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布朗·詹姆斯職業生涯十八載,從騎士到熱火、再到湖人,“Chosen 1(天選之子)”到哪裡都是理所當然的老大。
他第一年最佳新秀、第二年全明星、第三年進聯盟一陣並帶騎士重返季後賽,第四年就衝進了總決賽,讓騎士徹底成為東部的一支豪強。
在克利夫蘭,他就是當然的王。
來到邁阿密,四年四進總決賽兩個總冠軍,個人拿了常規賽和總決賽mvp各兩個。除了第一年跟韋德分工不算明確,其他的時候他都是球隊絕對的核心。
到了洛杉磯,他帶領八年沒進季後賽、十年沒有嚐到總冠軍滋味的紫金軍團,拿下隊史第十七冠,追平凱爾特人並列歷史第一。
無論身邊是好兄弟韋德、波什,還是晚輩濃眉、歐文,還是曾經的老前輩鯊魚,勒布朗都是當之無愧的老大與核心。
在其十八年職業生涯裡,唯一敢於挑戰勒布朗“國王”地位的,大概就是他新秀時遇到的騎士前老大——裡基·戴維斯。
“我覺得詹姆斯會成為幫助我得分的又一個補充。”
經過各種以訛傳訛、網路發酵,這句話變成了“勒布朗是來輔佐我的”。但光看當時騎士的宣傳照,裡基·戴維斯或許真的以為當時19歲的勒布朗是來給自己當副手的。
戴維斯有這種想法的主要依據是,他之前剛剛打出了自己職業生涯最棒的一年。在2002-03賽季他作為騎士首發得分後衛場均20.6分4.9個籃板5.5次助攻。雖然命中率只有40.1%,球隊戰績也是一塌糊塗的17勝65負,但足夠他把自己當作球隊的大當家了。
他1998年21順位出道,前三年無論是在黃蜂還是熱火都僅僅是一名板凳邊緣球員,上場10分鐘左右拿下5分左右的資料。
是他實力不夠嗎?當然不是,事實上他有美國街頭球員出色的單挑技巧,從他後來生涯場均13.5分來看也算一條好漢。但在nba賽場上他卻是一條獨狼,除了得分他很難為球隊貢獻太多東西,
他屬於美國八、九十年代典型的單挑手,把球交給我來解決問題。但其他的,你就別苛求太多了。
所以他很快就成為各類交易的搭頭,在各支球隊裡輪換。2001年10月他在一場三方交易中被熱火交易到了克利夫蘭。
那時的騎士正是一片廢墟、百廢待興的時候,馬克·普萊斯、布拉德·達赫迪、老拉里·南斯這撥九十年代的功勳都已做鳥獸散。當時球隊的頭牌是立陶宛中鋒伊爾戈斯卡斯和當年的助攻王安德烈·米勒。
騎士僅僅29勝53負位列東部倒數第二,但裡基·戴維斯卻首次進入主要輪換。常規賽他出戰82場首發8場拿下11.7分2.2次助攻,第一次在nba打出了名頭。
到了2002-03賽季,隨著兩名主力後衛安德烈·米勒和拉蒙德·穆雷被送走,他成了球隊外線的頭牌。
那支騎士有多奇葩呢?
球隊的純控衛只有後來在湖人跟科比鬧得不可開交的“廣東名宿”斯馬什·帕克,球隊先發外線是號稱有“小加內特”、但從未認真打過球的達柳斯·邁爾斯、在高中砍下過100分的瓦格納。大前鋒是後來續約時放了騎士鴿子的卡洛斯·布澤爾。
論個人能力都稱得上是一把好手,但以他們這群人的個性就算波波維奇和禪師過來也難以把他們捏合成一支球隊。整支球隊只有中鋒大Z在認真打球,甚至場均17.2分7.5個籃板1.9次蓋帽還進了當年的東部全明星。
但球隊的戰績卻是聯盟墊底的17勝65負,就是在這樣各自為戰的環境中,戴維斯歡快地“刷出了”場均20+5+6的體面資料,雖然他多次因為場上過於單打獨鬥跟時任主教練保羅·西拉斯發生爭吵。
但那一年關於他最大的新聞還是那個“名垂青史”的投自家籃筐刷三雙的故事。
2003年3月16日,騎士主場已經120-95領先爵士。此時還剩下6.1秒,已經拿下28分9個籃板12次助攻的戴維斯為了再拿一個籃板獲得三雙。竟然在接到邊線球后故意把球扔向本隊籃筐,成功確保籃板資料+1湊成他職業生涯第一個三雙。
這種毫不隱晦地刷資料的行為在當時受到了猛烈抨擊,爵士主教練老帥斯隆在賽後感嘆“這是我這輩子見過最荒謬的籃球行為”。最後nba官方也取消了他這個籃板。
如果那時候就有鯊魚的“五大囧”,裡基·戴維斯的這種“腦殘”行為絕對會成為年度最佳,賈維爾·麥基都會忍不住點贊。
這場球也是那一年的騎士、甚至是裡基·戴維斯整個職業生涯的縮影。
他根本不在乎勝負,漂亮的資料、極致的自我才是他讓他拼搏的動力。
而騎士那一年的目標,是眾所周知的2003年狀元籤,因為那一年有勒布朗·詹姆斯。
