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每年,近4000只野生動物來到北京這個院子裡

本文首發於《瞭望東方週刊》總第840期,原題為《雙河大街1號喜與憂》。

文| 王劍英

劉醴君看過太多的傷殘、傷病動物。許多本可在空中翱翔的鳥兒、在山野中奔跑的野獸,現在只能靜靜蹲在籠舍的角落,偶爾望向外面的天空,神情落寞。這時,他總不願與它們的眼神對視。

每年,近4000只野生動物來到北京這個院子裡


一隻禿鷲接受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救助後,被成功放歸野外(何建勇/攝)

在北京市順義區雙河大街1號,有一處野生動物聚集之所。大至幾百斤的野豬、四五米長的蟒蛇,小至剛出殼的雛鳥和烏龜幼崽……這裡有鳥類、哺乳類、兩棲爬行類動物籠舍100餘間,日常存欄動物300多種、1000多隻,儼然一座小型動物園。

這裡不是動物園,而是野生動物的一方庇護所——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以下簡稱為救護中心),一家公益性事業單位。

送至這裡的野生動物,或有外傷,或有疾病,有些甚至奄奄一息。來到這裡後,經過隔離、體檢、觀察、治療、飼餵等多道流程,在恢復健康、達到標準之後,會送到野外科學放歸。

救護中心因北京申辦奧運會引入國際先進理念和做法而誕生,至今已走過16個年頭。這裡24小時值班,年均救護動物約4000只。50餘名員工堪稱動物“守護神”,他們中有身懷絕技的麻醉高手,有醫術高超的大夫,有細心周到的飼養員……在這個佔地16公頃的院子裡,人和動物相遇,也和自己的內心對話,上演著一幕幕的喜與憂。

“暗器”高手

一隻獼猴被關在籠子裡,齜牙瞪眼地盯著籠子外的男子,不時使勁晃動欄杆,顯示出未被馴化的野性。

男子神情專注,手持一根長管逗弄獼猴,當獼猴轉身時,瞅準時機,將管口湊至嘴邊一吹,一支麻醉針管射出,正中獼猴臀部。幾分鐘後,剛才還頗具攻擊性的獼猴便進入癱軟狀態,被抬至樓下的野生動物救護車上。

這幕頗似武俠片中暗器高手大展身手的場景,發生在海淀區某戶居民家中。主人是一對60來歲的夫妻,獼猴是他們養的一隻寵物,因屬於非法飼養,被舉報後由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罰沒,交給救護中心接收和救助。

對獼猴實施麻醉的男子叫謝海生,是來自雙河大街1號的救護員,也是這裡屈指可數的吹管高手之一。他告訴本刊記者:“麻醉針要儘量扎四肢和臀部,不要扎到肚子,否則容易損傷內臟。”

謝海生出生於1976年,來到救護中心已11年,開著救護車奔波於一線是他的日常工作。

2015年,接收一條揚子鱷的經歷令他頗為難忘。那頭鱷魚體長1.5米,重約90斤,被非法飼養於大興區某大型飯店的水族缸裡,供食客觀賞。揚子鱷性情兇猛、力氣大,且皮質堅硬,無法使用麻醉針管,只能用專業套環將嘴套住,再下水捕捉。

謝海生記得,那次他和同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將鱷魚弄上車。

進入救護中心並存活下來的野生動物,大致有以下出路:恢復正常、適合野外放歸的,會及時放歸野外;無法放歸的,部分會轉移到動物園等地進行科普宣教;另有少部分如殘疾或失去野外生存能力的,便在飼養區長期飼養。

用救護科科長史洋的話來說,“救護中心兼具救護和收容兩大功能”。

那頭揚子鱷從小被人工飼養,已失去野外生存能力,至今仍在“兩爬館”裡受到精心照料。夏季天熱時,還可在模仿自然環境的露天水池裡泡澡、曬太陽。謝海生常去看望這位“老朋友”,它能在這裡安享晚年,也算不錯的,這令他頗覺欣慰。

