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特
日本漫畫是日本文化的至寶,如今的人們即使不是對日漫如數家珍的忠實粉絲,也能依稀記起兒時曾經讀過的一些經典日本漫畫。本文將從日本江戶時期的戲畫到明治時期的諷刺畫,來談談日本漫畫的演變。
《鳥獸人物戲畫》——“最古老的漫畫”
在正式介紹日本江戶戲畫之前,不得不提起日本的國寶《鳥獸人物戲畫》。此畫創作於日本平安至鎌倉時代(12-13世紀),被稱之為“最古老的漫畫”,現存於京都高山寺。《鳥獸人物戲畫》總共分為甲、乙、丙、丁四卷,四卷中以甲卷的兔猴雙戲,蟾蜍、兔子的擬人狩獵圖最知名。畫師以世間的眾相為靈感賦予了動物們如同人類一般的神態以及行為,表現了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面。
鳥獸人物戲畫
鳥獸人物戲畫
根據四卷作品的畫風、筆觸,現如今被認為是由不同時代的畫匠完成的戲畫作品。除此以外,因為此畫由位於京都的古寺高山寺收藏,被推測畫中含有佛教寓言,故被賦予了宗教意義。但該推測因為沒有具體根據,在日本史學界也一直存在爭議,實際上在日本一直傳有《鳥獸人物戲畫》的作者為平安時代的高僧——鳥羽僧正,由其完成甲卷後隨著時代變遷又由高山寺的歷代修行僧人完成了其餘三卷。
無論《鳥獸人物戲畫》原本是為何而創作,其作者是否為高僧,其藝術價值以及對日本後世的藝術創作的影響都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在《鳥獸人物戲畫》之後,“戲畫”二字變成了代表“塗鴉畫”、“諷刺畫”的專有名詞,並於江戶時期進入了全盛時期。
日本江戶戲畫
在日本,漫畫的發源有很多種觀點,其中由京都精華大學國際漫畫研究中心所提出的便是江戶戲畫。由該研究中心策劃的《giga・manga江戶戲畫到近代漫畫》的展覽會一經問世就廣受好評,展覽會上主要以“浮世繪戲畫”為主,展出了葛飾北齋、歌川國芳、河鍋曉齋等浮世繪大師的作品,尤其是葛飾北齋的重要代表作皆有展出。除此以外,明治時期的諷刺漫畫雜誌《團團珍聞》等也在近代漫畫區展出,這本雜誌會在下文重點介紹。
《恐懼死者的鯰魚一家》
從江戶時代中期開始為江戶戲畫作品的高產期。描繪的主題多種多樣,從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到地震和流行病等災難,以及江戶時代末期的動盪。比如在作品《恐懼死者的鯰魚一家》中,鯰魚一家看著向自己氣勢洶洶逼近的亡靈們,嚇得癱軟在地,不知所措。在江戶時期的安政大地震發生時,一種叫做“鯰魚畫”的東西開始在民間流行。因此有傳言說是鯰魚引起了地震,但在這幅作品裡被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的鯰魚一家的形象卻非常詼諧,這便是戲畫的魅力,用調侃的方式繪製出現實中的苦難。
《不染麻疹之寶方》
而江戶時期麻疹病大肆蔓延之際,戲畫又成了為不識字的百姓傳播預防措施、治療方法的工具。歌川方豔的作品《不染麻疹之寶方》中,將治麻疹的偏方金桔、地黃、飼馬桶這三件東西擬人化,讓它們穿上和服盤腿席地而坐,彼此之間若有所思地交談著什麼,好像是三位大夫在為麻疹病人會診。
