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鹽城市阜寧縣蘆蒲烈士紀念園內,靜靜矗立著一座高達16.6米的紀念塔,塔頂站立著一名手舉鋼槍、面朝東方的新四軍戰士雕塑。78年前,為紀念在抗日鬥爭中犧牲的鹽阜區新四軍戰士和民兵烈士,當地軍民修建了這座新四軍鹽阜區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紀念塔曾歷經兩次損毀,後又經兩次修復。2018年10月,阜寧縣委、縣政府對紀念塔所在地進行修整,除主塔、紀念亭之外,周圍的烈士墓群以及紀念館全部修復一新,並將此處設立為蘆蒲烈士紀念園。
新四軍鹽阜區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是整個紀念園的核心,坐落於紀念園的正中央。紀念塔塔身為上窄下寬四方柱體,塔頂呈圓形,正面刻有劉少奇親筆題詞“浩氣長存”四個大字,背面是陳毅所題塔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鹽阜區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新四軍鹽阜區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是蘇北首座烈士紀念塔,也是我國最早建設的烈士紀念塔之一。
凝視巍峨莊嚴的紀念塔,歷史的雲煙撲面而來。1943年春,在粉碎日軍第二次大“掃蕩”後,為紀念在單家港、陳集、八灘等數百次大小戰鬥中壯烈犧牲的抗日將士,新四軍第三師和鹽阜地委、行署決定在蘇北阜寧縣蘆蒲鄉境內的壽安寺舊址建造一座紀念塔。
戰火紛飛的年代,想要修建一座紀念塔十分不易,為了湊足建塔材料,阜寧周邊9個縣的民眾從自己家裡背來磚頭,送到這裡。“這是一座鹽阜民眾建起來的抗日英雄豐碑。”在蘆蒲烈士陵園義務講解30年的蘆蒲鎮居民唐文祥告訴記者,在紀念塔建造期間,所有建材均由民眾自發協助運輸,大家不吃公家一粒糧,不要公家一文錢,不但肩挑車推運來建塔所用的材料,更是挖土、挑水、擔磚、和泥,有近萬名群眾義務參與了建塔,最多曾達到一天2000人。經過兩個半月夜以繼日的修建,1943年9月10日,紀念塔勝利竣工。在落成典禮暨公祭大典上,時任新四軍第三師師長黃克誠宣讀祭文,萬人肅穆,痛悼英烈,抗戰到底的口號聲響徹雲霄。
穿行在蒼松翠柏掩映下的蘆蒲烈士紀念園,可以看到紀念塔後方兩側整齊排列著鹽阜區抗日烈士公墓。一排排墓碑上,每一個名字都是一段血與火的記憶。“這些烈士的遺體都是從戰場上搶回來的。”唐文祥說,當時為了避免墓地遭到敵人破壞,修建者不敢為烈士立碑,只能做好標記,並按照他們生前所在部隊編制順序掩埋。“很多戰士犧牲後,他們的姓名無人知曉。”唐文祥指著一座圓形公墓介紹,這裡面合葬著二十一名烈士,犧牲於同一場慘烈的戰鬥,但墓碑上並沒有留下他們的姓名。如今,幾經收集、整理後的鹽阜區抗日陣亡將士英名錄被展列在鹽阜抗日陣亡將士紀念館最明顯的地方,上面共記錄了1760位英烈的姓名。英名錄和紀念館裡展出的老照片、文字一樣,向後人展示著勝利的不易。
2019年10月,新四軍鹽阜區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9月,阜寧縣蘆蒲烈士紀念園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新四軍鹽阜區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和蘆蒲烈士紀念園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人們來到這裡,追尋紅色足跡、學習紅色歷史、聆聽英雄事蹟,從偉大的革命精神中汲取奮進前行的力量。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張文婧
編輯: 王娣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及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