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健身時,聽到教練又一次抱怨結婚成本太高。
我說:“其實,真正結婚需要用的錢並不多呀,以前還要花9塊錢的工本費,現在如果是單純領證,國家連工本費也不收了,理論上只要花30塊錢拍個結婚證件照就可以啦。“
教練愣了一愣:“你不用拍婚紗照呀?一套像樣一點的,怎麼都要幾萬塊呢?”
我說:“誰規定結婚一定要拍婚紗照呀?就算拍,為什麼一定要去影樓拍呢?想要儀式感,你自己買套好看的小禮服,找朋友或親人掌鏡,甚至自拍,不是更真實嗎?而且絕對獨家定製呀,絕不撞款!”
教練說:“那擺酒總是要的吧,幾十圍下來,小十萬都打不住。”
我說:“為什麼要擺幾十圍?真正關心你、在乎你的人有幾十圍那麼多嗎?我們又不是明星,結婚充其量算家庭公共事件,和至親好友一起聚一下就好啦,最多也就20~30人吧,自己不累,也不用半生不熟的人心不甘、情不願地湊份子錢,大家都輕鬆。算下來也就2~3圍吧,和吃個團圓飯差不多,不會花很多錢呀。”
教練說:“蜜月旅行總是要的吧,幾萬塊又沒了。“
我說:“現在疫情呢,出遊不方便……”
教練說:“房子,車子,三金……樣樣都是大錢!”
我說:“房子可能是我們很多中國人的安全感來源,但如果你不在意這個,也沒有規定說一定要有房產才能結婚的。車子嘛,如果你經濟吃緊、公共交通便利,為什麼一定要急著買車呢?打車比養車更便宜呀,還省事!至於三金,三金是什麼……”
教練:“……”
我承認,我太“人間真實”了,沒有陪著教練一起抱怨,所以聊天聊“死”了,但我本來只是想用事實來寬慰一下教練來著。
畢竟,2021年結婚真正需要花費的,就真的只有拍結婚證件照的30塊錢(感覺到我內心住著個軸軸的純漢子)。
關於“結婚”這件事情的很多消費需求,都是被製造出來的。它們是商家們透過不斷重複的廣告,把它強行和“結婚”這件事情捆綁在一起,來刺激我們的大腦、製造出了新的消費類別。
難道要查完房證、車證、鑽石證書、酒店訂單……才能登記結婚嗎?不是呀!從來都不是呀!
撇開心理因素,單純從實際來說,結婚的剛需用錢,真的不多吧。(女同胞們不要打我,請看到最後哈)
需要的那麼少,而想要的那麼多。
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這是我們身處的消費時代帶給我們的世紀難題。
作為一個社會人,不單單是在結婚這一件事情上,穿衣、打扮、置業、育兒……方方面面,分清“需要的”和“想要的”,都是一件很耗費心智力的事情。
但只有分清了“需要的”和“想要的”,我們才能平衡好“能力”和“慾望”的關係,這也是我們身處在消費時代的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功課。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兩年的雙十一,開始得越來越早了。
10月份已經有人在總結+7、薇婭……這些大主播們雙十一直播間中最值得入手的東西了(其中有幾件價格真的很讓人心動且剛好是在秧秧的購物清單裡的,秧秧打算到時去蹲守一下)。
一方面來說,消費時代很好,它為我們提供了更多快樂的可能,如果把各種資源利用好,確實可以大大降低我們獲得“更好生活”的成本。
但從另一個方面而言,這些每天都在數量上爆炸性增長的“值得買”、“必買”的東西們,也大大增加了我們分清“想要”和“需要”的難度。
一旦能力趕不上慾望時,我們就會焦慮。
焦慮了,自然忍不住要刷刷手機,來排解壞情緒。而無處不在的媒體一直都在製造慾望、放大欲望。所以,越刷手機,我們的慾望被刺激得更厲害,焦慮情緒也就越強。
