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隨著科技的更迭演進,產業網際網路浪潮悄然興起。美團、貝殼、滴滴相繼在食、住、行三大場景中打造出了一個基礎設施平臺,實現了相應產業鏈流程的標準化與可複製化。
然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更深入的改造仍在繼續。“醫食住行”四大場景中,門檻最高、最難實現數字化的醫藥產業也在慢慢發生變革。
近年來,隨著醫藥改革邁入深水區,醫藥供應鏈的扁平化程序也正在提速,渠道下移成為必然,控費降價成為行業共識。尤其是院外零售市場,由於市場格局分散,流通環節中存在著大量不同層級、不同服務能力的中間商,各個市場主體都面臨效率低、成本高的壓力。
上述市場特徵也使得醫藥流通領域尤其適合產業網際網路涉足——從連結、撮合,線下轉線上,實現交易流程數字化開始,再深入至從生產到流通到零售的各個環節,讓每一個環節都更高效、更簡單。
為此,醫藥智慧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藥師幫在這一過程中做出了諸多嘗試。在今年9月舉辦的西普會上,藥師幫官方給出了一組資料,目前平臺已覆蓋超40萬家使用者,合作3000家品牌/服務商,可售SKU達300萬個,覆蓋超2000個縣市,單月最高交易額達30億元,年交易額超過300億元。
藥師幫CEO張步鎮介紹到,從2015年公司創立之初,國內醫藥流通行業被國藥控股、九州通、華潤等行業龍頭牢牢把控,“防守相當嚴密”,網際網路企業即便燒錢也很難生存。基於此,藥師幫將視角鎖定在了基層醫療/農村市場,截至到目前藥師幫依然沒有進入上海,在北京則才開完倉。
相當零散且對價格敏感的基層市場決定了其網際網路化和規模化覆蓋的難度。張步鎮透露,目前在藥師幫平臺上平均訂單值也只在800元左右,常常是300-400元。如何在這樣低的訂單額(涵蓋快遞費用)下讓供應商有錢賺、且藥店還覺得便宜?解題密碼在於要真正做到效率優先。
- 首先,上游供應鏈的改造。據悉,藥師幫花了4年時間將供應鏈倉庫從原來幾千塊錢一個單拆成幾百塊錢,透過高效地物流分揀、順豐快遞快速發貨,把發票、訂單全部電子化,提高了上游的整體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普會上,藥師幫還與白雲山、碧生源、華潤三九、上海醫藥等10多家工業藥企達成合作。
- 其次,下游能效的提升。張步鎮介紹到,公司目前培養了3000個全職BD跑全國縣級市場,一個BD一天要進八家店,平均一個月要進220家店,每家店的閉環檢查全在移動網際網路上完成,提高整體的管理效率。
- 最後,降低藥店門檻。透過下級終端SaaS系統佈局的逐漸密集,藥師幫目前可以快速給藥店授信,額度數十萬不等,藥店可直接在平臺下單,從而增加整個系統運轉效率。
具體在產業網際網路的實踐上,張步鎮認為,主要有四個階段:首先是軟體化,很早以前大部分公司就基本完成了,但容易形成孤島;緊接著,線上化便非常有必要,一旦線上化整個系統就跟身體一樣,任何一個地方出現了問題就會快速傳到大腦並不斷更新,圍繞著消費者轉;然後,一旦圍繞著消費者轉就是數字化,即實現精確度量,譬如透過在診所投放數字化檢測裝置等;最後,則是智慧化。
舉例來看,現在藥師幫在全國有21個戰略合作中心倉,採購人員買什麼、從哪裡買、什麼價格買、這一批次要買多少貨全部都是系統定義的,如果有差錯下一輪就會不斷地更新迭代,不需要採購總監盯著。
據張步鎮介紹,基於上述機制,藥師幫基本所有分倉庫存週轉可以達到20天左右,整個倉大約管理著六千到七千個SKU也較少出現長滯銷庫存。 在使用者行為特徵方面,資料顯示,線上使用者呈現“高頻”特徵,其中零售藥店平均每月下單次數超過30次,即一天1單,連鎖總部更是達到了一天2-3單的頻次。
此外,藥師幫也在探索一些新的C端營銷形式,譬如“直播”、“拼團”等,因使用者決策路徑短,目前這類模式已被30-45歲的線上採購使用者群體所廣泛接受。
時至今日,藥師幫也依然將目光鎖定在30家店以下的小連鎖,今年開始慢慢覆蓋一些中大型連鎖採購,診所也在加緊佈局。張步鎮透露,公司的最終目標是服務國內50萬個藥店,併為基層診所提供檢測和輔助診療服務,成就30個億級的新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