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北航陳光:“發動機就像我的孩子”

北航陳光:“發動機就像我的孩子”

9月28日,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殲-20戰機換上了國產發動機,這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陳光格外高興。他一生鑽研航空發動機,把發動機視為自己的“孩子”。

“如果不戴助聽器,整個世界一片安靜。”今年91歲高齡的陳光聽力已經不太靈光,但他每天堅持在北航校園裡走上兩圈,上午40分鐘,下午40分鐘。在校園裡遇到的老同事、老朋友都會主動和他打招呼,熱情地豎起大拇指為他點贊,放學回家的晚輩隔著很遠就和他打招呼。

耄耋之年的他依舊精神矍鑠,步伐有力。他活到老、學到老、奉獻到老,開講座、講網課、寫文章,凡是對國家航空航天事業有利的事情,他都在所不辭。

學一門,愛一門

1930年出生的陳光到了上學的年紀,就趕上接連不斷的戰爭。由於時局混亂,他隨家人四處奔波,輾轉湖北宜昌市、巴東縣,四川萬縣和長壽縣(今重慶市長壽區)等地,中學6年就換了6個學校。

中學畢業,陳光考入當時的湖北省省立醫學院,開始了短暫的學醫歷程。但兩年後由於家境困難,家中無法解決3個孩子的上學問題,陳光的大學上不下去了。為了有學可上,他把目標轉向了供給制的華北大學工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前身之一)。

“學習航空航天的想法很簡單——那是天上飛的,很神氣,又是到首都北京上學,那是多少年輕人的夢想。”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學校屬於供給制,不僅不收費,還發制服與生活費。當時的供給標準是每月餐費18元,零用2元,吃飯按桌,每桌8人,菜也很豐富,有時還吃過大對蝦。2元錢的零用錢也算是比較多的,那時候去雜貨鋪,花5分錢就能買上一捧花生米。

一個油布包,裡面裝著的被褥和床單,就是陳光從武漢到北京上學的“家當”。這些物件一跟就跟了他幾十年的時光,見證著他青年時期熬夜苦讀、鑽研專業的日子。

入學後,陳光和同學們沒有固定的校舍,曾經在四合院、工柵等地方住宿和學習,在北京錢糧衚衕9號和13號住的時間最久。冬天同學們輪流生爐子,陳光是南方人,每次生爐子都要花上兩個小時,弄得滿臉黑乎乎的,才把爐子點著。直到1954年開學,他們搬到航院二號學生樓,這才算是有了專門的宿舍。

條件艱苦擋不住陳光學專業知識的勁頭兒。糊里糊塗進了發動機專業的他,反而越學越喜歡,每年的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陳光入學後被分到發動機設計專業學習。當時的老師先聽蘇聯專家講課,再將講義翻譯成中文,油印給同學們,所以每一份學習材料大家都格外珍惜。“當時學習條件比較艱苦,用的還是計算尺和手搖計算機。上電工課,由於沒有投影裝置,老先生每次上課都要提前公示大綱,用毛筆寫在大張的紙上,上課時再一張一張貼在黑板上,好像是‘拉洋片’。”

1955年9月13日,成績優異的陳光留校參加工作,此後的人生就緊緊地和發動機捆綁在了一起。

一場辯論避免了一起國際官司

1988年5月30日晚,中國民航的B-2604蘇製圖-154M客機在廣州起飛後約10分鐘,機尾發動機發生了嚴重的斷軸故障,3臺發動機中,有1臺的3級低壓渦輪甩離機身,在發動機尾部留下一個可供1人透過的大洞。好在當時甩出的碎片未對機身與操縱系統造成破壞,飛機得以安全返航,未釀成大難。

根據國際民航組織的規定,中國民用航空總局負責故障調查與分析,蘇方派來發動機生產廠的總工程師等專家來華。中蘇雙方在分析中,都認可發動機內的隔熱套筒突發下陷導致了事故,但對下陷原因產生了分歧。蘇聯專家認為,事故是中方使用不當所致。中方專家感到無法認可蘇方的這種說法,但一時又苦於找不到有力的論據。

