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曹雨 若然
來源 /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創業是一條極其艱難的路,常用的比喻是九死一生,對於中小企業而言,簡直是十死無生。
不過,這一狀況可能發生根本性改變。
“11家企業2022年度計劃向中小企業採購產品和服務總額共計8263億元。”
首屆中小企業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宣佈了這項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採購大單。
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正迎來下一個春天。
1月,中央財政100億元支援10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3月,銀保監會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量身定製金融解決方案;4月,“十四五”規劃、中央政治局會議等高層檔案和會議中,先後提出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9月,北京證券交易所橫空出世,聚焦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這一系列政策表態,讓中小企業,尤其是代表著“高精尖”或“專精特新”的企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但如何有力推動中小企業融入產業發展大格局,為中小企業創造新市場、新空間、新機遇,成為當前的核心話題。
今天的世界500強,也是當年的中小企業。2010年4月6日,雷軍和一群小夥伴,一起喝了碗小米粥,一家叫“小米”的小公司就在保福寺橋銀谷大廈悄然開張。
到2021年9月,它已經是港交所最耀眼的上市公司之一,僅第二季度營收就達到877.9 億元,出貨量晉升到全球第二,截至今年6月30日,小米研發人員就合計 11062人。
小米集團合夥人、總裁王翔接受盒飯財經專訪時表示,“小米最早創業時,最大痛點是沒有人加工,如今對於中小企業,除資金以外,我們會提供供應鏈支援,幫助他們在原材料和技術拿到好的價錢。我們用自己供應鏈定義產品,然後教給他們,幫助他們迅速從初創期跨越到成熟期。”
9月16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博會”)與首屆中小企業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以下簡稱“高峰論壇”)開幕式,在中小企業的“沃土”廣州召開,各大相關主體就這一話題展開了探討。
其中,基於市場化、產業鏈、創新型手段,龍頭企業在生態、合作伙伴中加入小企業,幫助中小企業最佳化運營能力,新型實體企業為傳統企業轉型賦能,從而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新生態,成為扶持特色。
據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單立坡主任介紹,京東、小米、美的、格力、高通等11家中外知名企業系統梳理採購需求,加大中小企業採購力度,面向全球中小企業,共同釋出2022年度產品和服務採購需求,總額達到8263億元。
徐曉蘭稱,下一步將支援龍頭企業以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為紐帶,推動大中小企業合作,構建創新協同、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新興產業生態。
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正在蹚出一條全新路徑。
01 小企業大能量
中國的產業創新在哪兒?答案就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顧名思義,“專精特新”是指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優勢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雖然規模不大,但卻擁有各自的獨門絕技,在產業鏈上具備一定話語權。
(中小企業專精特新評定辦法。資料來源: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浙商證券研究所)
今年年初,財政部、工信部聯合印發檔案,提出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將安排100億元以上,支援1000餘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大創新投入。
按照工信部規劃,“十四五”期間將形成“百十萬千”專精特新企業群體,帶動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0萬家省級的專精特新企業、1萬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及1000家單項冠軍企業。
前不久剛剛宣佈設立的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這是我國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
如你所知,發展“專精特新”已經成為國家戰略。
為何如此重視中小企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看來,企業是國家財富的重要創造者,企業繁榮是國家經濟發展財富增長的基礎。其中,中小企業是主體,是提供就業的主渠道,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是造就大企業的蓄水池。
