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長津湖》正在熱映
影片中志願軍戰士在艱苦環境下
浴血奮戰的場景
感動了無數觀眾
是山東臨沂顧家村人
胡軍飾演的雷公
也是臨沂人
獨自一人把滾燙的標識彈放到車上,
開車將標識彈運到了美軍的坦克車群中,
結果自己卻被敵軍的炮彈打中,
最後整個人都血肉模糊。
雷公犧牲時,
哼了兩句《沂蒙山小調》,
這一幕讓很多觀眾,尤其是山東人破防。
網友@現在還能改名麼 稱
“我是山東人,
聽到《沂蒙山小調》時暴風哭泣。”
在真正的歷史中,
雷公確有其人。
1
雷公原型人物之一是濟南一級戰鬥英雄孔慶三
10月9日,@沂蒙晚報 發文@電影官方微博 問“‘張小山’和‘雷雎生’籍貫都是臨沂,‘雷公’哼唱《沂蒙山小調》的場面讓沂蒙兒女熱淚盈眶。所以想確認這倆人物是確有其人還是以某位烈士為原型塑造的。”
10月10日上午9時許,電影《長津湖》劇組回應了沂蒙晚報的留言,對《長津湖》與沂蒙山的情緣作了溫情的闡釋:
影片中雷公的原型人物之一是籍貫山東濟南的一級戰鬥英雄孔慶三,影片中將雷公的故鄉設定在山東沂蒙山地區,源於對沂蒙革命老區和沂蒙精神的致敬,戰天鬥地的沂蒙精神和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脈相承,都是中華兒女的寶貴精神財富。
孔慶三1926年生於山東省濟南市郊區王舍人莊一貧苦農民家庭。1938年,日軍佔領濟南,燒殺搶掠姦淫。孔慶三一家財物被劫掠一空,爺爺受到驚嚇,抑鬱成疾去世。大量工廠破產倒閉,父親也失業,一家失去經濟來源,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1942年,日偽佔用了孔慶三家的地,毀壞正在生長的莊稼,用於建磚窯廠。父親因為發牢騷:“還讓我們活不活了!”結果被偽軍抓進監牢,折磨致死。
母親因此大病一場,身體大不如從前。一家人生活的重擔落在了12歲的孔慶三身上,他沒日沒夜的工作,全家人卻依然食不果腹。1945年,日本投降,孔慶三以為苦日子終於熬到了頭,沒想到家鄉的偽保長變成了國民黨的保長,偽憲兵警察換了國民黨的制服,世道還是沒變,窮人們依然被欺壓。
1946年,孔慶三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受盡打罵欺辱,但是他卻不敢逃跑,因為一旦被捉住,會連累全家人(國民黨實行保甲連坐制)。直到我軍解放濰縣,孔慶三加入解放軍的隊伍,任27軍92步兵炮連一炮手、班長,從此知道了“為誰而戰”。
之後,孔慶三隨軍參加了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1949年,他光榮入黨。值得一提的是,解放濟南後,孔慶三回了一趟家,見到受盡苦難的老母親,他淚如雨下,離家歸隊的時候,本以為母親會不同意,沒想到母親強忍悲痛對他說:
“孩子,你沒有聽清楚媽媽的意思呀!媽媽說家裡的苦處,是要你記著,要好好打仗,給爺爺、爸爸報仇。媽媽都看到了,解放軍打地主、打國民黨,幫咱老百姓翻身,是咱窮人的隊伍!孩子,媽是捨不得你,可是你走了正路,媽不能扯你的後腿,媽不是那種糊塗人!”