事故發生後4個月,陳光和熊昌炳、朱谷君接到參與事故分析與調查的任務——找出故障的真正原因,並拿出能使蘇方認可的分析論證報告。

面對一個故障隔熱套筒,要分析出原因並不容易。接到任務的頭幾天,陳光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一門心思就琢磨,這個下陷到底是怎麼回事。不久,他想出了用“模擬故障形象”的試驗方法來分析,模擬事故條件,弄清楚原因。如果用金屬製的模擬件,費時費力,耗費金錢。當時陳光愛打網球,有很多網球筒。於是,他搞起了“多快好省”的土辦法——用網球筒、鋼管、水和氣門芯等便宜易得的物件搞出來個模擬試驗器。

靠著這套裝置,陳光模擬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但按蘇聯專家的分析模擬時,試驗器的損傷和事故發動機的損傷並不一致。最後他把試驗器放入水中,用打氣筒對網球筒施加壓力,不一會兒水盆中的水就冒出氣泡,表明模擬試件已變形。陳光激動地從“試驗器”中取出模擬試件,發現模擬試件變形處的外形呈菱形——和事故飛機上的凹陷一致!

這次試驗證明了隔熱套是在外壓作用下失穩變形,而非蘇方所說的“內部溫度變化”所致,也就是蘇聯專家所說的飛行員操作錯誤並不成立,發動機故障件中並沒有使它變形的壓力,陳光做了進一步分析研究,發現該故障件結構設計有錯,材料釆用不當,加工粗糙等,造成遠低於所需的壓力,就使零件變形,因此得出故障是蘇方造成的結論。

事故原因被陳光找到了,民航局很快組織故障再現試驗。試驗那天,停機坪上救火車嚴陣以待。試驗條件一經施加,只聽“砰”的一聲,發動機出現故障,拆解開一看,果然和事故中的發動機一模一樣——菱形凹陷赫然在目,驗證了陳光的分析結論。

發揮餘熱,培養航空人才

長期從事航空航天教學和研究的陳光深諳培養人才的重要性。“老一輩航空人的接力棒最終還是要交到年輕人的手上,國家科技創新的關鍵還是要培養創新型人才。”陳光不僅在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也在1998年退休後多次參與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動機諮詢、成果評估和故障分析等工作,發揮餘熱。

“搞出來的論文、研究、成果一定要在航空航天的實際中用上!”這是陳光設立“航空強國中國心”教育基金的初衷,也是這一獎項評選的重要標準。

2014年,經濟並不富裕的陳光毅然拿出50萬元設立獎學基金,支援航空發動機領域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隨後,他的學生陳懋章院士和劉大響院士也各拿出50萬元支援這項事業。至今,基金現已獲捐款1392餘萬元,凡是從事發動機研究的本科生、研究生都可以憑藉有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申請獎金,教育基金同時還支援有航空發動機夢想的貧困學生,目前全國共有9位青年學者和60位優秀學生獲獎。

如今,耄耋之年的陳光依舊筆耕不輟,每年都會發表幾篇分析航空發動機故障、結構等問題的文章,保持著對航空發動機前沿領域的關注,為國家的航空航天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退休後,陳光參加了北航老教授協會老教授科普報告團,他同時也是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的成員,每年為各年齡層次和不同職業的聽眾分享航空專業知識,還榮獲了2020年“首都市民學習之星”稱號。

去年疫情期間,陳光還在家中給學生上起了網課,與青年學生一起“逐夢星空”。短短兩個小時,影片線上觀看人數就接近萬人,躋身直播平臺影片聊天專區人氣榜第一名。

陳光每次講座的簡報圖文並茂,所有的圖片、文字與影片都是他本人蒐集整理並製作的。由於年事已高,視力逐年下降,他的書桌旁有3臺掃描器、兩臺印表機,報刊雜誌需要單獨裁剪、掃描、在電腦上放大閱讀,科普講座的資料都是這樣一點點整理製作出來的。

“我這裡飛機多,藥多。”陳光的家不大,櫃子上擺著大大小小的飛機模型,下面緊接著就是各種藥盒和藥瓶。對面則是陳光教授工作和閱讀的辦公桌,他用行動踐行著“活到老,學到老,奉獻到老”。

談起自己對航空事業的期待,他希望能夠有更多自主設計的成果投入到實踐中,對國家科技的發展需要自信,“中國和尚”也要“好唸經”。“希望更多的青年才俊積極投身祖國航空發動機事業,艱苦奮鬥,開拓創新!”