此外,“專精特新”在很大程度上是解決“卡脖子”問題的利器。中國雖然是全球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但產業基礎能力建設不足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這既有基礎裝備和核心技術能力不足的問題,也有產業鏈上“斷點”“堵點”較多,缺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殺手鐧技術的問題,產業鏈供應鏈的不完整成為“卡脖子”問題的根源。
而“專精特新”的靈魂就是創新。我國經濟發展到當前這個階段,科技創新既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大量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連線“斷點”、疏通“堵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最大限度解決“卡脖子”難題。
據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徐曉蘭介紹,截至7月底,我國4600多萬戶企業主體中,中小企業佔比90%以上,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力就業。其中重點培育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了4762家,各地培育專精特新企業超過4萬家,入庫培育的企業超過11萬家。
分割槽域來看,浙江、廣東等中小企業聚集的省份,貢獻了較大比例的“小巨人”企業;在行業分佈上,專精特新“小巨人”所處行業也主要集中在國家重點推進的“補短板、補鏈”領域。
據億歐EqualOcean統計,“小巨人”企業分佈在全國33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其中浙江、廣東、山東是“小巨人”聚集的三大省份。
例如浙江省入選企業數量共有475家;廣東省入選企業數量為434家,山東省367家。之後是江蘇省、北京市、上海市、湖南省、安徽省、福建省、遼寧省,這些排名前十省/直轄市擁有的“小巨人”企業數量佔全國的6成以上。
政策層面的高度重視,也帶動了市場風向的轉變。今年二季度以來,中小市值企業市場熱度在提升,專精特新概念股成為市場風口。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也成為眼下資本市場重點關注的重要資產。
資料顯示,A股“小巨人”們在創收水平和盈利能力等方面表現突出,311家企業上半年營收平均增速超過了50%,平均淨利潤增速高達110%。
“中小企業是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建設製造強國的重要任務之一。”中國工程院原院長賙濟表示,今後十五年,是中國製造業實現由大到強的關鍵時期,中國要走工業“2.0”補課、工業“3.0”普及、工業“4.0”示範的“並聯式”發展道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應該抓住機遇分階段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升級,助推中國製造業實現彎道超車、跨越發展。
02 “鏈長”直擊中小企業痛點
“企業必然會經歷初創、求生、生存、發展和壯大幾大階段”,在高峰論壇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廣州仕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文江河根據自身經歷,將企業的發展分為這幾大階段,他認為,每一個階段都會面臨不同的挑戰。
在文江河看來,企業初創階段還是比較輕鬆,戰略定位、團隊建設、經營預算等,在規劃時已經完成,只需把它形成綱領,植入思想,因此這一階段制度建立和健全制度是比較重要的,包括管理體系的建設等。
而到了求生階段,就與初創階段有很大區別。“大大小小的疏漏,各種救火,再到人力資源的問題,經營要素的匱乏。初創企業的供應商也不相信,銀行也不搭理,還會碰到很多陷阱,買貨都會買到假貨。最重要的還是面對競爭的時候,初創企業沒有足夠優勢,每一個專案都會遭到同行碾壓式打擊。”文江河曾在此階段一個月吃40桶泡麵,“只是想填飽肚子而已”。
而在生存階段,除了大量科學規範化的提升之外,財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拐點。“這一時期所有的開支成本,所有的稅費負擔都大量增加,人為和客觀的不規範也大量出現。另外企業和品牌形象的建設,會涉及到各個系統的專業化和精細化。”
另外,文江河認為,企業持續發展的唯一驅動力就是創新。這裡的創新,不僅僅是產品技術的創新,在商業模式,包括在生產工廠的流程方面都包含了創新。創新的目的是成為“單項冠軍”或“配套專家”。
而與其說是創新問題,深究下去,更重要是融資難的問題。“現在的融資環境中小企業已經好了很多,但是普遍中小企業融資還是挺困難”。
整體看來,中小企業面臨的壓力非常大,無論是資金、技術、市場、人才方面的制約,還是比如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海運費增長、人工成本增長等,都是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
這其中的許多問題,並非中小企業本身就能解決。
那麼應當如何針對性解決中小企業的痛點?徐曉蘭指出,著力構建產業生態,是下一步支援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做優做強的重點措施之一。工信部鼓勵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積極參與建鏈、補鏈、固鏈、強鏈、延鏈,推動中小企業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支援龍頭企業以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為紐帶,推動大中小企業合作,構建創新協同、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新興產業生態。
