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標準嗎?一般情況下,國際上將一個國家的GDP總量作為衡量該國經濟水平的標準,即使是民間市井茶餘飯後,也不免計較這三個字眼去衡量當下的社會水平。
一般來說,人均GDP是作為衡量國家經濟水平的,但是還是要看“基尼係數”的。也就是一個國家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標。這在全世界範圍內要尋找案例並不難,就比如沙烏地阿拉伯一直以來出現在人們視野的基本都是富人一樣的生活,但其實還是要看整體居民收入差距的。
GDP可不能真正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的標準,有此結論,也不只是空穴來風。許多事實,往往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事實打臉,才夠服眾。
若是我們站在自己的地盤看自己,還看得不夠鮮明,那麼筆者恰好可舉出一個國家以作證實。
這個國家就是位於西非地區的赤道幾內亞,一個很默默無聞的國家,卻給人一種悶聲發大財的感覺。原因就在於赤道幾內亞的GDP水平是非洲的頂峰,早在2008年時,人均GDP就已經是2.3萬美元。
要知道,同時期我國的人均是3468美元,赤道幾內亞就高出了我們6倍,當年該國的人均甚至比號稱“漢江奇蹟”的亞洲發達國家韓國都要高。
有人會有疑問,這樣漂亮的資料,能夠上發達國家的門檻了吧,相信該國國民應該是生活在天堂一般了吧。
事實卻恰恰相反,這個國家不僅不是發達國家,還是全世界公認的最不發達地區,其國民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一個人口僅有小几十萬的非洲小國,就有68%的人民喝不上水,有63%的人民無錢治病,嬰兒的死亡率更是高達69%,人民過著吃了上頓餓下頓的日子。
西班牙推出的“接班人”
赤道幾內亞,位於非洲西部的大西洋沿岸,國土分為海島與大陸兩部分。其中最大城市位於大陸,而海島馬拉博則是赤道幾內亞的首都。
首都生活著絕大多數的政治精英,將海島與大陸隔絕開來,彷彿是上帝之手區分出來的“貴族區”與“貧民窟”一般。
縱觀世界近代史,能以“殺戮”治理國家的一國領導人,真的是寥寥無幾。即使是有,如今墳頭草也已三米高。
1924年,馬西埃出生於西屬幾內亞木尼河省蒙哥莫,也就是後來的赤道幾內亞。當時還在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之下。
相比於當時慘遭壓迫的其他原住民來說,馬西埃還算幸運。出生環境的優越,讓他有機會接受到比普通人“多一點”的教育。
不過馬西埃大概不是一個能以學識救國的偉大人物,從小學到初中,他的學業都是平平無奇。這在之後考西班牙殖民政府的公務員時就可以看出。
從學校出來,他進入了咖啡種植園工作,並在幾年後進入西班牙殖民政府任職。不過想要吃“官家飯”,總是要表現出不同於其他人的學識水平吧。
這也就是考公務員了,沒料到馬西埃竟然連續三次都沒能“上岸”。水平雖然是有點讓人著急,不過對於這個“富家子”能夠在屢次失敗沒被打倒反而繼續死磕進入西班牙殖民政府,顯然這是一個對西班牙有著赤膽忠心的青年。
當時正值二戰後獨立浪潮,許多在非洲有屬地的歐洲國家,都紛紛在物色“接班人”。
比如英國和法國這兩個在非洲殖民地的大頭,都紛紛推出了自己在非洲的代言人,事後也證明了這些人可以保留本國在當地的影響力,還能為自己看後院,保留更多利益。
所以這選擇接班人,對宗主國政府忠誠,是很必要的。但僅僅有忠誠是不夠的,還得是一個短視,不會一門心裡建設國家最終還跟別人眉來眼去玩左右逢源的反骨仔。
畢竟把赤道幾內亞交給一個原先殖民政府的班底,還不如給這個“忠誠憨厚”的青年一個機會,畢竟前者頗有根基,後者怎麼也只是一個政治菜鳥。
於是在第四次考試中,馬西埃受到了殖民政府的青睞,又在短時間內成為蒙哥莫市的市長,併成為議會的議員。
一個政治新人,短時間內接手了自己家鄉的一把手,這可謂是衣錦還鄉,風光無限了。既然如此快速地提拔了馬西埃,那就是將他當成赤道幾內亞的管家預備人才來培養的。
興許是馬西埃的功夫了得,得以讓西班牙政府越來越信任他的忠誠。果然,成功獨立的赤道幾內亞,在進行總統大選時,西班牙政府推了馬西埃一把,成功擊敗了幾位赤道幾內亞的解放領袖,成為了赤道幾內亞的第1任總統。
從殖民社會到原始社會
對於西班牙來說,獨立已成定局,推出一個可以操控的傀儡政府,那就是順水推舟的事。
在非洲內,他開始宣揚抵制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向民眾們許諾生活在自由平等的國家,每個國家都有平等的權利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政府的權利。
在他遣返西班牙人的運動中,赤道幾內亞的外交部長還曾經勸告。畢竟國家百廢待興,人才逐漸流失相當不利,赤道幾內亞就是太缺教育人才和工業人才了,就算不考慮這些,也要考慮一下建國初期能不能承受西班牙的怒火。
在這一時期,他也慫恿國內青少年仇視留在赤幾的西班牙人,並讓青少年對他們進行迫害,導致赤道幾內亞逐漸混亂。
不過這些都無所謂,馬西埃此刻早已忘了自己說過的大話。
有錢就有女人,而政府機構就是花錢的,更何況如今政府所有部門都是自己家族人把持的,都是一群政治菜鳥,如何知道運作政府呢。
於是他開始在政府花費上下手,把那些不會幹的部門都砍了,最終就留下了警察、軍隊和總統。
儘管如此,他也沒少剋扣軍隊和警察的工資,誰要是敢來討工資,興許他今天高興了會讓你下次一起給,不過越想越不高興,那可就沒下次了,因為明天睡哪裡都不知道了。
許多人會問,這樣慘無人道的政治,就沒有國家去懲治赤道幾內亞嗎?
