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時光,萬里敦煌道,一次次相遇,在午門東西雁翅樓重演。這場《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上,“敦煌”簡、唐胡騰舞銅俑、曾供奉在故宮寶華殿的旃檀佛造像等188件來自絲綢之路甘肅段的文物及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35件敦煌壁畫臨本,6身複製彩塑,70餘幅高保真數字化壁畫複製品,還有20餘件仿製華蓋、佛塔等輔助展品,按“絲路重華”“永珍人間”和“傳承保護”三部分,展現中華文明千年華彩。
莫高窟3個洞窟也被“搬”進午門西馬道旁的臨時展廳。莫高窟220號、285號和320號“洞窟”一字排開。觀眾走進“窟”內,近距離欣賞飛天萬態。
其實,70年前,敦煌研究院曾在故宮午門舉辦展覽。70年後,故宮與敦煌再相逢,兩座文化豐碑,講述融匯古今的獨特魅力。
觀展·亮點
220窟
閻立本《帝王圖》“神似圖”
220窟的主室是覆鬥形頂,是唐代的代表窟之一。宋或西夏時,此窟壁畫全被覆蓋,繪以滿壁千佛。1944年,當時的敦煌藝術研究所剝去四壁之上層壁畫,初唐藝術傑作赫然重暉。
環顧四周,看點頗多。北壁上,有翩翩起舞的舞者。不少學者認為,壁畫中正在跳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胡旋舞”。
“每一幅壁畫,都是上乘之作。”敦煌研究院藝術研究部研究館員、展覽策劃婁婕指著一處壁畫介紹,畫面裡前來問疾於維摩的帝王、大臣,可與閻立本《帝王圖》媲美。不過按年代推算,這幅壁畫繪製的年代更早。
畫面中,無論是人物位置,還是衣服細節,都如出一轍。可以推測,當年很流行這種“模本”,無論是長安,還是敦煌,全國的畫師都依葫蘆畫瓢。而敦煌因其地理與視野的緣故,處於時代藝術風尚的前沿。
285窟
神話人物扎堆兒露臉
285窟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確切開鑿年代的洞窟。窟頂中心方井畫華蓋式藻井。四周描繪著中國傳統神話諸神與佛教護法神形象。觀眾仔細分辨,可以找到力士、飛天、雷公、伏羲、女媧等。
“1951年,‘285號’曾經來過故宮。時隔70年再來,是故人也是新人。”婁婕站在“窟”內,這裡的一筆一畫也凝結著她的努力。她說,曾經複製壁畫要靠老一輩文物專家鉛筆起稿。而如今觀眾看到的“壁畫”,是靠數字技術完成打底兒,更精準地捕獲了古人的筆觸細節。“我們團隊有十多位年輕的文物修復師,複製這個洞窟歷時4年。”
值得一提的是,展廳裡觀眾可以找到幾隻陶碗,碗內留著紅色、黃色和石青色顏料的痕跡。“這是當年畫工們曾使用的調色碗。”婁婕說,古代匠人在繪畫時,傾注了自己的生命情感和內心夙願,既讓器物合乎自然之道,又彰顯出技藝的巧奪天工。“這些調色碗充滿溫度,能讓觀眾近切感受到匠人精神。”
320窟
“空白”的遺憾
320窟是盛唐的代表窟之一。進入窟內,觀眾不妨抬頭望,窟頂藻井畫雲頭牡丹井心,周圍方勝紋、半團花、菱形紋、團花、鱗紋、垂角鈴幔帷邊飾以朱、青、綠敷色疊韻,色彩濃豔厚重,儲存猶新。
北壁上,描繪了“極樂淨土”的畫面。寶池中,蓮花花生、祥禽瑞鳥與伎樂,境界優雅,色彩以青、綠、黑為主,色調清淡。不過窟內有大片缺失,顯得刺眼。這部分壁畫在1942年,被美國人華爾納盜竊。
時光流轉,故宮與敦煌作為並蒂相契的文化守望者,共同見證了中國文物事業的不凡發展歷程。婁婕在為展覽專門製作的介紹PPT首頁說,希望透過這個展覽,讓觀眾們成為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藝術的見證者、發現者、思考者!也期待觀眾成為這些人類文化的守護者、傳承者。
觀展·解碼
20餘枚漢簡揭秘絲路“幕後”
整個展覽的第一件文物是“敦煌”簡,不足成人巴掌大,上面墨書“敦煌”二字。它之後,展櫃中陳列的20餘件漢簡都值得細讀。其中一件看似不起眼的漢簡上記錄著,漢代驛站用了十八擔粟喂烏孫國使團的馬。婁婕說,這相當於大約486斤的糧食,由此推斷使者團十分龐大。“這些史書中不會記載的‘小事兒’,實實在在地發生在絲綢之路上的某一個瞬間。無數的瞬間,集合成了波瀾壯闊的歷史。”
展廳裡,策展人選取了北朝一直到元代的敦煌壁畫中105幅,將最經典、最具代表性的畫面,依次展現給觀眾。
