說,解放區的生活這麼豐富多彩呀。”
1949年舞臺劇照(站著的為張瑋)
最讓張瑋難忘的是,演出結束後,毛主席接見了演員們。“與毛主席握手的時候,我覺得毛主席那麼高大,兩隻手那麼有力,我多想一直握著不放!”說到這裡,她開心地笑了,自豪溢於言表。
不久,張瑋被編入中央戲劇學院歌劇團。在劇團裡,除了排練合唱,她還要進行形體訓練,練習腰腿動作、舞蹈和戲曲基本功。當時她已經20歲出頭,為了達到訓練要求,她付出了遠超常人的努力。一次,因練功過度,她的聲帶受傷,再也不能登臺歌唱了。
命運給張瑋關上了歌唱的大門,卻沒有擊垮她。1953年,張瑋被分配到戲曲研究院評劇團,參加評劇的戲改工作,從此走上了戲曲導演之路。幾十年來,張瑋導演了《金沙江畔》《楊三姐告狀》《奪印》等多部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目。
(70年代)張瑋
時至今日,90多歲的張瑋仍精神飽滿地投身評劇推廣工作。她說:“我是一名評劇老兵。我要一直工作,推廣評劇藝術,貢獻我的力量。”
談到黨的百歲生日,張瑋說:“我非常感謝黨。我要祝偉大的黨永遠年輕,青春永駐!我原本只是天山腳下的一箇中學生,是黨把我培養成為革命隊伍中的一員。我懷念那些犧牲在新疆的革命先烈們,懷念我的老師們。我這一生都是在黨的懷抱里長大的。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曾遇到很多困難,但從來沒有悲觀過,因為我要對得起黨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