在幸運地擊敗灰熊拿到那一年的狀元籤後,全世界都知道騎士會選擇這位出自阿克倫的少年天才。高中時就名噪全美、全國轉播他比賽的“天選之子”。
但裡基·戴維斯不在乎,他似乎認為自己前一年的表現已經足夠他坐穩騎士老大,所以才會在採訪時隨口說出那句“勒布朗是過來輔佐我的”經典妄言。
相比於戴維斯,19歲的勒布朗的情商就高太多了。
2003-04賽季,他nba生涯的第一場比賽,就在對陣國王時砍下了25分6板9次助攻,他飛馳的暴扣、絕妙的助攻、以及推土機般的突破讓人們見識到魔術師的頭腦安裝在查爾斯·巴克利身體裡時,是多麼的恐怖。
但最值得玩味的一個場面是,當首節結束前騎士抄球勒布朗單騎快攻、所有人都期待他表演又一個暴扣時,他卻出人意料地把球分給了後插上的戴維斯,讓他輕鬆拿下2分。
真的就像當年皮蓬在輔助喬丹一樣。
而這,大概也是戴維斯生涯最高光的場面了。
但那時的騎士還太過混亂和年輕了,並不是一個19歲的勒布朗就能拯救一切。開局6勝16負後,管理層動刀了,第一個遭殃的就是裡基·戴維斯,他在勒布朗到來之後場均只有15.3分5.5個籃板5.0次助攻,不論是做勒布朗的喬丹還是皮蓬都不合格。
所以他被送到了波士頓凱爾特人,換來的僅僅是託尼·巴蒂、肯德里克·布朗和埃裡克·威廉姆斯。
騎士壓根不是在補強球隊,只是嫌他礙眼而清理出去,因為那時的騎士只能有一個老大,那就是勒布朗·詹姆斯。
當時凱爾特人老大是跟他位置相同、卻更橫更硬的保羅·皮爾斯,他只能充當球隊的第六人。但當球隊不能圍繞著自己運轉時,他就變得不會打球了。
他在綠軍最出彩的是在2005年季後賽第六場,球隊2:3落後步行者時,從替補席上挺身而出15投7中砍下22分,幫助球隊92:89拖到了第七場,但最終遺憾落敗。
但也就是這樣了。2006年1月凱爾特人又把他送到了森林狼換來了白人射手瑟比亞克和接近退休的奈及利亞中鋒奧洛沃坎迪。
但那時的森林狼同樣是風雨飄搖,斯普內維爾因為續約問題和球隊鬧翻、薩姆·拉塞爾垂垂老矣、加內特和管理層的矛盾也日益加深,球隊連續三年沒進季後賽。
但這卻是戴維斯最喜歡的環境,沒有勝負的壓力、防守的要求,每天打卡上班、開心地刷著資料。
在森林狼的兩年他場均17.6分、是加內特之外球隊的第二得分手,但球隊那兩年都只拿下33勝左右無緣季後賽。
接著他又去過熱火(07-08)和快船(08-10),都是當時正處於重建或低谷,沒什麼成績壓力的球隊。聯盟對他已經明確的定位:
他到哪裡都能貢獻不錯的資料,得分上雙輕而易舉。但前提是你必須給他足夠的球權,還得忍受有些不正常的行為舉止,以及放蕩的個人生活。
所以在2010年之後,就再也沒有nba球隊願意給30歲的他機會了。
後來他甚至還來過cba的江蘇,但只打了七場比賽就被掃地出門,當時他的身體狀態已經達不到比賽標準了。
這個曾經自認為能當勒布朗大哥的妄人,就這樣逐步淡出了大眾的視野。
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nba、聯盟還沒有著裝令、還沒有那麼嚴格的攻防尺度、還沒有爆發奧本山宮殿之戰。當時各隊還是願意接納一些街頭氣息濃厚、天不怕地不怕的妄人(俗語叫二愣子)。
他們在街球場上鍛造出的個人能力固然可以在nba得到展示,但過於突出的個性和莽撞的言行讓他們越來越不適應這個高度商業化的聯盟。同時他們極度自我的打法也與nba的技戰術要求格格不入。
論能力,他無法跟當時科比、AI、卡特等四大分衛相提並論。
論天賦,皮爾斯、雷·阿倫都比他高了不止一個層級。
論頭腦,恐怕剛進聯盟的勒布朗就足夠把他玩弄於鼓掌之中。
一支有雄心的強隊,看不上他這種上限不高、卻需要球權的攻擊手,反而擔心他會成為破壞球隊化學反應的毒瘤。戴維斯整個生涯都沒有效力過一支常規賽50勝的球隊。
而期待重建的弱隊,也不會將他視為重建的希望或基石,甚至還擔心他帶壞隊內的年輕球員。
最適合他的角色就是nba球隊過渡時期的救火隊員。
需要他時給他一定球權、甚至是核心地位,可一旦他狀態下滑或者球隊得到更具天賦的球星後,就會立刻棄之如敝履。
這就是nba世界的現實和冷酷。
所以,當年那句“勒布朗是來輔佐我的”,如今聽來可笑之餘,又多了一份世態炎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