2020年夏天的一次救護經歷,讓他遺憾又心疼。

那是在西城區某學校操場上,一隻黃鼠狼誤入剛鋪上橡膠與油漆的新跑道。由於是暑期,又是晚上,第二天才被人發現。謝海生趕至現場時,只見黃鼠狼被粘在跑道上,因掙扎而全身裹滿膠與漆,面板甚至鼻腔和口腔都被腐蝕嚴重,叫聲悽慘。

“這一夜它是怎麼熬過來的啊!”謝海生心疼不已。待送至救護中心時,同事們也震驚了,都默默期待奇蹟出現。

但奇蹟最終並沒有出現,黃鼠狼未能救活。

城市建設發展越來越快,黃鼠狼、刺蝟等已成為城市常見野生動物。謝海生說,人類生活對其影響很大,市民在進行各種活動時,要多考慮它們的存在和需求。

救死扶傷

每年,近4000只野生動物來到北京這個院子裡


劉醴君(右一)正在救治白肩雕

從海淀被解救回來的獼猴首先被送至隔離籠舍觀察與檢查。隔離區50米外,是一所天藍色屋頂的房子,裡面有很多小房間:X光室、無影燈手術室、病毒室、化驗室……這是雙河大街1號“救死扶傷”之處,也是動物醫生劉醴君的地盤——動物醫院,共有三名臨床醫生,一名實驗室醫生。

劉醴君覺得獼猴沒大問題,只是有點面板病。他最近的工作重心在一隻白肩雕上。

見到白肩雕的第一刻,劉醴君心情沉重,雕的兩隻腳掌全部感染潰爛,令人觸目驚心。

挑戰隨之而來:白肩雕是瀕危、稀有鳥類,這是救護中心16年來第一次接收到傷病白肩雕;而且它患的是禽掌炎——對猛禽而言,是足以致命的頑疾、重疾。

“我燃起了鬥志!就像見到難題,一定要把它解出來。”劉醴君說。

給白肩雕戴上氧氣罩,全身麻醉,消毒,切除腐爛組織,包紮,敷藥,裹棉球……第一次手術足足進行了40分鐘。後來,有隻腳掌病情一度反覆,又做了二次手術,目前正處於恢復狀態。劉醴君估計,半個月後就能將其轉到療養區,也許再過不久就能放歸野外了。

在他看來,自己對白肩雕還遠稱不上“救命恩人”,但對十年前救治過的一隻獼猴,劉醴君覺得可以算得上。

那隻猴子是一名市民在小區垃圾桶裡撿到的,送到劉醴君面前時,已經昏迷不醒,渾身散發著惡臭,臀部潰爛且爬著蛆蟲,身體僵硬得像一塊木頭,連指關節和嘴唇都無法動彈——這是破傷風感染後中毒的典型症狀。

清理、輸液、上藥等救治手段齊上,三天之後,劉醴君驚喜聽到猴子喉嚨裡發出了“咯、咯”的聲音。同事們輪流陪在它身邊精心看護,像救治、陪伴孩子一樣,看著它緊閉雙眼的面龐,撫著它的頭,希望它能夠好起來。

一個禮拜後,猴子硬邦邦的肌肉變得軟和了;兩個月後,又能上躥下跳了。

“每次遇到這種挑戰,又成功治好了,成就感極強。”劉醴君說,“就好比藝術家創作出一件自己特別滿意的作品,那種快感別人無法體會。”

劉醴君出生於1984年,從北京農學院動物醫學專業畢業後,曾在某醫藥公司做過兩年技術員,每天換三身連體無菌服,整天和試管打交道,感覺冷冰冰、沒意思。來到雙河大街1號以後,一次次把動物從死亡邊緣拉回來,再放歸野外。他說:“我真正體會到了學醫的樂趣,讓我覺得工作特別有鬥志,有奔頭。”

劉醴君本就有一種明朗的陽光氣質,說這話時,眼睛更是亮晶晶的。

但不是每次救治都能如願。他來到這裡工作十年,經手的動物有上萬只,很多時候也不得不看著它們在痛苦中慢慢閉上眼睛,無奈且壓抑。

資料積累

劉醴君和史洋是同事,也是惺惺相惜的朋友。

史洋是雙河大街1號的元老,2005年中心籌建之時,他便進駐於此,先後在監測科、宣傳科、救護科任職,一路見證了這裡的成長與發展。他現在是救護科科長,手下有十幾名工作人員。