如此迴圈,“消費時代”就變成了“下單一時爽、還款心慌慌”的“焦慮時代”。
作為一個曾經擁有23條牛仔褲、卻依然感覺找不到褲子穿的人,秧秧現在的消費理性了很多。
一方面確實是因為當媽之後太忙了,忙到幾乎沒時間消費。
另一方面,曾經的不理性消費讓我在這幾年每一次搬家都備受煎熬,從打包到搬運,各個環節都覺得頭疼、手疼、腰疼、心疼……總之就是疼、疼、疼。
那些買了使用頻率很低、且並沒有提高生活質量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看著它們,我總是忍不住想:如果它們全部變成賬戶裡的錢,那該多輕鬆、多自由呀。
作者多米尼可·洛羅在《簡單的藝術》中有這樣一段話:“簡單,就是擁有極少,把空間留給必需和精華。”
在消費主義的狂潮中,我們想要做到拒絕“消費主義”的洗腦,確實是很難很難的。
不過,在秧秧的實踐過程中,發現有兩個方法特別有效。
第一,時不時清理庫存。
現在,每當想買買買的時候,我會先去清點一下該物品的儲存空間。
想買衣服就去整理一下衣櫃,想買口紅就開啟抽屜看一看,想買茶具就去清理一下櫥櫃,想買書就去書架看看自己還有幾本買了沒看的書……基本上,看一圈下來,想買的心思就被滅得差不多了。
要知道,我們的消費行為也是有“路徑依賴”的。
你會發現吸引你的東西,總是比較相似。這也是為什麼好多人都發現自己買的3~4件T恤,款式、顏色基本都一樣,有時自己都分不太出來。
這種時刻,清理庫存就能讓我們迅速回歸理智。
第二,列購物清單。
不管是“需要”還是“想要”,我們都可以在自己頭腦相對冷靜的時候先列出購物清單。
對於“需要清單”,給自己至少一天的冷靜期,看看清單裡的東西是不是都是必需品,還可以想想有沒有漏項,減少短期內的二次消費。
像即將到來的雙十一大促中,如果剛好遇上清單裡的物品促銷,那就看準時機下手吧,譬如常用的面霜、精華。
而對於清單外的東西,一律不買,統統不買,再打折也不買!
對於“想要清單”裡的物品,我們要留給自己更長的冷靜期。
秧秧通常會給自己幾個月的充裕時間,因為通常這種東西都比較貴,而且也不會很急需。
它可能是一隻包,可能是一塊表,早幾個月擁有和遲幾個月擁有都不影響正常生活。
夠長的冷靜期可以幫我們辨別那些“乍見之歡”,幾個月之後不再為它心動的單品,就可以爽快地剔除掉啦,感覺一下子就省了好多錢。
而一直留在清單裡的,就是自己打心底裡喜歡的,它們的數量通常也不會太多,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講真,平時我們去了解經典單品、潮流搭配……等各種資訊,不就是為了在面對心動好物時,有足夠的資訊和知識,幫我們做出更理性、更不容易後悔的的選擇嗎?
經過了去偽存真的思維鍛鍊後,我們會發現自己真正“需要”和“想要”的東西,都不會太多。
而它們帶給我們的安全感、撫慰和愉悅,卻是實實在在、甚至無可替代的。
它們會讓激發我們的鬥志,同時也會讓我們感恩自己是生在這個物質極度豐富的年代,它們帶給我們的情感體驗是正向的,是自我滋養的,而不是焦慮和消耗。
《簡單的藝術》中有一段這樣的描述很動人:
最理想狀態是:只擁有絕對必需之物,生活在一個夢想之地,居室無可指摘,身體經過了勞動的錘鍊,靈活而保養得很好,同時還能完全獨立生活。達到了這樣的狀態,精神將能保持自由,並對未知之物保持開放。
希望讀到這篇文章的每一個人,都有能為“想要”買單的能力,也有對“不想要”說“不”的勇氣和心智力。
消費時代,願我們在擁有“消費自由”的同時,也能擁有“不消費”的自由。這才是更大的自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