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讀《傳習錄》,看到徐愛在問“盡心知性”時,陽明先生回應了“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困知勉行”等等。
相關含義可參見《中庸》20章的一段內容,原文如下: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梳理下來看,陽明先生是對《中庸》這段話進行了全面的解讀,以說明陽明心學的系統性。
以下,是我對陽明先生論述內容的理解:
《論語》中有“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據此說法,人可分為四種類型。其中,第四種“困而不學”被陽明先生摒置在討論範圍外,其他三種其做了邏輯梳理和推導:
生而知之 ⇒ 安而行之 ⇒ 知心知性知天
上等的人生下來就知道天理,心安理得、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由心而發呈現出來的就是“知心知性知天”的狀態。而這裡的“知”,陽明先生強調是如同“知州、知縣”的“知”,主要是指將自己與心、性、天合一的那種狀態。
但這“生而知之”太罕見了,就連孔老夫子也說自己“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即我也只是“‘敏以求’知”的人而已。就是說,我孔丘也不是生下來就知,但因為“好古”所以敏銳的去求索知了。
我們大多數人不在這個層次,繼續往下看。
學而知之 ⇒ 利而行之 ⇒ 存心養性事天
第二個層次的人是透過學習去知曉天理的,是為了利益而施行的,由心而發呈現出來的狀態就是“存心養性事天”。陽明先生說,“存心”就意味著沒“盡心”,還留了一點。這留的那點,應該就是“私心”了。
這時的“事天”,還是把“天”當成了外在物件,雖然像事父、事君一樣恭敬,但終究沒把自己和“天”合為一體,總是免不了會有錯誤過失。
困而知之 ⇒ 勉而行之 ⇒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
第三個層次是遇到困難阻礙了才想起來去求知,勉強、勉力去施行,由心而發所呈現的狀態就是不管命運好壞都自我修持等候命運的到來。
陽明先生說,這是“初學”之人剛“立心”時的樣子。這“初學”之人就是剛開始求索天理的人,這“立心”,就是下決心要去求索天理的意思。陽明先生還說,在“初學立心之始,有個困勉的意在”。就是說,剛開始求索天理,會很困惑勉強。
所以陽明先生接著就說“今卻倒做了,所以使學者無下手處”。也就是說,朱熹讓初學者從格物入手去盡心知性,是讓初學者去按聖人(生而知之的人)標準去做,不僅僅是門檻設高的問題,是根本就把方法路徑搞顛倒了。
徐愛聽了之後,立時就聽懂了
我是想了很久,翻了很多書才覺得有點通透。
徐愛完全理解了陽明先生的意思,說:格物的物,就是事情的事,是從心上生髮出來的東西。
陽明先生應該是滿意徐愛的反饋,說:是呀!身體的主宰是心,心生髮出來的就是意,意的本體就是知,意的表相就是物。你的意是什麼,那個物就是什麼。你從心生髮出來“事親、事君、仁民、愛物、視聽言動”的意時,“事親、事君、仁民、愛物、視聽言動”就是那個要格的物。所以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因為這理、這物都是從心中生髮出來的,所以不在心外。)而格物,其實就是個誠心誠意的去去除私心。
最後要說
三個層次起點不一,但殊途可以同歸。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三個層次的知行,起點高度不一樣,施行的動力與狀態不一樣,但最終都能到達同樣的“知、行”。所以,不要怕起點低,只要誠意到了,一點點從心上著力格除私心,都能達到生知安行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