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如絲、青山如黛,于都河水靜靜流淌。
一陣嗩吶聲突然響起,一聲聲清脆悠揚的歌聲隨之傳來:“一送(裡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秋風(裡格)細雨,(介支個)纏綿綿……”
于都河畔的長征第一渡口,嗩吶嗚咽,歌聲如泣如訴。飄飛的細雨中,當地志願者忘情地表演著,遊人們肅立聆聽觀看。淚水,在許多人的眼眶裡打轉。
這旋律,把我們的思緒拉回那個生離死別的悲壯現場——
1934年10月,8.6萬中央紅軍主力,舉著熊熊燃燒的火把從於都的8個渡口渡過於都河,揮淚向送行的蘇區父老鄉親告別。誰承想,絕大多數人此去便是永別。一起渡河的數萬于都子弟,活到新中國成立的僅277人。
因為長征,于都從此有了新的註腳:在作家魏巍的筆下,它是“地球上的紅飄帶”起點;在美國作家索爾茲伯裡的敘事裡,它是“前所未聞的故事”開篇;在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眼中,它是“驚心動魄的史詩”卷首……
而在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內心,它是永遠的長征源頭。
一
在於都縣銀坑鎮窯前村,一個令人傷懷的故事讓記者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紅軍烈屬鍾招子生養了10個兒子,其中8人參加紅軍。長征出發時,鍾招子對兒子們說:“一定要打勝仗,娘等你們回來。”兒子們走後,鍾招子每天晚上都會在老屋門前點起一盞馬燈。
時間一天天、一年年過去,鍾招子青絲變成了白髮,眼睛也哭瞎了,但依然每天晚上點亮馬燈:“這樣,兒子們回家時就能看清路了。”直到去世,鍾招子也沒能等到一個兒子回來。
“與鍾招子的8個兒子一樣,許多紅軍將士在於都出發時,以為一轉身就能回到熟悉的紅土地。”于都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講解員向記者介紹說,“長征途中,紅軍數次陷入敵人重圍,多次改變原定行進計劃,越走離於都越遠,越走犧牲越大。”
這讓記者想起多年前本報組織重走長征路時遇到的老紅軍劉家珠,他說:“紅軍戰士心裡想著建立新中國,鬥志堅,骨頭硬,餓不死,打不垮。”老人樸實而又鏗鏘的話語中,蘊含著紅軍將士們最樸素的革命信念。
記者採訪途中偶遇一個特殊的旅遊團隊,幾位企業家千里迢迢趕到于都,準備從第一渡口出發,重走長征路。有人坦言:商場如戰場,每當生意遇挫想不開時,就會想到紅軍長征。當年,前路茫茫、不知歸期,一路上艱難困苦、槍林彈雨、血灑征途,是什麼支撐紅軍前赴後繼走下去,直至看到勝利的曙光?
今年4月25日,習主席在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參觀時的一番感慨,深刻揭示了中國革命“成功的奧秘”——
“革命理想高於天。正是因為紅軍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軍隊,才能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一往無前、絕境重生,迸發出不被一切敵人壓倒而是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
靠著這種“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堅定信念,紅軍將士將一場因反“圍剿”失敗引發的大撤退,變為一個開創革命新局面的起點;將一段險象環生、歷經苦難的艱辛歷程,變成一條偉大民族的奮起之旅、新生之路。
二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形勢圖展陳前,有小學生朗誦毛澤東同志的詞《清平樂·會昌》,令記者突然想起長征出發前的那個雨夜。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越縮越小的根據地“四面透風”,很難繼續生存。紅軍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反“圍剿”戰後作戰方案,兩種意見爭執不下:一種是待在原地分散打游擊,另一種是果斷實行戰略大轉移。
根據地沒了,大部隊留下打游擊極易被堵死,但有之前打下的群眾基礎,有望東山再起;長征轉移,可以儲存實力,但轉移到哪裡,怎麼轉移,前路未卜。兩種意見各有利弊,如何抉擇?
