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把子機槍,相信看過抗戰片的朋友們一定不會陌生,《小兵張嘎》中,嘎子最心心念唸的,就是鬼子的歪把子機槍了。但其實在二戰中,日本的歪把子機槍並不是一款優秀的武器,甚至日本人都非常嫌棄,八路軍只有實在沒有輕機槍的情況下才會使用繳獲的歪把子,後來隨著手頭的捷克造越來越多,八路軍便把歪把子下發給了游擊隊。
那麼,“歪把子”究竟是一款什麼樣的武器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歪把子”,正式名稱是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在1922年,也就是日本大正十一年正式研究定型,由於彈倉的設計太過奇葩,佔據了槍管上部瞄具的位置,只能將機槍的瞄準裝置放置在機槍的右側,為此,只能把槍托向右側改造,以便機槍手在射擊的時候不會把頭伸的太過影響到姿態,所以被抗戰時期的中國軍民稱呼為“歪把子”。
“歪把子”設計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不久,日本陸軍基於歐洲軍事理念的新變化,打算設計一款輕機槍以加強班組火力,中正十一式也就應運而生。
當時,給班排配置了輕機槍之後,彈藥消耗量就會大大增加,這就對後勤補給帶來了挑戰,所以“歪把子”使用的也是“三八”式步槍相同的子彈,在作戰中,如果機槍缺子彈了,可以裝上步槍使用的子彈,機槍損壞了,可以把子彈分給其他步兵。
“歪把子”最獨特的應該是它的供彈結構了,不同於其他輕機槍的彈匣,“歪把子”使用的是獨創的彈鬥結構,在裝彈的時候,可以裝6個5發子彈的彈夾,理論上,只要不斷地向彈鬥裡裝填子彈,“歪把子”就可以做到幾乎無限開火,但實際上根本做不到這一點。
雖然“歪把子”機槍滿足了方便補給的設計要求,但是這卻是以犧牲戰術效能換來的。
散熱是個大問題,我們都知道,槍械是利用火藥的燃氣推動彈丸出膛的,而這意味著高溫,機槍的散熱一直以來都是個大問題,加特林用的方法是多加幾根槍管輪換著來,馬克沁的方法是給槍管套上一個大水箱,迴圈涼水來帶走積熱。但是輕機槍要求輕便,不可能安裝這麼龐大冷卻裝置,便採用的是風冷,大多數機槍的槍管都是可拆卸的,“歪把子”則不一樣,它是一體式的槍管,無法拆卸,戰鬥緊急時,“歪把子”打上幾百發就會槍管過熱,只能往上邊澆水,但是澆水後會影響機槍的使用壽命。
設計問題還帶來了攜帶上的不便。重心的不平衡使得機槍手在扛槍的時候胳膊得擰著,裝彈機太過礙事,以至於機槍不能完全扛在肩上。
沒有提把是另一個問題。在抗戰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戰士們端著捷克式機槍往前衝,這其實存在一個錯誤,由於多次擊發後槍管會發燙,手是不能直接接觸的,得握住彈匣前方的握把,這樣就能端著機槍掃射了。但是大正十一式沒有這個握把,燙手不必說,難以持握是個大難題,這就導致在往前方運動的時候,就沒法邊走邊打。
兩腳架太高也是一個槽點。我國的95式步槍在設計出來以後,一直有人說瞄準基線太高,戰士們在瞄準射擊的時候暴露面積會很大,但是“歪把子”的問題則更加嚴重。由於日俄戰爭期間仰攻大型要塞的慘痛經驗,日軍非常執著於機槍的仰攻能力,但是支架太高會讓日軍在防守的時候,特別是在高處防守的時候將大半個身子探出掩體外,這就給了八路軍戰士們機會。戰士們專門等到“歪把子”射完裝彈的時候,露出身來打一輪集火齊射,日軍的機槍手這時候正搗鼓機槍,只能飲恨。
最大的問題還是為了滿足裝彈機,甚至在設計機槍的時候圍繞著裝彈機展開,在射擊的過程中,整個槍的重心一直偏左,隨著彈倉內子彈被消耗,重心又會向右方不斷偏移,這非常考驗機槍手的操作水平。