孔慶三流著淚向母親保證:“等全國解放了,我就回來陪您!”誰也沒想到,這一別就是永別,全國解放了,美帝國主義又打上門來,1950年11月,孔慶三隨軍緊急奔赴朝鮮,參加第二次戰役,此時美國侵略軍集中了大量兵力,分路正向朝鮮北部的中朝邊境鴨綠江、圖們江進攻。
當孔慶三所部急行軍8天到達東線的天宜小裡時,相距此處二三十里的新興裡已被美軍的先頭部隊美軍第七師三十二團、三十一團一個營及一個師屬炮兵營佔領。
第7師31團是美軍陸軍最精銳的部隊之一,由於在一戰中的顯赫戰績,還曾被時任美國總統的伍德羅·威爾遜授予“北極熊團”的稱號。
部隊召開班以上幹部會議,形成以下戰鬥部署:
趁敵立足未穩,兵分三路:一路從左邊插到敵後去,截斷它的退路;一路從西邊攻擊,砍掉他的右膀子;正面主攻的部隊給他個猛虎掏心,將來犯之敵來個一鍋端。同時決定,從九二步兵炮連調兩個班配屬八連擔任主攻。
孔慶三為5班爭取到了主攻任務後,就帶領全班戰士出發了。當時,我國的軍工業比較落後,孔慶三所在的班使用的是92步兵炮,發射的時候,需要整個班協調操作。前進的時候,還需要分解,分部件扛著走。
他們走了20多里路,到達距離新興裡附近的一處河谷,此時,我軍攻擊部隊被美軍火力壓制,無法繼續前進。孔慶三與連長取得聯絡後得知:敵人將工事是坐在小嶺崗前20來公尺遠的一個獨立房子下面,配備約有一個班的火力據守,火力密集交叉四面覆蓋,無法使用人力爆破!目前,只能靠火炮試一試能不能摧毀。
孔慶三向連長保證絕對完成任務,但是他們仔細觀察地形後,卻犯難了:敵人工事修築選址非常巧妙,四周並無(使用火炮)可利用的地形,小嶺崗離目標又太近。
孔慶三思慮過後,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將炮推到小嶺崗上,平射炮擊!這樣做,雖然(轟炸)效果好,但危險係數也很高!一是他們暴露在敵人的視角下,容易成為攻擊目標。二是平射操作難度高,很有可能會給自身帶來傷亡。
此時,透過前面的火光,清楚地看到從溝裡逃跑的敵人,有的正在搶渡溝口上的那條河,有的已經趟過了河向新興裡奔逃。假如我們跟蹤追擊,不用費力就能把路上的敵人俘虜,乘敵混亂搶佔新興裡;假如讓逃敵和新興裡的敵人會合並重新部署,在攻擊時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時間,目前最寶貴的是時間,哪怕多延誤一分鐘,其後果不可想象。而敵人的這個火力點,就像卡在水磨輪軸上的一個小石子,不除掉它,整個水磨便不能轉動。怎麼辦?突擊隊同志們的目光,都在盯著炮班。
他們必須趁敵人沒注意前,迅速完成炮擊任務,只要辦法可行,誰也沒想那麼多的危險,說幹就幹!5班戰士們將炮組裝好後,合力將其推上了小嶺崗,沒想到,更困難的事情發生了。
當他們來到上嶺崗上時突然傻眼了,這裡全是凍土,一鎬下去,沒有任何反應。根本無法構築火力基座,在這又滑又硬的地上,也沒有什麼重物,可以壓住基座。孔慶三找了半天,才費力找來一塊大石,他用石頭抵住了左駐鋤。但是右駐鋤又失去了平衡,他只好用一把鐵鍬抵住右駐鋤,自己再抵住鐵鍬,他充當著人體基座的角色。李勝永和弋會東都不同意孔慶三當基座,要知道他們所使用的92式步兵炮的全重才有212公斤,其發射時的後坐力相當大,不要說用人力,就算是挖土坑再用裝滿土的麻袋完全壓住主鋤,麻袋也會被震飛。
一向剛毅堅強的炮兵戰士猶豫了,敵人也發現了他們,射擊的子彈呼嘯著從頭頂飛過,孔慶三大聲朝他們喊:“拉,快拉啊!”弋會東咬緊牙關,用不停顫抖的手使勁一拉,他心裡非常清楚,九二炮的後坐力大,班長用肩膀頂著,怎麼能吃得消呢?更危險的還是大家在炮火威力圈以內發射,班長那樣抵著柱鋤,別說隱蔽,連動也不能動。
他這一拉,意味著班長將會犧牲!隨著炮彈出膛,敵人工事被摧毀,連帶這附近的敵炮兵營也被打癱,40餘名美軍被殲滅,突擊隊前進的道路打通了,孔慶三被強大的後坐力掀翻到嶺崗下,腹部被一大片彈片擊中,壯烈犧牲。
美軍修築了堅固的工事,本以為固若金湯,完美的火力配置和防禦選址,讓他們以為“無懈可擊”。誰曾想到,志願軍會捨命當火炮支架,在近在咫尺的小鈴崗架起一座火炮,向他們開火。
為了表彰孔慶三的英雄事蹟,1952年,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追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稱號,並把他的名字鐫刻在朝鮮長津湖畔“志願軍烈士紀念塔”上。
