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們八弟玩臺釣有一年多了,漁獲總是不太理想,有時候還真不是資源的問題!
我曾經指點過他幾次,這哥們有個習慣,打完窩總會迫不及待地下竿作釣。這也是很多新手釣友普遍存在的行為,甚至一些釣齡很長的老釣友也有這種習慣,漁獲通常不會得到保證。
看過我影片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在此之前我曾拍過很多期水下影片。從影片中能夠看到,魚類進窩後並不是我們想象般立刻去吃窩料。
諸如鯽魚、鯉魚、草魚通常是在窩邊來回的巡遊,而白條、麥穗這種小雜魚相對開口的時間會快一些,但仍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究其原因,個人總結或與以下兩點因素有關:
1、魚類的警惕性
警惕性是所有動物的本能,包括人類。打個比方:假如你正在瀏覽社交軟體,突然一個陌生的異性與你互動,第一反應會是什麼?通常是驚喜中帶點幻想和疑惑,這一點不用槓,槓就是你對。
那麼相似的原理,魚類在食物面前首先判斷的亦是能不能吃?有沒有危險?在食慾的驅使下會不停地去試探,或在窩中來回的遊走或在窩邊吃一口就跑。
可以說此階段是進窩魚類警惕性峰值最高的時期,即便一條小魚的快速逃竄都有可能引發整個魚群的四散奔逃。
而這種表現通常會出現在最先進窩的魚類,後續進窩因受魚群聚集的影響,反應時長則會相應地縮短,但不包括鯉魚。
2、食物的味道
眾所周知,自然水域水下多有腐殖物質,因長期浸泡或高溫的影響會出現酸敗發酵的現象,從而產生淡淡的乙醚氣體。
而窩料通常是以糧食類作物為基材,透過發酵或酒水的浸泡製作而成,實際上是模仿了整體水下環境並突出了味型。
以酒米為例,濃烈的酒味在水下有很好的穿透力,雖能誘使魚類快速進窩,但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證明魚喜歡喝酒,這只是自然環境中魚類受突出氣味的影響而產生的自然反應。
請記住,誘魚與促使魚類開口完全是兩碼事。除上述魚類警惕性之外,窩料的味型一定是經過水的稀釋變淡後,魚類才有可能會去進食。
我曾經有一期水下影片記憶深刻!由於自制的酒米味道過於濃郁,導致進窩的鯽魚聞風逃竄且出現了多次,但次日再去觀察時發現,窩料已然被清空。
3、總結
基於以上兩點,決定了我們在釣魚時一定要有一個等待發窩的時間。當魚類適應了味道、放鬆了警惕後才能安心地進食。
如此才能達到以魚誘魚的目的形成叢集效應,作釣效果事半功倍!
那麼問題來了,打窩後直接下竿能不能釣?答案是可以的,但很容易驚跑還未開口的目標魚,又或者偶爾釣到一兩條即停口,剩下的都是小雜魚。
發窩有沒有固定時間?這個真沒有。影響發窩時間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天氣、水面面積、水溫等等。
如何判斷髮窩時間?有跡可循的是水面有零散的魚星、水質變得渾濁、浮漂有輕微晃動等。亦可以根據溫度的高低來判斷下竿時間,通常溫度越高、魚類的活性越大、延遲下竿的時間則相應的較短,反之亦然。
寫到最後
打窩需要等待多久再下竿?實際上這個問題不難理解。如果你細心地觀察就會發現,很多老一輩的釣魚人,他們多會採用這種等待發窩的方法,漁獲也相當的豐厚。
至於我哥們八弟,在改掉這種習慣以後也有了很好的作釣體驗,最近自己單練也釣到了不少的板鯽。
那麼,使用商品餌抽窩與打窩垂釣兩者又有何不同呢?這是另一個故事了,咱們下期再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