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人跑步跑出個燦爛人生,闔家歡喜;有的人跑得本末倒置,悔恨不已;……
在我看來,對非專職運動員的人群而言,跑步首要的成功,就是收穫健康。其次,透過“改邪歸正”的飲食習慣和作息,令家人歡喜。第三,個人競技上的追求得到實現時,收穫一份喜悅。”
雖然,我們常說“守住初心去跑步”。那些真正守得住初心的跑者,真是幸福的人。
人人都在讚美“自律”,可是“自律”之外,還有一種美德,叫“謙遜”。包括對生活,對規律,對自己的謙遜。
任何一門手藝,一旦有了基礎以後,很容易守不住。
如同小年輕練武:剛練習時,怎麼都學不會動作,很自卑,等到開了竅門,很容易掌握動作,甚至開始登堂入室時,不小心就會產生“打遍天下”的高手自我認同感。再往後,遭遇挫折,遭遇失敗,領略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迴歸理性。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有同樣的規律。
有的人,目光只向頂峰看齊,不是頂峰的,都不在話下。如果這樣的話,各行各業裡,只有世界紀錄保持者一個人才有存在的必要了。
謙遜的人,在生活裡,目光所及,到處都是可以供自己學習的老師。
我們不僅要向鼓勵我們奮發向上的善知識學習,同樣也要向鼓勵我們及時剎車、止損的善知識學習。
以下這些情況,可能跑者或多或少都體驗過。
成也課表,毀也課表
課表是個非常有用而且重要的訓練手段。它能有效地避免訓練中的隨意性,我通常稱其為“隨波逐流”。
但是,既然是課表,就一定有明確的時間性——週一做什麼,週二做什麼……週日做什麼。
不要說業餘訓練的普羅大眾,即使是每天以訓練為己任的專業從業人員,也難免會有每天不同的狀況,甚至出現當天練不了的時候。
對我們愛好者來說,一旦因為時間、天氣、身體狀況等因素,碰到與課表相沖突的時候,就是考驗一個人智慧的時候了。
是排除萬難迎頭而上,還是改變計劃適當調整?
有的人擔心隨機應變,以後成習慣了,會使自己變得懈怠,因此不給自己任何通融。
通融也好,苛責自己也罷,都無所謂好,無所謂不好,關鍵都看自己。
擔心一次通融,會導致以後通融成習慣,變得懶惰。那隻能說明天性的確懶惰,不是某次因傷(或者因其他原因)通融,也會因其他事由而放棄的。
我有過這樣的經歷:發生傷痛了,依然不肯耽誤課表咬牙硬上,結果當然是可想而知的。
這種時候,總希望透過堅持,能夠讓傷痛慢慢平復,結果總是搞得更加糟糕。
本來不想讓課表受影響,結果搞得課表大受影響。
在風險已經很明確地顯現的時候,止損(也就意味著減少收穫)也是一份智慧。在這以外的場景,則人應該儘自己所能,進行努力。
對一項業餘愛好賦予太重的使命
之前,有一位跑友說,如果遭遇了惡劣天氣,也會一直往前衝——當然那樣很危險。
我很驚訝,問,為什麼當危險都擺在面前了,你還要衝呢?
答:跟惡劣天氣妥協,不是我的性格。
性格這東西,都是天生的,旁人哪裡能夠置喙?
我當然很佩服這樣的奮鬥精神,如果這是主業,我還可以理解。但是這樣的態度對待一項業餘愛好,的確也令我錯愕不已。
大概我一貫鼓吹的所謂健康理念,太沒追求了,後來跑友也就沒有交流了。
我總覺得,人一生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去發力,運動的業餘愛好,是幫助我們增加基礎的(健康),僅此而已。它沒有必要、沒有理由承擔太多的使命,除非它是生活的重點。
即使以此作為生活重點(如專職以跑步獲取獎金為生)的人,尚且要在成績和風險之間努力求得平衡,普通人讓一項業餘愛好來承擔太重大的使命,好像有點本末倒置了。
這個道理跟專案管理很像:只要賦予一個專案過於重大的使命,這個專案往往會失敗。
跑馬
我一點都不反對跑步愛好者挑戰跑馬拉松。我自己也很樂意在身體狀況很好的時候,用慢速度去搖個40公里。
但是我不大能接受的是這種觀點:你不跑馬拉松,那也算跑步啊?
誰說不跑馬拉松就不是跑步了?據我所知,蘇神炳添也沒有跑馬拉松,誰說他不是跑步者了?
至於到各地跑馬拉松成癮,跑得整個生活都亂套:健康狀態下降,疏於照顧家人,等等,那真的已經本末倒置了。
量力而行,在訓練基礎紮實的前提下,在健康沒有隱患的情況下,跑個40公里,其實挺好的,跑下來,走下來,中途退下來,都沒有問題。
取得好成績,高興一番,多休息兩天,蝸牛速度下來,完成就是成功,也高興。完不成,中途退下來,能給還在道上的弟兄們鼓個勁,幫他們做一份後勤,那也是一份喜悅。有何不好呢?
跟誰都要爭勝
過去我參加一些線上跑步社交圈。
在社群裡見到某個大神跑了多少公里,自己也要看齊。
看到誰的pb比自己高,暗中也要照ta的水平去努力,根本不考慮自己的身體條件比人家差了一大截——當然一般也追不到。
甚至,有時候發現家附近的某條路線上,誰的本月跑步次數比自己多,披星戴月也要去追趕……
這種經歷,可能很多人都有過。
就算你比網路社群裡的人都快,都多,有什麼呢?沒有人給你發獎金。等到你的腿傷了,臥床了,藥膏還得自己去買。
爭勝,是人的天性。經常看看比自己高的目標,見賢思齊,這是爭勝心好的方面的作用。但是不顧實際情況、不顧本身條件,而去追求自己能力之外很遠的東西,就值得警惕了。
不聽從身體的呼喚
這恐怕是最要命的。
我去年就經歷了一次。
跑完步,回家途中,已經感動膝蓋處不得勁了,駕車時就有感覺。好在是左腿,駕車時它閒置。
這顯然是聽到身體的聲音了。
幻想透過拉伸把它緩解——心裡有“趕緊恢復”的貪念,結果拉伸就有點過量,當時就在受傷的部位有清晰的、突然拉裂的感覺。到第二天,發現症狀沒有減輕,覺得可能是身體發緊沒有放鬆開的緣故,寄希望於放鬆跑把身體跑開,結果徹底傷了。這天晚上,疼到連翻身都做不到。從此正式進入漫長的休整期。
其實,我是聽到身體的呼喚了,也知道這個時候可能最正確的應對措施就是休息。但是心存僥倖,希望不要阻擋前進的腳步,終於,被阻擋了好幾個月。
不聽從身體的聲音,聽到了也心存僥倖,都是貪念所致。貪念一起,就不吉祥。
跑步如此,生活也如此。上面這些跑步諸相,你有嗎?
作者:老威修斯_宋偉江,跑步和健身愛好者, 崇尚“科學訓練,合理飲食”的健身原則,倡導戒菸斷酒的生活方式。跑步以提高健康水平為主,以適當追求競技能力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