不少人支援第一種觀點,其中就包括毛澤東。1958年,他在為《清平樂·會昌》這首詞作批註時寫道:“1934年,形勢危急,準備長征,心情又是鬱悶的。”
當時,毛澤東給由博古、李德和周恩來組成的“三人團”寫了一封信,要求帶一軍團和九軍團的部分官兵留在蘇區打游擊。看完信,博古找周恩來商量,周恩來堅決不同意。第二天一早,周恩來冒著小雨找到毛澤東,兩人一直談到深夜。
在金一南所著《為什麼是中國》一書中,詳細記錄了這個細節。雖然那個夜晚談了什麼,我們已無從知曉,但毛澤東同志服從組織決定,同意隨隊長征。誰也沒想到,這一晚、這一次談話、這一個決定,改變了中央紅軍的命運。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一份份詳實的史料,幫助記者從這裡翻開長征這部百科全書。我們赫然發現: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正是紅軍在長征中渡過重重險關的“精神密碼”——
湘江之戰,幾萬名紅軍將士的鮮血染紅了江水,軍團長、政委、參謀長都親自上一線衝鋒,部隊即使拼光了也要保衛黨中央渡江;遵義戰役後,紅三軍團大部分部隊打到缺兵少將,但沒有哪支部隊有出於一己之私而儲存實力的念頭……
記者注意到,一位隨團旅遊的臺灣老人在參觀時連聲對導遊說,共產黨的軍隊“勝則全力以赴,敗則拼死相救”,難怪國民黨的軍隊會一敗塗地!
三
“30萬于都人民保守一個‘天大的秘密’”,這個故事記者並不是第一次聽說。置身這方紅色故土,在《十送紅軍》的歌聲中,聽於都人用鄉音俚語繪聲繪色地講述這個故事卻是第一次,感觸格外不同。
中央紅軍戰略轉移前在江西于都集結,8萬多人的大軍白天休息、晚上渡河,可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敵人卻毫無察覺。于都30萬老百姓假如有誰走漏了訊息,後果將不堪設想!
人民是誰?在於都,親身觸控一段段鮮活的歷史,這個平時經常出現在記者的筆下、卻很難將其具象的問題突然豁然開朗——
人民就是把8個兒子送去當紅軍,最後全部犧牲的老人鍾招子;人民就是把家裡的門板、床板,甚至棺材板拆下來,給紅軍過河當橋板的蘇區群眾;人民就是為紅軍長征日夜趕製20萬雙草鞋的萬千普通大眾……
習主席到于都考察時,曾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一幅“草鞋地圖”前長久駐足,深情凝望。
那是用80雙草鞋拼成的中國地圖。中國共產黨是窮人的黨,人民軍隊曾是一支打赤腳的部隊。8萬多紅軍戰士在於都河畔集結出發,走上了萬里長征。為了不讓紅軍赤足征戰,蘇區百姓家家戶戶打草鞋送給戰士們。
習主席鄭重地叮囑大家:“現在國家發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們要飲水思源。”領袖一席話,是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生動寫照。
于都縣澄江村,火箭軍機關精準扶貧物件村。得知我們一行都是軍人,一位老人顫顫巍巍地拉著我們的手說:“共產黨好!解放軍好啊!”過去,由於交通不便、產業單一,澄江村部分村民長期生活貧困,在火箭軍機關的幫助下,公路進村,產業落地,甩掉了貧困的帽子,實現了共同富裕。
“十月裡來秋風涼,中央紅軍遠征忙。星夜渡過於都河,古陂新田打勝仗。”從於都河畔極目遠眺,曾經烈士鮮血染紅的紅土地上一派生機盎然,看著正奔忙在經濟建設“新戰場”上的于都人,記者不由自主地吟誦起這首膾炙人口的詩。
版式設計:方漢、梁晨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