1979年,因為剋扣軍隊費用,馬西埃的侄子,當時赤道幾內亞的人民武裝力量部副部長奧比昂集合了一批軍官發動政變。場面並不血腥,因為政府早已爛到骨子裡了,俘虜馬西埃也並沒有付出太多的周折。
原以為最信任的是自己人,沒想到最危險的還是自己人。1979年9月,馬西埃被判處叛國、屠殺、貪汙以及種族滅絕等罪名,由奧比昂僱了六名摩洛哥衛兵,將自己的親叔叔射殺。
這個赤道幾內亞人的噩夢,就此結束了生命。而在他11年的執政生涯中,被馬西埃殺掉的就有6萬人,逃亡他國的佔了全國半數。留給奧比昂的,真的就是一個原始社會了。
天降石油生財“有道”
直到如今,奧比昂依舊是赤道幾內亞的總統,執政將近40年。
從接手過這個爛攤子開始,軍方出身的奧比昂,在生財手段方面,除了效仿馬西埃綁票外交,還能有其他的選擇嗎?
儘管在奧比昂執政以後開始發展咖啡種植業等農業以及部分工業,但是這樣一個落後的國家,以農業為支柱顯然是不能在後來2008年達到人均GDP超2萬美元的華麗翻身的。
這就不得不感慨奧比昂還是有天眷顧的。馬西埃執政11年尚且沒能發現石油,而在他執政的幾年後,竟然在赤道幾內亞海域發現50億桶石油。
這50億桶石油相對於科威特、委內瑞拉動不動上千億桶石油來說,顯然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對於餓瘋了那麼多年的赤道幾內亞來說,麻雀再小那也是肉。
更何況當時的赤道幾內亞,30萬人都不到,這樣的石油儲量,養活這點人口還是有富餘的。看看中東那些富得流油的國家,人口不足沙特零頭的赤道幾內亞,這未來的日子是真的要明亮起來了。
不過話說到底,石油開採也是有點難度的,赤道幾內亞多年的混亂政治,工業基礎太過薄弱。想要賺石油的錢,就不得不咬咬牙外包出去跟別人分錢。
再看看窮苦的民眾,在發現石油之後生活依舊照過,似乎沒有因為這個天降橫財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政治家族操持收入,大肆貪汙,平民活在本土也依舊是過“黑奴”的日子。
雖說工業問題難以攻克,與他人分一杯羹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政治家族把錢收到自己手裡,就與馬西埃曾經宣揚的“讓人民平等自由的活在這片土地”相悖太多。
最終,開採石油的專案由美國的石油開採公司承包,作為產地赤道幾內亞,卻只能在石油收入中抽成12%的收入。
僅僅是這樣的收入,積少成多也足夠讓赤道幾內亞加上的那小几十萬的民眾的收入加在一起再平均,人均GDP就此翻一番。
但要記住的是,這只是人均,而在赤道幾內亞這片奇葩地域來看,人均根本上就與平民毫無關係。赤道幾內亞的平民可支配收入,連800美元也沒到。
偏偏該國的物價又是奇高,一個人吃一頓飯就需要20歐。
再看看奧比昂的兒子,驕奢淫逸一天就要花費掉將近4萬美元,這些政治家族若是有心,他們的國民缺水率,死亡率也就不會居高不下了。
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赤道幾內亞的人均GDP如此高,因為政治家族拿大頭,帶動了整體的平均值。
不過如今,這個國家的政治家族貪汙醜聞,越來越在新聞上刷頻,而在國際上也有許多赤道幾內亞的反對派在外僱僱傭兵打算推翻自己的國家。
兩千年前的儒學經典《論語》曾說過這樣的話“民不患寡,而患不均”。為什麼這樣說,可以試想,當赤道幾內亞的居民連飯都吃不上,而那些政治家族也吃不上飯,那也就得過且過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們是絕不會懂的。
奈何赤道幾內亞的人民似乎也已麻木,政治精英們集中在首都馬拉博之上,平民生活在大陸之上。也就只有外部勢力頻繁僱傭僱傭兵來到赤道幾內亞尋求推翻奧比昂政府。
然而首都定在海島馬拉博之上就是有深意的,相對赤幾大陸來說相隔較遠,有足夠的緩衝時間,大陸也無法脫離富庶的首都進而獨立。
並且赤道幾內亞還是西非海岸數一數二的“強國”,僅次於奈及利亞。說是強國,也只是相對於周邊國家來說。
赤道幾內亞海陸空三軍人員加在一起也就3000餘人,其中海軍就100多人,其中主力艦艇有一艘2500噸排水量的護衛艦,一艘1460噸排水量的巡邏艦,兩艘鯊魚級巡邏艦,排水量72噸。
就是這樣的海軍,只要奈及利亞不挑事,也足夠讓他們馳騁大西洋東岸,護衛馬拉博防止大陸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