江戶末期開始,幕府政權的坍塌引來了新一代的戲畫創作高峰,用戲畫批評政治和時事,如幕府改革的失敗、過度節儉和饑荒引發的叛亂之類的題材,開始大量湧現。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河鍋曉齋。
河鍋曉齋六歲便拜入歌川國芳門下學習繪畫,兩年後又轉投狩野派畫師前村洞和門下。狩野派是由漢畫畫師狩野正信為鼻祖,他自安土桃山時期開始便成為將軍的御用畫師,這一支也逐漸成為畫師界的主流門派。河鍋曉齋深得老師前村洞和的喜愛,短短九年就獲得了狩野派的免許狀,學成出師。然而,他並不是生活在一個風調雨順、社會安定的好年代,處於幕末動亂時期,作為將軍家御用畫師的狩野派傳人們並沒有能夠從東家幕府那裡獲得豐厚的俸祿。為了維持生計,河鍋曉齋舍棄了作為狩野派傳人的畫號“洞鬱陳之”,轉而啟用“狂齋”一名作為畫號,開始了畫世俗畫餬口的日子。隨後他便因為誹謗官員鋃鐺入獄,後被剝奪畫號,成為一介浪人。自此他將畫號改為“曉齋”,開啟了他的創作高峰。
河鍋曉齋作品《不動明王開化》
河鍋曉齋作品《極樂與地獄的開化》
河鍋曉齋的一生可謂見證了江戶戲畫的興衰,又見證了明治近代漫畫的萌芽時期。他從一個受人矚目的繪畫神童,逐漸褪去狩野派傳人的身份,轉而描繪市井小民的生活起居。他是一個驕傲的藝術家,不屑於把自己的才華僅用來維持生計,因此他畫下了辛辣批判當時政局的諷刺畫,如《不動明王開化》,不動明王是佛教世界中的 "守護神"。 在這幅畫中,他正在吃肉、喝酒、看新聞報紙,讓自己座下的童子們為他熱鍋切肉準備料理。聯絡實際就可以知道,在幕府政權被推翻後,明治天皇推行改革,將社會制度全面西化。作為日本象徵的天皇也穿起了西服,這一切對於當時叫囂著尊王攘夷的倒幕派來說,是十足的諷刺。就如同不動明王一般背棄了佛教經文,反倒讀起了報紙。即使引來了眾望所歸的天皇陛下,也不能抵擋住西方文明的侵略。河鍋的另一幅畫作《極樂與地獄的開化》更是表現了當時日本文明開化的熱潮,就連神明都不能豁免。
河鍋曉齋作品《百鬼夜行圖屏風》
在因為諷刺畫而被判入獄之後,河鍋進一步加深了他對於人性的理解,並清楚認識到自己的創作訴求。在《百鬼夜行圖屏風》裡,嬉笑追逐著彼此的妖怪鬼魂們被畫成可愛的模樣,並不讓人覺得恐怖。河鍋在晚年創作了許多與骷髏、地獄、死亡有關的畫作,可能意味著在他心中那個讓他又憎又愛的幕府時代已經結束,新的時代即將迎來新生。
河鍋曉齋作品《怪物學校》
迎來明治時期後,新政府開始了近代化改革,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強大的文化衝擊。對此,一向特立獨行的河鍋倒是很快地適應了時代的變化,一如既往地用調笑的筆法繪畫著時下發生的大小事。作品《怪物學校》中,一群穿著和服的日本神話中出現的小怪物,如羅剎、河童等乖乖坐在怪物學校裡跟著身著西服的怪物們學習外文知識。當時政府頒發了新的學校令,新式學堂正式代替了私塾,並設定了國民必須接受義務教育學制。河鍋曉齋以其敏銳的洞察力使他即使在文明開化的浪潮中,依然能夠畫出博得喝彩的作品。甚至海外的畫家都慕名拜入其門下,進行學習。
明治時代諷刺畫雜誌——《團團珍聞》