這個裝彈機最終完全違背了設計者的初心,由於結構比較複雜,所以非常容易出故障。一方面,設計者希望能一邊打槍一邊裝彈,實際上由於機槍在射擊時抖動非常劇烈,在射擊時裝填子彈根本就不現實。
與AK47的成功相比,大正十一式作為一款普適性的武器無疑是失敗的,由於使用的是6.5mm口徑的子彈,與“三八大蓋”使用的子彈一樣,所以導致這種機槍發射出去的子彈威力並不大,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八路軍戰士用“歪把子”機槍射擊四百多米外的日本鬼子,擊中後沒有到地,而是捂著肚子蹲著跑了。
“歪把子”機槍的設計者曾經希望能夠在射擊的時候裝彈,但是這根本不可能,彈斗的蓋子在打機槍的時候根本就不敢開啟,那個蓋子壓著裝在彈斗的彈夾,如果開啟蓋子,“歪把子”會立馬停火,因為槍身在射擊時抖動非常劇烈,一旦蓋子開啟,裝在彈鬥中的彈夾會跳起來,機槍也會因為供彈不繼而啞火。
另一方面,由於結構複雜,密封性不好,所以在連續擊發後很容易卡殼,雖然設計了油壺,讓每一發子彈在上膛之前都刷了一層油,但是日軍的作戰環境使得這一缺陷無限放大,有風沙或者過冷過熱都會使得歪把子出現故障。
至於大而無用的散熱片除了徒增重量就毫無用處了。
後來,日本人也意識到了歪把子機槍存在的缺點,並借鑑捷克ZB26輕機槍,改進出了九六式輕機槍,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歪把子卡殼問題,延續了大正十一式輕機槍的缺點,成了“拐把子”。更為奇葩的是,日本人在設計“拐把子”的時候考慮到了白刃戰的因素,給輕機槍裝上了刺刀,只是考慮到九六式輕機槍9公斤的自重,加上刺刀得有10公斤,以當時日本軍人的身體素質,端著二十多斤重的輕機槍和別人拼刺刀,這非常不現實。
在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進攻東南亞,並且在太平洋小島上派駐日軍,日軍的南洋派遣軍和太平洋日軍便以熱帶地區作戰,“歪把子”機槍的可靠性太差為由,拒絕裝備,日本大本營不得已拿出九六式和九九式輕機槍裝備他們。
當時在戰場上,中國軍隊大量使用的是捷克ZB26輕機槍,這款輕機槍相較“歪把子”就優秀多了,日軍在繳獲之後也更願意使用捷克式。日軍衝鋒的時候遇到捷克式機槍的火力封鎖時,也非常頭疼,日本的侵華老兵寫成的《東史郎日記》中的捷克造堪稱兇殘,東史郎親眼看到在一次衝鋒中,中國軍隊的一挺捷克式用20發子彈就擊斃了10名日本鬼子,而20發子彈剛好是捷克式一個彈匣的裝彈量。
日軍對“歪把子”機槍的嫌棄自不必說,就連缺槍缺彈藥的八路軍也不怎麼喜歡“歪把子”。全面抗戰剛剛開始的時候,八路軍極度缺乏武器裝備,雖然“歪把子”非常不可靠,但是依舊能夠提供持續的火力支援,八路軍也就將就著用了。
“歪把子”機槍的保養非常麻煩,在日軍手中經常出現故障,在條件更加艱苦的八路軍手中就更不用說了,後來,在有了更好的裝備之後,八路軍也就把“歪把子”機槍換裝了,交付給了地方部隊和游擊隊。
不過,“歪把子”輕機槍在解放軍手上還是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朝鮮戰場上,早期的志願軍將“歪把子”機槍掛在脖子上當衝鋒槍使用,此時志願軍還沒有換裝蘇制裝備,大部分部隊裝備的還是當初繳獲的日械,歪把子自然也位列其中,雖然效能非常糟糕,但是在突擊中起到的作用也是聊勝於無吧。
“歪把子”機槍退出軍隊裝備之後,有一部分被改造成了影視道具,所以,我們看過的一些抗戰片中,演員們使用的機槍有些當年先烈們拿著殺敵的真貨,對於一款武器來說,這也算是一種新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