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戴澤曾兩次赴朝鮮,用畫筆寫生記錄抗美援朝期間,在戰爭剛剛結束時,中國人民志願軍幫助朝鮮抵禦侵略、恢復建設的真實場景。
圖表 3朝鮮平壤廣場,戴澤,40×52cm,木板油畫,1954
圖表 4 黑夜中指揮交通的平壤志願軍,戴澤,紙板油彩,1954
圖表 5通往平壤之路,戴澤,油畫,39.5x45cm,1954.
2020年,戴澤獲授“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紀念章。
圖表 6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紀念章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國根據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25日,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在雙方兵力裝備差距懸殊的狀況下,中國人民志願軍用鮮血鋪就了新中國的和平之路,抵禦外敵,重振國際聲望,用偉大的勝利雄辯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的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彭德懷《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
圖表 7 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
面臨艱鉅的國內外形勢,1950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時事宣傳的指示》,明確指出“為了使全體人民正確認識當前形勢,確立勝利信心,消滅恐美心理,各地應立即展開關於目前實事的宣傳運動”。隨後,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成立,並在各地設立分會,開展廣泛宣傳動員工作,以爭取民眾的支援。從1951年4月起,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為轉達祖國人民對志願軍的關懷和敬意,開始組織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前往朝鮮慰問志願軍將士和朝鮮軍民。1951年至1953年,中央政府三次派出大型赴朝慰問團,向英勇的志願軍及英雄的朝鮮人民表示最真摯的問候。
圖表 8常寶堃與趙佩茹在朝鮮戰場為志願軍戰士演出
圖表 9 常香玉在朝鮮慰問演出
圖表 10 1953年,梅蘭芳(右三)在朝鮮演出《貴妃醉酒》
而為配合政治宣傳,文藝界同樣反應迅速。1950年11月4日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發出了《關於文藝界開展抗美援朝宣傳工作的號召》。當天,中央美術學院就成立了抗美援朝委員會,組織宣傳隊上街,繪製了大量宣傳作品,在北京市的街頭、機關、工廠等處舉辦展覽,有的還寄往朝鮮戰場。中央美院師生作品參加了當年12月31日北京市“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美術展覽會”。中央美院學生積極參軍,教師赴朝鮮戰場採訪寫生,回國後創作了許多作品,以畫筆記錄這場聲勢浩大的保家衛國之戰,宣傳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圖表 11平壤寫生,戴澤,紙本水彩,1954
1953年7月朝鮮停戰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又幫助朝鮮人民為戰後的恢復和建設作了大量的工作。戴澤作為中央美術學院教師,前往朝鮮寫生創作的時間正是停戰後的恢復時間,解放軍一方面抵禦小面積的區域性戰爭,一方面幫助修復建設朝鮮被戰爭摧毀的建築、道路、橋樑等斷壁殘垣。
1954年年初,應中國志願軍鐵道兵之邀,戴澤同宗其香、哈瓊文、彭彬等人去朝鮮為志願軍創作繪畫。此行是宗其香相約,在丹東換上志願軍服裝,由盛濟坤參謀陪同,寫生約20天后回國創作。創作作品《修橋》(又名《友誼》)由朝花美術出版社出版,另有志願軍人像寫生作品《黑夜中指揮交通的平壤志願軍》等。
圖表 12 修橋(出版印刷品),戴澤,布面油彩,1954。
同年7月,受抗美援朝總會委派,戴澤同梁玉龍、武必端等再赴朝鮮,進行為期一月的採訪寫生,回國後創作油畫《鋼鐵運輸線》《大同江上》《平壤之路》《平壤廣場》等。《鋼鐵運輸線》被志願軍戰績展覽館收藏。《修橋》《大同江上》《平壤廣場》參加中國美協展覽並出版。
兩赴朝鮮的寫生經歷,戴澤先生用他真誠的筆觸表現了他眼中的戰後朝鮮。有修整中的朝鮮廣場和被炸燬的履帶,破敗的車站和民房,都飽經戰爭摧殘,卻又顯得百廢待興而充滿生機,戴著紅領巾的朝鮮兒童、溫和的朝鮮平民和堅毅的志願軍戰士都是作者描繪的物件,如《朝鮮車站》《朝鮮街上的履帶》。亦有諸多朝鮮風景及人像寫生,如《朝鮮民房》《鴨綠江》《朝鮮婦女》等。另外還有激情昂揚的主題性創作,描繪志願軍英勇無畏的戰鬥故事,如《大同江上》,面對敵人精良的武器裝備不斷的轟炸,志願軍一邊戰鬥一邊修建;《鋼鐵運輸線》中冒著炮火前進的戰士,《大同江橋殘》被炸燬的大橋,都展現著志願軍戰士抵禦帝國主義的野心的堅韌無畏的精神。
圖表 13大同江創作稿之一,戴澤,紙本水彩,1954
圖表 14大同江上(稿一) 戴澤,紙本水彩 1954
圖表 15鋼鐵運輸線(出版),戴澤,布面油彩,1954
圖表 16 平壤,戴澤,紙本油彩,1954
圖表 17卡車,戴澤,紙本油彩,50x36cm, 1954
圖表 18休息間的飲水器,戴澤,29.5×20.5cm,紙本水彩,1954
圖表 19修整平壤,戴澤,紙本油彩,1954
圖表 20朝鮮街上的履帶,戴澤,50×36cm,紙本油畫,1954
平壤遊行的隊伍,戴澤,紙本水彩,27X19.5cm,1954
朝鮮婦女,戴澤,紙本油彩,1954
朝鮮車站,戴澤,紙本素描,1954
朝鮮民房,戴澤,紙本素描,1954
朝鮮車站,戴澤,紙本素描,1954
朝鮮寫生稿,戴澤,紙本素描,1954
平壤的紀念碑,戴澤,紙本水彩,1954
戴澤先生近照
戴澤,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新中國油畫家代表人物,美術教育家。1922年出生,自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畢業後,應邀執教於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中央美術學院前身)。他承繼徐悲鴻的現實主義創作道路,功力紮實,修養全面,涉獵油畫、水彩等多個領域,創作了大量兼具時代性、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經典之作。戴澤先生有著獨特個人風格,除主題性創作外,他多關注現實生活,以樸素真摯的情感描繪了豐富真實的生活場景和人物形象,傳達出藝術為人民服務的藝術理念。
圖表 1 1944年中央大學國畫系、西洋畫系、音樂系師生照。前排左起:傅抱石、徐悲鴻、黃顯之、陳之佛、許士騏、費成武;後排左起第四為戴澤。
圖表 2 1946年北平藝專和北平美術工作者協會同仁攝於北平藝專。第一排右一戴澤,右三齊白石,右四徐悲鴻;二排右三盧光照,右四李可染;三排右一董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