實習生 王軍利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 中國青年報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1-10-10

相關文章

1954年,本可以位列“開國大將”的陳光,為何在授勳前選擇離去?

1954年,本可以位列“開國大將”的陳光,為何在授勳前選擇離去?
談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名將,相信大家第一時間都能想到許多名字.比如說聶榮臻.羅榮桓.徐海東.楊勇.楊得志.梁興初--也許常人或多或少都瞭解聽說過一些有關他們的著名戰役.事蹟,立下的赫赫戰功. 但不知 ...

八路軍六個旅12旅長,3位大將5位上將2位犧牲,陳光最可惜

八路軍六個旅12旅長,3位大將5位上將2位犧牲,陳光最可惜
紅軍時期先後出現過7,80個軍,35個軍番號,幾十萬的隊伍.八路軍只有6個旅,每個旅都來自不同的紅軍,不同的山頭.12位旅長,也都是大名鼎鼎的英雄. 115師343旅 旅長:陳光 1905年2月24日 ...

五菱宏光發動機聲音特別大怎麼處理?

五菱宏光發動機聲音特別大怎麼處理?
最近有網友問到五菱宏光發動機聲音特別大怎麼處理?我來給車主解答下,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有以下三種原因. 第一種原因:發動機隔音棉問題 五菱宏光原車沒有發動機隔音棉,對於發動機噪音抑制的不是太好,可以後期 ...

自帶牛奶不讓進學校?學生無奈蹲在校門外喝光整箱,心疼兩孩子

自帶牛奶不讓進學校?學生無奈蹲在校門外喝光整箱,心疼兩孩子
文/60分教育 你有沒有遇到過什麼奇葩且不能令人理解的規定? 在我看來,學校不僅僅是一個教書的場所,更是一個立德樹人為學生做好榜樣的聖地.很多人印象中的學校,往往是充滿著青春活力,有一起玩的好夥伴,有 ...

從魚竿廠到碳纖維龍頭的躍變,承兌了光威30年奮鬥

從魚竿廠到碳纖維龍頭的躍變,承兌了光威30年奮鬥
光威復材,用15年時間,實現了公司的涅磐.從一個鄉鎮小魚竿廠,發展到碳纖維新銳,打破外國壟斷.實現碳纖維國產化. "別人只看到了光威復材今天的成功,豈不知這是自主研發15年來,前人栽樹的必然 ...

陳昌奉15歲做毛主席警衛員,闊別22年已成副司令,主席:官不小嘛

陳昌奉15歲做毛主席警衛員,闊別22年已成副司令,主席:官不小嘛
"我十五歲就成為了主席的警衛員,還跟在主席身邊走完了長征路",一名年邁的軍人正在向一位年輕人講述自己腦海中的記憶,隨後的<跟隨毛主席長征>一書也因此誕生. 書籍的主人公 ...

1997年,江西悍匪萬光旭,一人對戰37名軍警2小時,後被當場射殺

1997年,江西悍匪萬光旭,一人對戰37名軍警2小時,後被當場射殺
江西悍匪萬光旭,自幼展現出頂尖的運動特長,在"體校"那個從不缺天才的地方,被稱之為射擊隊的運動天才,可見其天賦之高. 然而這樣一名神槍手,卻走上了犯罪道路. 1997年8月15日凌 ...

“寒從腳起”就算是夏天也不能讓娃光腳走路,靠譜嗎?一文說清

“寒從腳起”就算是夏天也不能讓娃光腳走路,靠譜嗎?一文說清
我們經常能夠聽到老一輩的人說,不讓孩子光著腳,就算是夏天在家裡,也不讓孩子光著腳走路,還表示孩子光著腳會著涼,寒氣都是從腳開始的. 夏天的時候,天天剛好滿週歲,已經能夠慢慢地走路了,而孩子媽媽就想要讓 ...

38歲佟麗婭曬照慶生,前夫陳思誠也照舊送祝福!稱呼改變引唏噓

38歲佟麗婭曬照慶生,前夫陳思誠也照舊送祝福!稱呼改變引唏噓
佟麗婭38歲生日當天,陳思誠發微博曬佟麗婭母子合照為佟麗婭慶生,並稱呼佟麗婭為"朵朵媽".這對已離婚的夫妻,還在對方生日時送祝福,所以陳思誠這條微博一發,就登上了熱搜,不少網友呼籲 ...

