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陳光:“發動機就像我的孩子”
9月28日,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殲-20戰機換上了國產發動機,這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陳光格外高興。他一生鑽研航空發動機,把發動機視為自己的“孩子”。
“如果不戴助聽器,整個世界一片安靜。”今年91歲高齡的陳光聽力已經不太靈光,但他每天堅持在北航校園裡走上兩圈,上午40分鐘,下午40分鐘。在校園裡遇到的老同事、老朋友都會主動和他打招呼,熱情地豎起大拇指為他點贊,放學回家的晚輩隔著很遠就和他打招呼。
耄耋之年的他依舊精神矍鑠,步伐有力。他活到老、學到老、奉獻到老,開講座、講網課、寫文章,凡是對國家航空航天事業有利的事情,他都在所不辭。
學一門,愛一門
1930年出生的陳光到了上學的年紀,就趕上接連不斷的戰爭。由於時局混亂,他隨家人四處奔波,輾轉湖北宜昌市、巴東縣,四川萬縣和長壽縣(今重慶市長壽區)等地,中學6年就換了6個學校。
中學畢業,陳光考入當時的湖北省省立醫學院,開始了短暫的學醫歷程。但兩年後由於家境困難,家中無法解決3個孩子的上學問題,陳光的大學上不下去了。為了有學可上,他把目標轉向了供給制的華北大學工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前身之一)。
“學習航空航天的想法很簡單——那是天上飛的,很神氣,又是到首都北京上學,那是多少年輕人的夢想。”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學校屬於供給制,不僅不收費,還發制服與生活費。當時的供給標準是每月餐費18元,零用2元,吃飯按桌,每桌8人,菜也很豐富,有時還吃過大對蝦。2元錢的零用錢也算是比較多的,那時候去雜貨鋪,花5分錢就能買上一捧花生米。
一個油布包,裡面裝著的被褥和床單,就是陳光從武漢到北京上學的“家當”。這些物件一跟就跟了他幾十年的時光,見證著他青年時期熬夜苦讀、鑽研專業的日子。
入學後,陳光和同學們沒有固定的校舍,曾經在四合院、工柵等地方住宿和學習,在北京錢糧衚衕9號和13號住的時間最久。冬天同學們輪流生爐子,陳光是南方人,每次生爐子都要花上兩個小時,弄得滿臉黑乎乎的,才把爐子點著。直到1954年開學,他們搬到航院二號學生樓,這才算是有了專門的宿舍。
條件艱苦擋不住陳光學專業知識的勁頭兒。糊里糊塗進了發動機專業的他,反而越學越喜歡,每年的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陳光入學後被分到發動機設計專業學習。當時的老師先聽蘇聯專家講課,再將講義翻譯成中文,油印給同學們,所以每一份學習材料大家都格外珍惜。“當時學習條件比較艱苦,用的還是計算尺和手搖計算機。上電工課,由於沒有投影裝置,老先生每次上課都要提前公示大綱,用毛筆寫在大張的紙上,上課時再一張一張貼在黑板上,好像是‘拉洋片’。”
1955年9月13日,成績優異的陳光留校參加工作,此後的人生就緊緊地和發動機捆綁在了一起。
一場辯論避免了一起國際官司
1988年5月30日晚,中國民航的B-2604蘇製圖-154M客機在廣州起飛後約10分鐘,機尾發動機發生了嚴重的斷軸故障,3臺發動機中,有1臺的3級低壓渦輪甩離機身,在發動機尾部留下一個可供1人透過的大洞。好在當時甩出的碎片未對機身與操縱系統造成破壞,飛機得以安全返航,未釀成大難。
根據國際民航組織的規定,中國民用航空總局負責故障調查與分析,蘇方派來發動機生產廠的總工程師等專家來華。中蘇雙方在分析中,都認可發動機內的隔熱套筒突發下陷導致了事故,但對下陷原因產生了分歧。蘇聯專家認為,事故是中方使用不當所致。中方專家感到無法認可蘇方的這種說法,但一時又苦於找不到有力的論據。
事故發生後4個月,陳光和熊昌炳、朱谷君接到參與事故分析與調查的任務——找出故障的真正原因,並拿出能使蘇方認可的分析論證報告。
面對一個故障隔熱套筒,要分析出原因並不容易。接到任務的頭幾天,陳光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一門心思就琢磨,這個下陷到底是怎麼回事。不久,他想出了用“模擬故障形象”的試驗方法來分析,模擬事故條件,弄清楚原因。如果用金屬製的模擬件,費時費力,耗費金錢。當時陳光愛打網球,有很多網球筒。於是,他搞起了“多快好省”的土辦法——用網球筒、鋼管、水和氣門芯等便宜易得的物件搞出來個模擬試驗器。
靠著這套裝置,陳光模擬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但按蘇聯專家的分析模擬時,試驗器的損傷和事故發動機的損傷並不一致。最後他把試驗器放入水中,用打氣筒對網球筒施加壓力,不一會兒水盆中的水就冒出氣泡,表明模擬試件已變形。陳光激動地從“試驗器”中取出模擬試件,發現模擬試件變形處的外形呈菱形——和事故飛機上的凹陷一致!