日前,沂蒙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一同納入第一批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偉大精神,這兩種精神在《長津湖》這部電影中得到了完美詮釋,兩種精神交織相融,感天動地,讓無數臨沂人淚流滿面。
2
參加過長津湖戰役的山東籍女戰士
口述戰爭更殘酷……
在山東有一位老兵
她叫翟作峰
是長津湖戰役的親歷者
今年96歲
她曾經參加過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
根據翟作峰目前居住的青島市所掌握的情況
翟作峰是青島市唯一健在
曾參加過三場戰爭的革命女軍人
翟作峰先給記者展示了一張
美製行軍床
這是她和丈夫劉佐
從朝鮮戰場上帶回來的戰利品
剛結婚一年的翟作峰因病住院
當她從戰友口中得知自己的丈夫
時任志願軍第26軍78師參謀長的劉佐
作為第一批入朝部隊
已經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
就著急了
點選看影片△
“我一聽急了,
這不是把我撇下了嘛,
部隊都走了,把我撇下了。”
當時在26軍76師野戰醫院工作的翟作峰,
得知26軍已經開赴朝鮮,
還在住院治療的她心急如焚,
立即辦了出院手續。
和幾名戰友從上海出發,
追趕大部隊的腳步。
翟作峰說:“到了南京以後,全國的火車都上朝鮮運兵,沒有老百姓坐的車了,我記著是八十八師的二六三團,他那個團裡一列火車,我看著是運兵的車,我就爬上去了。他們那個團裡看著怎麼爬上來了一個女兵?那個副團長姓寇,問道你是哪裡女同志,我說我是二十六軍的,趕部隊去。那你就在這裡吧。那麼你穿著單衣這怎麼能行?能上朝鮮嗎穿著單衣?他人不錯,把他一個破皮襖破大衣給了我穿著,叫我穿著坐火車。”
翟作峰抵達朝鮮時,正值二次戰役期間,當時,部隊在長津湖一帶和美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作為一名醫療兵,翟作峰和戰友們承擔著運送和搶救傷員的任務。據她回憶,當時由於後勤供應困難,戰士們不僅身著單薄的棉衣,就連基本的口糧無法保證。一口炒麵一口雪,就是志願軍的生活。有一次碰到一個戰士:“(戰士)脫鞋一看,五個腳趾頭都(凍掉了),一滴血都不淌,就在鞋裡。”
翟作峰還說:“吃炒麵,這一天晚上,結果吃的中了毒了,我中毒昏了以後就在那個路邊躺下了,那時候都揹著那個很薄的板,傷員打斷腿的時候不是給他做夾板嘛,都個人揹著。昏過去了不知道了,以後那個炮車向後撤,最後一個炮車咔嚓一聲紮了我那個夾板上去了,沒扎到我那頭,扎到夾板上把夾板扎碎了,把我震醒了,炮車上那兵下來以後,哎喲你怎麼還在這裡啊這個女同志。”
翟作峰迴憶,戰場上,他們和美軍距離最近時只有幾米遠。敵人的轟炸機鋪天蓋地,炸彈、燃燒彈不停地向下扔。為了阻止志願軍運送物資,敵人的照明彈把夜空照得如同白晝。就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裡,翟作峰和戰友們爭分奪秒,不顧一切地搶救傷員。
“找到傷員以後,揹著,拖到身上,往前爬,爬到隱蔽的地方,一歪身子把傷員放下。到了照明彈不大亮的半夜裡,我們再進去,進去以後把傷員拖出來。”翟作峰想起當時冒著危險搶救傷員的情景,仍記憶猶新。
儘管敵我裝備懸殊、環境條件惡劣、後勤供應困難,但在戰場上,翟作峰和戰友們沒有退縮,大家唯一而堅定的信念,就是取得最終的勝利。雖然曾在朝鮮戰場上負傷,不過幸運的是,翟作峰最終得以和丈夫劉佐一同活著回到了祖國。那張在戰場上繳獲的行軍床,翟作峰已珍藏多年,她說,要用這件戰利品銘記勝利,也激勵後輩們珍愛和平,奮發圖強。
緬懷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戰士們,
祖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綜合整理字沂蒙晚報、閃電新聞、新黃河客戶端
本文編輯:王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