陳賡去世後,妻子傅涯養育5子、獨守49年,晚年為陳賡前妻寫傳記

陳賡去世後,妻子傅涯養育5子、獨守49年,晚年為陳賡前妻寫傳記
陳賡和妻子傅涯 "三·八,是我不可忘記的一天,也是我最慘痛的一天."這是1939年,陳賡在日記中記錄下的最沉痛的一筆. 那一年的3月8日,陳賡的愛妻王根英因不願讓黨的重要檔案落入日 ...

為愛情遠嫁非洲的女孩兒陳怡後來怎麼樣了

為愛情遠嫁非洲的女孩兒陳怡後來怎麼樣了
有一個女孩兒名叫陳怡,出生在北方的一個小縣城.她的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家庭條件不錯,父母對她很是寵愛. 陳怡聰明伶俐,高中畢業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武漢一所高校.她外形姣好,成績突出,是學校有名的校花. ...

出獄後的陳伯達只提出了一個要求,想要一些吃水果的費用

出獄後的陳伯達只提出了一個要求,想要一些吃水果的費用
卷首語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陳伯達 "這三個字是家喻戶曉,顯赫一時的人物. 不過,他的時代結束於1970年這一年,他被就地羈押在位於北京的住所裡. 一直到十年後,1981年1月, ...

劉少奇女兒向毛主席“告狀”,得知後,主席給王光美寫去了一封信

劉少奇女兒向毛主席“告狀”,得知後,主席給王光美寫去了一封信
毛主席和劉少奇 前言 "在個人利益和黨的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我相信你一定能無條件地犧牲個人的利益而服從黨和國家的利益."這是劉少奇寫給子女的信. 雖然劉少奇很是疼愛子女是一位慈父, ...

直-20所有部件都是國產,航空專家談直-20

直-20所有部件都是國產,航空專家談直-20
"20"家族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而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都具有不凡的意義,堪稱我國新世紀武器技術成就的最大里程碑之一.隨著殲-20和運-20相繼服役,先進的10噸級直升機直-20也走 ...

陳獨秀七個子女過得怎樣?毛主席命人照顧,曾為父修墓致信鄧小平

陳獨秀七個子女過得怎樣?毛主席命人照顧,曾為父修墓致信鄧小平
最近,一部名為<覺醒年代>的影視劇再次刷爆熒屏,獲得無數人的讚譽同時也將很多此前並不為人們所瞭解的英雄人物,以一個藝術的形象再次帶到人們的眼前,陳延年就是其中一個. 這是一個二十九歲就為中 ...

開國中將劉忠回鄉尋母,卻發現母親沿街乞討,痛哭大呼:兒不孝啊

開國中將劉忠回鄉尋母,卻發現母親沿街乞討,痛哭大呼:兒不孝啊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這是清代名家蔣士銓(quán)的<歲暮到家>,可憐天下父母心 ...

民間故事:樵夫上山砍柴,救下一巨兔,巨兔:你有什麼願望?

民間故事:樵夫上山砍柴,救下一巨兔,巨兔:你有什麼願望?
古時,陳家村有一樵夫叫陳海,家裡一窮二白,但他為人開朗,心地善良,經常幫助別人,周圍的人都很喜歡他. 一日,陳海照例揹著斧頭去山上砍柴,回來的路上遇到獵戶陳光, 陳光手上提著一隻巨兔,一邊走一邊哼著歌 ...

山東一農民咳血十年,竟咳出一枚彈片,身份曝光後驚動警方

山東一農民咳血十年,竟咳出一枚彈片,身份曝光後驚動警方
1956年5月,趕上麥子成熟的季節,山東省濱州高新區青田辦事處舊鎮村的村民們在農田裡忙得熱火朝天,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舊鎮村高家人也不例外,一家幾口人悉數上陣,將割下來的麥穗捆成一個小捆,齊刷刷放在 ...

要距離還是精準?為何三八大蓋可以打千米,而現代步槍只有400米

要距離還是精準?為何三八大蓋可以打千米,而現代步槍只有400米
2009年11月的一天,一陣密集的槍聲在阿富汗山區迴響---在山谷深處,一支英軍小隊遭到了兩名塔利班分子的猛烈攻擊. 這兩名塔利班分子人手一支PKM機關槍,佔據有利地形進行火力壓制.槍聲越來越大,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