“九色鹿”故事,佛教美術中最常見的“捨身飼虎”題材,以及各種經變圖……“這些壁畫內容很多不僅是在中國美術史上的標杆之作,成為經典傳承的代表作品。更能透過其中,看到中國藝術的遞變歷程和脈絡。”婁婕給出了欣賞新角度,壁畫細節也值得品,遊絲描、蘭葉描、鐵線描、釘頭鼠尾描等中國古代繪畫手法都可以找到。
千年前的“妝容教程”
展出的“壁畫”中,盛裝出席的女子,妝容髮飾考究。莫高窟第25號、61號和130號窟內精心裝扮的供養人成為“模特”,僅是她們的簪花就分了六種型別,有珠寶、金鈿、鳳冠、編織、羅、絹花之別。相鄰的展櫃裡,配合展出故宮藏的點翠鈿子、鳳凰紋頭花等,讓觀眾看懂時尚的變與不變。
她們的妝容也被逐一分析。妝粉,類似於現在的粉底。當時分兩種,一種是米粒研碎製成粉狀,一種是化鉛製成的糊狀。塗口紅在古代叫點唇,雖然顏色有濃淡深淺之分,但當時主色調都是紅色。點唇的主要原料是丹,一種紅色的礦物,也叫硃砂。
也有些妝面,已經不是現在日常流行款。比如額黃。南北朝到唐朝,婦女喜歡在額間塗上黃色,作為一種點綴。專家說,有人是用顏料畫,也有“懶人貼”——直接用膠水將製作好的裝飾貼在額上。
古物新人展絲路溫度
展廳裡,一件件文物講述輝煌與繁盛的瞬間,也透露著脈脈溫情。
酒肆、肉鋪,婚喪嫁娶的瞬間,一幕一幕被精心繪製在畫像磚上,組成一段歷史“紀錄片”;北宋時的絹畫《父母恩重經》,反映了當時敦煌地區的民俗風情,是一幅社會文化研究價值很高的古代美術珍品;漢代的六簙[bó]戲俑,身著漢代常見高領寬袖袍衣,兩人盤髮束髻,兩人包巾裹首,身姿、神情各異,他們在玩的是古代的一種智力博弈遊戲,漢代最為盛行……
展廳裡,《清明上河圖》修復報告,1943年張大千、謝稚柳、向達在榆林窟考察的老照片,1951年敦煌文物展覽章目和展覽批評簿……一輩又一輩文物工作者,默默用心守護敦煌和故宮的故事娓娓道來。策展人還用圖文並茂的形式,揭秘古時匠人開鑿莫高窟、繪製壁畫的過程,還原最真實的匠心。
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研究館員羅文華說,文化的傳承,有些靠物質文化流傳,透過影象、實物和改頭換面的形式走進平常人的生活,千年萬載默默傳承,堅韌、樸實,富有生命力。“透過故宮與敦煌文物的呼應展示,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創新精神。”
觀展·聚焦
拼音活字印刷“先祖”
展廳裡有一組回鶻[hú]文木活字,表面均有墨跡,說明曾經被使用過。
專家推測,這些早於德國谷登堡使用金屬活字二百年左右。開創了拼音活字印刷的先河,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是世界活字印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我國目前最早滿地繡佛像
一件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的刺繡佛畫是我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一幅滿地繡佛像,體現了東晉到北魏期間絲織品滿地施繡的特色。
專家介紹,這件繡品可以看出,針法和色彩的運用上都比漢代刺繡更加進步。刺繡年代可考,構圖嚴謹,用色豐富,代表了當時先進的紡織技術,是研究北魏佛教藝術與佛教信仰以及研究中國刺繡發展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孔尚任的“樂器”
展廳裡,一件小忽雷琴頸背面刻有楷書款“臣滉手製恭獻建中辛酉春”。建中是唐德宗李適年號,辛酉是公元781年。小忽雷流落民間後,在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被著名戲曲作家、孔子第六十四代孫孔尚任在北京集市上偶然購得,並與作家顧彩合作完成《小忽雷傳奇》一劇。
忽雷是我國古代的撥絃樂器,有大忽雷和小忽雷。專家說,大小忽雷是現存古樂器中的珍品,它們對古代音樂及工藝研究有著非凡的意義。
觀展·提示
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
展期:至11月18日
門票:透過故宮博物院網路售票網站(https://gugong.ktmtech.cn)和微信“故宮博物院觀眾服務”公眾號實名預約。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劉冕 閻彤 美編 張存
編輯 王瓊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