這次試驗證明了隔熱套是在外壓作用下失穩變形,而非蘇方所說的“內部溫度變化”所致,也就是蘇聯專家所說的飛行員操作錯誤並不成立,發動機故障件中並沒有使它變形的壓力,陳光做了進一步分析研究,發現該故障件結構設計有錯,材料釆用不當,加工粗糙等,造成遠低於所需的壓力,就使零件變形,因此得出故障是蘇方造成的結論。
事故原因被陳光找到了,民航局很快組織故障再現試驗。試驗那天,停機坪上救火車嚴陣以待。試驗條件一經施加,只聽“砰”的一聲,發動機出現故障,拆解開一看,果然和事故中的發動機一模一樣——菱形凹陷赫然在目,驗證了陳光的分析結論。
發揮餘熱,培養航空人才
長期從事航空航天教學和研究的陳光深諳培養人才的重要性。“老一輩航空人的接力棒最終還是要交到年輕人的手上,國家科技創新的關鍵還是要培養創新型人才。”陳光不僅在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也在1998年退休後多次參與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動機諮詢、成果評估和故障分析等工作,發揮餘熱。
“搞出來的論文、研究、成果一定要在航空航天的實際中用上!”這是陳光設立“航空強國中國心”教育基金的初衷,也是這一獎項評選的重要標準。
2014年,經濟並不富裕的陳光毅然拿出50萬元設立獎學基金,支援航空發動機領域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隨後,他的學生陳懋章院士和劉大響院士也各拿出50萬元支援這項事業。至今,基金現已獲捐款1392餘萬元,凡是從事發動機研究的本科生、研究生都可以憑藉有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申請獎金,教育基金同時還支援有航空發動機夢想的貧困學生,目前全國共有9位青年學者和60位優秀學生獲獎。
如今,耄耋之年的陳光依舊筆耕不輟,每年都會發表幾篇分析航空發動機故障、結構等問題的文章,保持著對航空發動機前沿領域的關注,為國家的航空航天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退休後,陳光參加了北航老教授協會老教授科普報告團,他同時也是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的成員,每年為各年齡層次和不同職業的聽眾分享航空專業知識,還榮獲了2020年“首都市民學習之星”稱號。
去年疫情期間,陳光還在家中給學生上起了網課,與青年學生一起“逐夢星空”。短短兩個小時,影片線上觀看人數就接近萬人,躋身直播平臺影片聊天專區人氣榜第一名。
陳光每次講座的簡報圖文並茂,所有的圖片、文字與影片都是他本人蒐集整理並製作的。由於年事已高,視力逐年下降,他的書桌旁有3臺掃描器、兩臺印表機,報刊雜誌需要單獨裁剪、掃描、在電腦上放大閱讀,科普講座的資料都是這樣一點點整理製作出來的。
“我這裡飛機多,藥多。”陳光的家不大,櫃子上擺著大大小小的飛機模型,下面緊接著就是各種藥盒和藥瓶。對面則是陳光教授工作和閱讀的辦公桌,他用行動踐行著“活到老,學到老,奉獻到老”。
談起自己對航空事業的期待,他希望能夠有更多自主設計的成果投入到實踐中,對國家科技的發展需要自信,“中國和尚”也要“好唸經”。“希望更多的青年才俊積極投身祖國航空發動機事業,艱苦奮鬥,開拓創新!”
實習生 王軍利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