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大,東西南北的民風民俗各不相同。
對於居住的地方,東北人叫“屯”,華北人叫“莊”,西南那邊的叫“壩”、“衝”、“寨”……數不過來。但對於來福建旅遊的外地人來說,這個“厝”的叫法還是比較陌生的吧。
“厝”在福建當地的意思,有房屋、居住地之意。從福建本省來說,閩南使用這一稱謂的比例最高,比如以家族姓氏命名的蔡厝、黃厝、呂厝等,筆者所住小區附近有一城中村就叫何厝。還有一些具有地方建築特色的稱呼,比如蟳埔蚵殼厝,閩南紅磚古厝。廈門大學附近有個網紅旅遊點,名曰“曾厝垵”,也是這麼一個“厝”。
這個極具地域特色的“厝”,是如何而來?
《說文解字》:厝,厲石也。從廠,㫺聲。《詩》曰:“他山之石,可以為厝。”這話用白話文來說就是:厝,磨刀石。且許慎還用了詩經中“他山之石,可以為厝”來進行引證。我們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此就容易理解“厝”為磨刀石了。
這樣說來,難道最早的“厝”就是石頭屋,或是開鑿石壁而居的住所?
當然不是,福建除了海邊的房子因為抗風抗溼的需要採用石頭外,其它建材和結構的房舍也五花八門。
那我們再把這個“厝”字分開來了解,它最早見於金文,由“廠”(山崖)和“昔”(遠古時代)組合而成,這個“昔”,最早表示發生大洪荒的久遠年代(絕不是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表示的日曬而成的肉乾)。因此二者的組合,表明了最早的“厝”,其實就是大洪荒年代人們為尋求安全而依據山岩、山崖搭建的居住場所。
因何這個稱謂多在福建,筆者見識粗陋,不得而知。
來福建旅遊的朋友,除了青山綠水,陽光沙灘,對於福建的民居建築也大可一飽眼福,廈門的鼓浪嶼,福州的三坊七巷,漳州和龍巖的各色土樓土堡……還有更不可忽略的閩南古厝。
《說文解字》文白對照版
¥38
購買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這裡是習之堂,歡迎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朋友點選關注我們,欲加入我們公益書法課堂進行學習的朋友,請私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