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歷早已變成我們約定俗成的標準學歷了。
隨著我們對學歷的重視指數越來越高,家長們都會要求學生考大學,成為大學生,甚至是研究生、博士。雖然目前我國的本科學歷只佔全國人口的3.8%,但哪個學生不想讓自己成為那前3.8%的人呢?
教育部通知,高中生迎來2個“壞訊息”,想上大學真是太難了
訊息一:部分地區不再招收復讀生
近幾年,高考復讀生的隊伍日益龐大,很多高校在統計參考生時,都大吃一驚。這樣的現象不僅是一種高等教育的內卷,揭露了教育現象的一些漏洞。還打破了教育環境的平衡狀態,很多應屆生受到了一些困擾和影響。
正因如此,教育部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進一步惡化,在不同省市內做出了不同程度上的調整,比如在海南、雲南等地,要求當地的公立學校不再招收高考復讀生,即便是私立學校不受管制,但在考生資訊查詢的時候,就會被限制了。
訊息二:藝考分數有所提升,部分高校不接收藝考生
在我們的印象中,藝考生大多都是不愛學習的學生,他們無法透過統一性的文化課考試的方式上大學,就只能透過學習藝術謀出路,報考藝術院校得到本科學歷。並且,在國內有很多知名度很高的藝術院校報考的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即便如此,也不能改變我們對他們的偏見,畢竟這種想法不是空穴來風,很多藝術生在學習方面就是很薄弱,就像是如今的娛樂圈中,高考分數達到400分,都是學霸級別了。也不怪我們的思想狹隘了。
所以,為了提升藝考生的整體素質來扭轉這種偏見,教育部調整了藝術生的錄取分數線,部分大學也藉機調整了本校的招生標準,甚至部分院校直接取消了藝術生的參考資格。看來藝術生的未來發展充滿坎坷了。
分析:
放發現一些不好的苗頭出現的時候,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及時止損,從源頭上找到問題,制定出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才可以,不痛不癢的解決莫不如不要。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出現,但也都是在所難免的。
如此境遇下,高中生該如何自處?
在中考中突出重圍,得到高中入場券才是硬道理
自從提出了提高中考普職比之後,很多原本可以上高中的學生都失去了資格,他們的競爭壓力不是來自於整個城市,而是自己學校的同窗們,只要是在學校的單獨排名中拿到靠前的排名才可以,無論你的分數在整個城市的排名如何,都是無關緊要的。
所以,想要迎接高中階段的挑戰,起碼要能上高中才行,不然討論起來也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因此,初中生們在現階段的學習備考中,切勿掉以輕心,沒到最後關頭,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就不能鬆懈。
上了高中,就要有必勝的決心
如今導致復讀生數量的大幅上升有多種可能,對現狀的不滿意,覺得自己還能取得更高的分數佔了很大的比重。這類考生有些是已經達到了其他考生達不到的水平,有些是真的失敗了,但這都不能成為他們重來一次的理由。
這個時候,有些學生和家長就會說,既然相關部門沒有禁止,那麼就說明如此選擇是每個學生的權利。但是其他學生為什麼會主動放棄行使這項權利呢?問題不還是出在了學生自身嗎?學生的抗挫能力太差。
所以,當步入高中的第一刻開始,就要在心中留下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想法,明明可以一次性取得成功,為什麼要浪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呢?並且產生了如此習慣的話,對未來的發展也是影響頗深的。甚至是走向工作崗位,也不會受人歡迎的。
筆者想說:
這兩個改革雖然是面向所有適齡學生的,但是真正受到影響的學生還是佔少數的,對於那些壓根就沒有想過復讀,或是不想成為藝術生的學生來說,就是毫無影響的,他們還是按照往常的學習態度和方式就可以了。
但對於那些會受到影響的學生來說,也不用太過緊張,畢竟消極抵抗不是辦法,積極地想出應對辦法才是硬道理,與其說整日埋怨政策的不公平,莫不如調整自身,或是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或是改變自己的努力方向。既然事實不能發生改變,要麼是自己妥協,要麼是全盤皆輸。到底該如何選擇,想必每個人都知道孰輕孰重的。
今日提問:
你覺得這兩個訊息到底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