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王海春)訊,李嘉誠家族又賣掉了內地一個專案。此次轉讓的,是2005年入手、位於上海市靜安區的上海世紀盛薈廣場。
這一訊息,最初是從希慎興業有限公司(00014.HK)公告中透露出來的。希慎興業日前披露,根據買賣協議,公司將從賣方手中收購目標公司全部股權,收購代價約35億元(約42.35億港元)。被收購專案公司的主要資產,為位於上海市新閘路668號名為世紀盛薈廣場的寫字樓、商鋪混合用途發展專案。
希慎興業同時披露了相關交易架構及部分細節:前述上海專案的交易對手,為長江實業。
根據交易架構,專案出讓需要與“賣方1”與“賣方2”進行交易,對此希慎興業表示,“賣方1”主要從事投資控股,由長江實業間接全資擁有;“賣方2”主要從事投資控股,由長江實業間接全資擁有。
記者瞭解到,該交易此後還有一些步驟有待完成。據悉,目標公司現時為專案公司60%股權的間接持有人(即“賣方1”)。收購事項將在該等賣方透過中介控股公司,收購專案公司餘下40%股權(少數股權收購,即“賣方2”)後,方可做實。
對於希慎興業提及的“賣方1”、“賣方2”以及轉讓上海專案情況,長實日前向媒體做出了更為明確的回應:長和達盛地產(上海)有限公司股東及相關方,已簽訂出售上海世紀盛薈廣場專案的協議。就該專案股權結構,長實方面稱,長和達盛地產(上海)有限公司由上海市市屬國有企業國盛集團下屬企業上海國盛集團地產有限公司及上海市地方國有企業上海達安房產開發有限公司分別持有15%及25%股權;另外60%股權,則由長江實業集團附屬公司Beright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
長實亦表示,是次物業銷售為長江實業作為地產公司的日常銷售業務之一,長江實業於有關銷售的所佔收入約為人民幣21億元。長江實業於過去10年在內地物業銷售收入每年平均約港幣298億元。
據瞭解,世紀盛薈廣場專案是李嘉誠於2005年購得的,但在拿地後長達16年的時間裡,該專案並未投入使用。世紀盛薈廣場建築面積約8.65萬平方米,包括一座24層的大樓及一個3層地庫,擁有約320個停車位。目前該專案的狀態為“已經竣工”,但當前並未啟用而是被空置。
對此,希慎興業在公告中也進行了最新披露:“目前處於空置狀態”。
對於專案的資產情況,希慎興業表示,至2021年7月31日專案公司的未經稽核資產淨值約為19.98億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專案公司未經稽核除稅前及除稅後淨虧損,分別為1.165億元及1.17億元。
上海一家房產機構分析師指出,專案從入手到出手的時間長達16年,沒有銷售也沒有投入使用,僅從一個節點來看將各種成本均攤下來可能是虧損。“但應該看到的是,這個專案為商辦專案,體量也不算小,如果虧損規模也不大;再者應該考慮到的是,一旦整體轉讓出去,這其中所獲得的收益是相當可觀的。”
“因此不能僅僅看一個時間節點的資料,而應看整個投資的生命週期。從目前公佈的出讓價格來看,長實應該從中賺了不少錢。雖然長實方面沒有披露這個專案的入手價格及投入成本是多少、獲得了多少利潤,但應該看到的是,這16年的時間處於市場上升期。在這期間,專案資產價格應該翻了好幾倍。”前述分析師告訴財聯社記者。
事實上,近些年以來,長實轉讓內地資產動作不斷。去年7月,長實集團出售位於四川成都的南城都匯商住專案部分股權,預計獲益38億港元。在長實此次交易中,被打包轉手的不僅僅是南城都匯專案,還有和記黃埔地產成都公司的員工,涉及員工多達150餘名,並因賠償等事宜引發員工維權。
此外,去年9月,一份疑似成都市高新區財政金融局釋出的檔案在業內流傳,檔案顯示,和記黃埔地產成都公司因存在捂地、捂盤等不良行為,嚴重影響區域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禁止高新區內金融機構向和記黃埔地產成都公司及其專案提供新增融資、貸款,禁止區內金融機構向和記黃埔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提供幫助。對此,成都市財政局相關人士彼時在接受採訪時並未予以否認,僅向記者表示,“不清楚該檔案”。
而自2013年起,長和系在內地樓市持續收縮戰線。例如,2013年其出售廣州西城都薈廣場、上海東方匯金中心;2014年先後轉讓南京國際金融中心大廈、長圓集團股權、北京盈科中心、重慶大都會、上海盛邦國際大廈;2016年出售陸家嘴世紀匯廣場50%股權;2019年10月,長實集團將大連西崗專案轉讓予融創,交易總價超過40億元。
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至今李嘉誠家族數次出售內地及中國香港物業,套現金額逾1178億港元。
“長和系所轉讓的部分專案開發時間較長,已達到其投資預期。”中原地產一位分析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