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爆發不久,在形勢有利於朝鮮人民軍的時候,中共中央就著手組建東北邊防軍,把四野最精銳的部隊擺在鴨綠江邊上。
鑑於東北邊防軍責任重大,1950年7月19日,軍委致電中南軍區:“北上兵團業已決定以鄧華為司令員,賴傳珠為政治委員,韓先楚為副司令仍兼40軍軍長,解方任參謀長,杜平為政治部主任。”隨後,林彪提議洪學智任兵團副司令員。
中國軍隊做好了戰爭準備,但是考慮到和世界上最強大的美軍作戰,又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是戰爭指導思想和我方的戰略,以及面臨的新作戰方式、出國作戰等多方面的問題,在指揮員內部首先要統一認識。
1950年8月13日在瀋陽召開了東北邊防軍第一次會議,鄧華就軍事問題作了報告。在談到我軍戰術思想時,鄧華強調了要打有準備有把握的仗,不打主觀主義的莽撞仗;集中絕對優勢的兵力和火力,保持主動權;實行大膽勇敢的滲透戰術,分割包圍殲滅敵人;充分發揚近戰、夜戰的威力。
鄧華強調:目前部隊要進行防空和反坦克的訓練,提高爆破技術,幹部要學習“四快一慢”、“一點兩面”、“四組一隊”等戰術的運用。他宣佈:“為了解情況,已經軍委批准,組織一個參觀團先到朝鮮去參觀研究朝鮮人民軍如何戰勝敵人,及美軍的裝備、戰鬥力、戰術特點以及作戰地區的兵要地理情況。”
之後在安東13兵團司令部,鄧華等指揮員不斷接到我方使館和考察人員傳來的情報,也在苦苦研究對策。以我軍目前的裝備和戰場情況,究竟能不能打,有沒有勝利的把握,作為指揮員,壓力是很大的。
經過周密的考慮,8月31日,鄧華、洪學智、解方三人聯名給林彪寫了一封長信,反映情況,研討對策。
信中說:“我軍入朝目的,是為了殲滅敵人並求得迅速結束戰爭為有利。根據客觀情況和主觀條件,是否能達成此目的及如何來達成此種目的,是很值得研究和考慮的。”
關於敵我力量的對比,我軍地面部隊人數佔優勢,政治覺悟高,勇敢耐勞,並有豐富的戰鬥經驗。但敵軍裝備技術好,火力強,並有大量的飛機、火炮、坦克配合,這種力量是不能忽視的。
信中說:“過去國民黨空軍少而分散,作用不大。美敵飛機多而集中使用。如果我無必需的空軍參加,高射炮火又很少。而只採取消極的防空辦法,不僅我交通運輸供應很難保證,就是部隊的運動、集結、進攻等戰鬥活動,也遭受到極大的危害。”
朝鮮的半島多山地形,對我軍也有很多不利之處。
“因為半島狹長,又為山地,故優勢兵力的容納是有限的。因三面環海,敵又有海空優勢,敵很有可能選擇我之弱點從我側後登陸。萬一不妙,敵亦可能由海上撤退,而無法將其殲滅。”
信中表達了對後勤供應的憂慮。
“由於朝鮮國土狹小,物產不富,故我軍入朝作戰之物資供應主要部分必須由國內運去。僅以出動20萬人、2萬匹馬計算,只糧食、菜蔬、馬料三項每日即需70萬斤。加上彈藥、油類、裝具、被服及其他物資之補充,恐每日不下百萬斤以上。朝鮮有兩條主要鐵道,公路上的橋樑也不少。如我無對空對海保證,則兩條運輸線均有被敵打斷之可能。尤其是橋樑,搶修遠不如敵機炸燬的快。”
信中不但預見到朝鮮戰局可能出現逆轉,而且指出了敵軍可能在平壤或漢城附近登陸的可能。
“美帝正努力堅守大邱、釜山地區,爭取時間,等待援兵到來再行反擊。另一方面北朝鮮人民軍各個擊破和殲滅敵人的機會已經過去,戰爭已走向長期性。估計敵人將來反攻的意圖,可能為以一部分兵力在北朝沿海側後幾處登陸,作擾亂牽制,抓住人民軍主力。其主力則在我側後(平壤或漢城地區)大舉登陸,前後夾擊,如此人民軍的處境會很困難。”
關於我軍參戰的時機,信中說:“參戰時機與地區,待敵推進到三八線以北為有利。這樣就減少了對海上的負擔。因出國作戰,人地兩生風俗習慣各異。尤其語言文字不通便給了我們很多困難。如在北朝作戰,便易於取得群眾的諒解和幫助,可以減少我出國作戰的一些困難,這一點是很要緊的。”
這封長信,顯示了我軍指揮員對戰爭局勢和敵我雙方力量的客觀、清醒的估計。尤其是對美軍可能在後方登陸的意圖,把握的相當準確。
對軍事指揮員來說,戰前的分析必須充分考慮到敵人的優勢和我方的劣勢,必須考慮到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否則就會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現在面對美軍這個強大的敵人,我們沒有現代化作戰的經驗,也沒有空軍和優勢炮火的支援,究竟能不能打勝仗,確實不敢吹牛。
正是本著“慎重初戰”的態度,13兵團指揮員才寫信給林彪,強調空軍和炮火支援的重要性。這封信中的種種預測,都成為後來戰爭的現實。處在各種劣勢條件下的志願軍能打敗優勢強大的美軍,與我軍指揮員的冷靜清醒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