這些經驗有跡可循。黃埔是廣州市的11個行政區之一,全區五項的主要指標排名全國經開區第一,其也是建立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示範區。廣州市黃埔區政府黨組書記、代理區長冼銀崧認為,以產業龍頭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集聚發展是重要方式之一。“以百濟神州為代表,5000家醫藥健康企業集聚城市的生物醫藥產業叢集。以粵芯晶片為代表,近百家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的積體電路產業叢集,和以小鵬汽車現代氫能為代表的新能源智慧汽車產業叢集。”
此過程,以“生態鏈”聞名的小米也有發言權。根據小米集團2021年Q2財報顯示,小米當前投資生態鏈企業超330家,賬面價值579億元,同比增長57.3%。“五年投資100家生態企業”,雷軍當年豪言壯語不僅兌現了,還超額完成,這一過程中,就在無形中助力了多家中小企業的發展。
王翔告訴盒飯財經,“我們一直認為,全球的產業鏈要協作,一個手機有十萬件專利,沒有一個企業能獨立完成,都是依賴全球的技術和產業鏈合作,所以我們致力於支援中小企業的發展,大企業沒有中小企業也活不下去。”
大企業發揮“鏈長”的帶動作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基於市場化的手段扶持小企業,實現大小融通發展,正在成為大趨勢。
03 “大帶小”新機遇
大與小,新型與傳統,並不是對立的兩面,兩者合作過程其實是一個互相賦能、共贏共創的過程。
近年以來,大企業頻頻發揮“生態鏈”的作用。
“生態是一個艦隊的概念”,王翔在接受盒飯財經採訪時表示。而從一家用網際網路思維做高性價比手機的終端公司向物聯網航空母艦轉身,先後打造三條鏈佈局。
第一條,供應鏈。也是小米初期所謂的“生態鏈企業”,2014年天津金米成立,開始圍繞手機周邊進行投資,被投資企業為小米提供智慧家居、生活用品、可穿戴裝置和出行等多個領域的產品,在小米之家以及有品商城等渠道銷售。這個時候的小米主要透過供應鏈上下游關係構建生態圈。
第二條,產業鏈。隨後,小米不侷限於生態鏈產品企業的投資,開始將目光放到供應鏈上下游的橫向產業中。如半導體,除了2014年成立松果電子開始自己造芯外,小米還投資了樂鑫科技等優秀的晶片企業,並於2017年成立長江產業基金,專項投資晶片研發企業,緊隨國產化趨勢。
第三條,場景鏈。從2021年宣佈造車後,小米在個人物聯網、家庭物聯網、車聯網、衛星網際網路這四大物聯網場景的佈局初步成型。(國金證券的報告《 從小米生態鏈看物聯網投資機遇》)
小米“鏈”逐漸升級,其生態企業也進入發展快車道。據瞭解,過去十一年,小米一方面在採購環境,積極採購中小企業優質產品,發揮大企業的帶動作用,大力推廣使用,幫助中小企業產品最佳化升級。
另一方面在生態佈局的領域裡邊,從2014年開始孵化眾多科技創新型企業,對國內優秀科技創業者傾囊相授,把小米經驗和小米模式告訴這些創業者,把小米對產品設計、產品質量的高標準和要求,傳遞給這些生態鏈企業,幫助他們快速過渡創業初期進入發展快車道。
“發揮大企業帶動作用,大力推廣使用中小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既是發展所需,更是責任所在。”王翔說,小米此次向中小企業釋出的採購額總計1539億元。
京東則於2020年啟動全國性中小企業服務行動滿天星計劃,重點關注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透過降成本、拓銷路、數字化應用、人才培育等多種手段打造長鏈的服務模式,在輸血的基礎上實現中小企業的自我造血。截止目前,京東企業業務已服務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超過了2.7萬家。
寶潔也是世界上擁有供應商最多的公司之一,在原料、裝置、物流、分銷等領域,都有著非常多的合作伙伴,其中有1000多家是中小企業。“我們堅持大企業和中小企業都要進行同樣的商業合作規範,強調業務操作方方面面的合法合規,同時也幫助中小企業能夠最佳化運營的能力,毫無保留的在質量標準,在庫存控制,在上下游供應管理,在資訊和關鍵資產的保護等方方面面,對我們的合作伙伴進行培訓,分享經驗。”寶潔公司大中華區董事長兼CEO許敏在高峰論壇上提到。
從2018年開始,中國建設銀行也透過數字普惠模式,開始扶持助力小微企業。至2021年8月,貸款餘額達到了1.82萬億,整個普惠的市場融資是17.8萬億,達到了10%,服務的客戶數接近200萬戶,接近市場客戶數總量的7%。2020年,還建設了一個孵化生態孵化平臺“創業者港灣”,扶持小微企業的創新發展。
當然,中小企業也同樣“反作用”於大企業。
中小企業對全球價值鏈的作用可謂“唇亡齒寒”。2020年3月,疫情期間,中國美國商會顯示,81%受訪會員企業表示中小企業對其年收入的貢獻接近一半,36%的受訪企業表示它們在華供應鏈中至少四分之一的商業夥伴為中小企業。對於在中國的外資企業來說,它們與中國中小企業的關係是相互依存。
“中小企業是促進就業和創新的重要力量,是最佳化穩定供應鏈和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單立坡主任說。
大企業和小企業打破圍牆的過程,實際上是一次價值共創過程。當前國家提升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時代召喚之下,大企業帶著其核心競爭力,融合生態,在整個的生態系統當中提供最佳的創新和技術,不斷升級智慧製造。同時無論是產業上游還是下游的合作伙伴,無論是跨行業的其他型別的企業,都能透過近距離的接觸瞭解龍頭公司的運營、供應鏈的構建、組織、文化、人才培養系統。
相信隨著大企業以實際行動履行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讓大中小企業良性互動、協同發展,中小企業的春天,將很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