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徐詩琪
編輯 |
全球晶片短缺問題仍在持續,國內晶片產業備受關注,短時間內的大量資金湧入、人才爭奪等,也引發了一些問題。
近日,從事模擬IC設計的瑞盟科技創始人、董事長馮炳軍接受介面新聞等媒體採訪時表示,國內晶片行業在過去二十餘年實現了供應鏈的升級,目前在許多領域能夠實現對進口產品的替代。
但他也對目前行業存在的問題表達了擔憂。“設計一個晶片可能就要1年,在工業領域要2-3年,甚至更長,從立項到賣出總共要3到5年時間。半導體行業很辛苦,是一場超級馬拉松。”馮炳軍認為,目前疫情導致需求猛增、產能受阻,讓晶片行業空前熱門。“但這不是一個能賺快錢的行業。把馬拉松變成400米跑是不行的。”他說。
過去一年裡,晶片半導體行業投融資熱度高漲。據集微諮詢統計,2020年上半年,國內超100家半導體相關企業獲近200億元融資。對比2020年上半年,2021年上半年獲新一輪融資企業數量同比增加一倍多,而融資規模也增加近一倍。
行業火爆,晶片人才的“搶人大戰”也不可避免。馮炳軍表示,目前行業內人才薪資水漲船高,“對企業壓力很大。”企業需要自身保持盈利,或有融資資金才能保證競爭力。
提到進口替代,馮炳軍說,在他所處的工業級模擬晶片領域,想實現對進口產品的替代,面臨三個挑戰:一,質量要保證與進口產品一樣好,這對自身研發能力提出了高要求;二,必須要堅持,工業級晶片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驗證,週期漫長,不能因為前期做不好就放棄;三,銷售和研發都應重視,在保證與進口產品質量一致的同時,也要做到價格一致,不打價格戰。
對於未來市場行情,馮炳軍認為,行業內經過一年多的緊張備貨,下游廠家已經備好許多庫存,下半年行情可能不如過去一段時間火爆,“明年大家可能對半導體行業會有新的認識,沒有這麼火,也沒有這麼容易。”
2008年成立的瑞盟科技,主攻行業內技術難度較高的工業級類比電路。與數字晶片不同,模擬晶片具有產品種類複雜、產品生命週期長、工藝製程要求特殊、設計對工藝的理解要求高等特點。馮炳軍表示,公司目前已經佔據了國內工業測距晶片50%以上份額,其自主研發的“低噪聲微步控制馬達驅動晶片”在安防行業已實現全面進口替代。
IDC於2020年釋出的資料顯示,中國模擬晶片市場約為全球的36%,按照2020年全球539.54億美元的市場估算,中國2020年模擬晶片的市場規模為194億美元。不過,國內模擬晶片的本土自給率偏低。半導體協會截至2020年的資料顯示,儘管近年來我國模擬積體電路企業總體營收增長較為迅猛,但是總體體量仍然較少,目前約為163億人民幣,自給率僅為12%左右,仍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瑞盟科技在今年5月宣佈獲得近億元的A輪融資,由金浦新潮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領投,上海方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布穀天闕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跟投。根據公司披露的2021年半年報,上半年瑞盟科技實現營收1.07億元,同比增長156%,國內市場增幅達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