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我剛成為考古學家不久,就接到了一個改變我一生的考古,我現在想起來都不寒而慄,為什麼這麼清廉的人,死後會被分屍,墓內的骸骨只有35塊,橫七豎八像擺了什麼陣法一樣,讓人既心痛又不寒而慄。他就是我的第一次考古----包公墓
那天我突然接到訊息,說合肥第二鋼鐵廠附近發現了一座古墓,
都說是包公陵墓,我二話沒說,丟下手裡的大蔥就去了現場,現場人山人海,但是為了考古的嚴謹和防止現場破壞,我們支開了圍觀的村民,進行了搶救性的挖掘。我們由幾位權威的老前輩指引對古墓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隨著一層層的挖掘。
卻並沒有發現棺槨和文物,顯然這是一個空墓。史書上就曾有記載,包青天大人去世後,其族人從家中一口氣抬出了二十一口棺木,為的便是設定各處疑冢,來防止包公生前所得罪的各貴仇人施加報復。本來想到此處,我還非常佩服古人的智慧,但不成想,兩個月後發現的真正包公墓,讓我不寒而慄。
兩個月後,我們終於得到了一條至關重要的線索——在肥東縣的解集包鄉村,有人發現了一座古墓。
這一次,我率先前去考察了一番,隨即向考察隊提交了發掘申請。由於有了上次的經歷,而且還僅僅隔了一個月的時間,這一次眾人的熱情大不從前。但在我的勸說下,考古隊還是迅速投入到全面發掘的任務中來。
終於,在眾人不懈努力,與滿懷期待的目光中,這片區域露出了他本來的面目。在這裡一共發掘出了十二座古墓,毫無疑問,這裡正是一處家族墳。這在我們考古界,已經算得上重大發現了。
領頭的老前輩已經摩拳擦掌,眾人的鬥志立刻被激發出來
我們先從一旁的小墓開始了發掘,可剛開到了第三座古墓,令在場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事情發生了。這是一座外邊看起來非常簡陋的墓室,但是裡面卻有六個大鐵環棺材,各個都是金絲楠木。能用得上金絲楠木的絕不是凡人,這不是我吹,這是聽我們老師講的,在古代,只有達官顯貴才能用得上上等木材,而上面的大鐵環更牛逼,他是朝廷的重臣去世後,別人抬棺固定用的,
像我這樣的平凡人自然是用不上的,最多一個小盒子就可以裝下了。
究竟是誰擁有如此奢華的棺木?它又為何出現在如此簡陋的古墓中?
懷著疑惑,一行人開始了對棺木內的搜尋。剛開啟棺木,憑藉著多年考古的經驗,我一眼就看出棺木內的骸骨並不完整,並且有一部分其他物品的殘骸。數了下,整整剩下35塊,還被奇怪地擺放著,如同某個教派的陣法,難道是復仇的人為了讓墓主人靈魂不得安息,才故意擺放的嗎?當我還在沉思的時候。
一位考古老前輩便傳出一聲中氣十足的聲音“宋樞密副使贈禮部尚書孝肅包公墓誌,這是包公墓誌銘!”。
包公墓,怎麼會在這種簡陋的古墓中?而且他的屍骸和墓誌銘為何又殘缺不全?
這讓我情不自禁的汗毛直立,難道包公生前結怨太多,但也不至於被仇人挫骨揚吧。但轉念一想,又極有可能。因為包公剛正不阿,鐵面無私、清廉耿介。
在我小的時候就聽過,包拯鍘權貴、平冤屈,甚至上至玉帝,下至閻羅,皆對他有求必應。也就是隻要你一身正氣,主持正義,你就不會怕什麼。
但是如果真的落到如此下場,被人刨墳毀骨,那真是讓人嘆息。
但隨之而來的發現,讓我長舒了一口氣
因為在古墓的角落裡,竟然出現了包公夫人的墓誌銘碎片,那是否可以證明這是包公婦人的墓呢?還要繼續往下挖掘。
但是這時候,化驗科的同事告知,透過用技術對35塊骸骨的檢測得知
這是一具年齡比較大的男性老人,和包公的年齡並不吻合,但是為什麼會有包公和婦人的墓誌銘呢?我無從得知。
而當週圍圍觀群眾中一道“什麼包公墓,那是座假的”的聲音傳入我的耳朵時,
我一下愣住了。
那是一名年邁的老人,我心中一種強烈的感覺席捲全身,他一定知道些什麼!我趕忙追上老人問其緣由,他才告知,
原來,這位老者一脈是包公墓的歷代守護者,知道真正的包公墓的所在地!並且告訴了我具體位置。
於是,我帶著考古隊,去到了老者口中的包公墓所在地。
這是一片山丘,放眼望去,誰也不會相信下面有一座古墓。然而就是這麼看起來平淡的天地,卻解開了百年的清官曆史。
新一輪的發掘開始了。當龐大的巨型地宮映入眾人眼簾時,真的太震撼了,並不是說這裡太豪華,而是很嚴肅,不容褻瀆。可是,當看到地宮內被破壞殆盡的情形,所有考古學家都心痛得不忍直視。毫無疑問,此等破壞程度,正是被盜墓賊所為,有時候我會很好奇,為什麼盜墓賊總是會比我們更早地找到古墓,最後在報紙上看到一句話,讓我感覺很真實,原話是:這件事對你來說可能是愛好,但是對別人來說,可能是生活。
忍著怒火,我們對這已經慘不忍睹的墓室開展了研究工作。
由於破壞得太過嚴重,最終能證明墓主人身份的,
只有頭戴道冠木俑,而這正是朝廷二品大官的專屬陪葬品!同時地宮中還有一處用來安置墓誌銘的磚臺。
經過進一輪的仔細發掘後,在地宮深處,竟搜尋出一批完整而珍貴的遺物寶物,其中不乏宋朝瓷器。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讓我們開心不已。
不僅如此,關於包公墓的真相也很快得到了新的證實:
其實,這裡才是真正的包公墓。至於先前的古墓群,只不過是其夫人的墓葬地。而之所以發生接二連三的轉移,是為了躲避金人與包拯生前的仇人對其墓地的迫害。
而這一舉措的確屬得上說是未雨綢繆,因為從包公墓地宮的損壞痕跡上看,的確有人來到這裡進行了大肆破壞。
翻閱史書可以看到,金人南下時,總會對漢人墓地進行掠奪破壞,更有甚者,會一把火燒掉其墳冢。而漢人為了保護祖墳,總會設定許多疑冢。
而包拯生前所得罪的眾多貴族權貴,對待包公墓絲毫不亞金人的殘忍,有的甚至聘請盜墓賊尋找包公墓加以破壞,只為達到復仇的目的。若不是包公後人的保護,如此中華史上的楷模,豈不是會落入被掘墓的地步。
但好在,上天總是眷顧那些為善至德的正人君子的。包公墓的真相,以及包公的遺骸,這一樁“懸案”的真相,終於展露在世人面前。直到今天,包公的三十五骸骨,十五塊存入博物館供後人憑弔,二十塊埋藏進重新修繕的包公墓中,相信包公的在天之靈,也足矣安息了。
包公墓至此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