德川幕府垮臺之後,日本的統治權在數百年後又回到了萬世一系的天皇手中。明治時代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政府開始效仿歐洲設立公立學校為市民進行義務教育,又開設各式洋學為“脫亞入歐”做準備。原本的土豪鄉紳們開始涉及地產、軍火、海外貿易,搖身一變成為資本家,穿上西服和政客們在西式酒會上侃侃而談。然而這些並非所有人想看見的,尤其是尊王攘夷之流,認為天皇新政府推廣的全面西化是軟弱之舉,十分不滿,新的一輪紛爭再次上演。 然而此時,舊時的戲畫早已沒落,人們的文化程度大幅提高,開始讀報看雜誌,新的藝術載體隨即登場。此外,隨著男女共學的興起,女子學生這一新群體對於文化娛樂的需求也不容忽視。考慮到當時日本民眾的識字率並不是很高,雜誌對於插圖有很大的依賴。
1877年2月25日(明治十年),野村文雄在神田木町(現在的東京都千代田區神田月笠町)創辦了 "團團社",並於當年3月開始發行雜誌《團團珍聞》。雜誌在每個星期六發行,由出版《東京日日新聞》的日寶社和各地的銷售辦事處出售。拳頭的封面似乎是野村想到了英國的諷刺雜誌《Punch》,這兩本雜誌的封面十分相像。當《團團珍聞》第一期出版時,西南戰爭已經開始。政府決定取消武士等階級,世襲俸祿等封建制度,這使得在各地大名爆發不滿。掀起叛亂的西鄉隆盛等叛臣遭到殘酷鎮壓,對於曾經扶持天皇政權的忠臣們最後因為反對改革而落得如此下場,民眾們倍感心寒。《團團珍聞》化名之後,為他們鳴不平。1875年,政府頒佈了誹謗法和報紙條例來壓制言論,大眾傳媒遭受了一系列挫折。雖然《團團珍聞》沒有被直接批評,但也從此以後開始以謎語和漫畫評論時事來躲避直接的壓制,這便是日本近代漫畫的開端。
小林清親作品《轉眼機器》
《團團珍聞》中最著名的諷刺畫是在明治十八年9月5日號上刊登的小林清親的作品《轉眼機器》。在堆積如山的檔案面前,忙碌的下級官員的眼球就如同電扇一般轉個不停,腦門上全是汗珠,錯愕地張大著嘴,不知該如何是好。畫中左邊底下的小人是與風車決鬥的堂吉訶德,諷刺了即使官員已經忙得焦頭爛額,所有的努力都不過是徒勞。另一則於明治十四年9月10日刊登的《章魚和鯛魚》諷刺了當時的開拓大使私吞公款事件,章魚(黑田清隆)給等待好訊息的鯛魚(五代友厚)帶來了私自收款的指令書,他轉頭給喧鬧的烏鴉(報紙、雜誌、商人、演講等)一種不祥的壓迫感。
《章魚和鯛魚》
因為對時政的犀利點評,《團團珍聞》深受好評,自創刊的明治十年的一年約15萬部,到明治十三年的26萬部,雜誌的生意蒸蒸日上,投稿者也蜂擁而至,有人索性為了《團團珍聞》而成為了職業撰稿人。然而情況在諷刺開拓大使黑田清隆酒後殘忍殺害妻子的傳聞後開始急轉直下,此刊一出就被政府勒令停刊。但是團團社並沒有就此氣餒,反而另開新刊《驥尾糰子》繼續發行。自此之後團團社便頻繁地被判罰錢、拘留、停刊,直至明治十六年,政府專門為了禁止《團團珍聞》而修改了新聞發行條例,《團團珍聞》於該年正式停刊。明治二十四年,雜誌創始人野村文夫去世,團團社易主。
從江戶戲畫中,我們能看到現今日本漫畫中還在使用的各種技巧,戲畫的特點就是張弛有度,一幅畫中可以品味到不一樣甚至是對立的情緒表達。而到了明治諷刺畫時期,明顯能夠發現因為當時社會推崇的文明開化、脫亞入歐等觀點,戲畫被拋棄,隨即開始爭相模仿西方的政治諷刺畫,許多原本的浮世繪戲畫畫師也開始轉行研究起了西方漫畫,但我們仍然能在這些諷刺畫裡發現那屬於戲畫的筆觸。這也是日本漫畫先人留給日本藝術創作者們的根基與期許。
(原標題《日本漫畫的前身——從日本江戶戲畫到明治時期的諷刺畫》)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