史洋碩士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專業,在各種動物中,他對鳥情有獨鍾,曾經歷過狂熱的觀鳥階段,是這個院子裡公認的“識鳥達人”。

史洋喜歡鸚鵡,他發現救護中心裡有不少關在籠子裡的鸚鵡,平日裡總是一副慢悠悠的姿態。後來當他跑到雲南的林子裡觀鳥,看到野生鸚鵡時,瞬間顛覆原有印象——它們不僅靈活,且飛行速度極快。

“鳥在籠子裡和在野外是完全不同的狀態。”他感慨,“大自然才是它們應該待的地方。”

史洋印象最深刻的兩次接收救治案例都和鳥有關。2007年,他跟著救護車去懷柔區接收一批被罰沒的百靈鳥幼鳥,足有3000餘隻,被裝在扁扁的、分成一格一格的木頭籠子裡,將一輛金盃麵包車塞得滿滿當當,小鳥悽慘的叫聲令他至今不忘。兩年後,他又經手了一批執法部門罰沒的山雀幼鳥,600來只。兩批幼鳥的死亡率都不低。

“那幾年,北京的非法鳥販子猖獗。”史洋說,“這些年打擊力度大了,市民的保護意識也提高了,這種數量巨大的案例少了很多。”

2016年,救護中心和英國鳥類基金會合作了北京大杜鵑專案,為5只大杜鵑戴上追蹤儀。衛星定位顯示,大杜鵑從北京出發,可以飛越1.2萬公里,跨越印度洋,最後抵達非洲大陸東部過冬。

史洋對專案成果頗為驕傲——此前沒人知道這種常見的鳥兒每年飛走之後,到底去了哪裡。他說,中心可利用在野生動物資源方面的優勢,積極和各類機構合作,積累各種基礎資料。

身為雙河大街1號裡的骨幹,他一直在思考野生動物救護的整體發展。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這個行業面臨著大量空白與未知,缺少基礎資料,需要從業者一步步探索。

劉醴君對此深有體會。他雖是動物醫學科班出身,但學校教的主要是針對家禽家畜,極少涉及野生動物救治。劉醴君經手的動物種類已近300種,比如白肩雕的病例十年難遇,“給它注射藥物的適宜劑量是多少?哪有現成的書本知識呢?誰又能告訴你呢?只能靠自己靈活掌握,慢慢探索”。

當然,挑戰即機遇,這意味著他們正站在行業的前沿,正在為後來者開拓全新領地。

2020年,救護中心開始建設動物救護管理系統,將各種救護資訊資料化,共計20多個指標,如第一救護地點、傷病情況、用藥情況等,目前已積累了3000餘條資料。史洋期待,幾年之後有足夠的資料底本進行分析,比如某個種群在哪個季節、哪個地區容易受到何種傷病,繼而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如同醫院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這比被動地去救護動物個體要好得多。”史洋說。

城市姿態

劉醴君曾為一條緬甸蟒做過手術,它被發現於通州區的一條大街上。X光片顯示它的某節脊椎錯位了,導致身體的後半截呈癱瘓狀態。幾番救治之後,蟒活了下來,但脊椎再也無法復原,成了一條“殘障”蟒。

劉醴君判斷:“它是被人為打傷的。”

那隻垃圾桶裡奄奄一息的獼猴,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劉醴君說它見到人就有一股恨意,齜牙咧嘴、眼神兇狠,“大機率是受過主人的虐待又遭扔棄”,後來大家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感恩的心”。

還有那隻白肩雕。只有被人類飼養過的猛禽才會得禽掌炎,因為關在籠子裡被迫長時間站立於棲架,得不到足夠的運動,產生各種應激、焦慮。

劉醴君看過太多的傷殘、傷病動物。許多本應在空中翱翔的鳥兒、在山野中奔跑的野獸,現在只能靜靜蹲在籠舍的角落,偶爾望向外面的天空,神情落寞。這時,他總不願與它們的眼神對視,內心卻不自覺發出聲音:“人類虧欠動物太多、太多。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儘量在還債與補償而已。”

史洋說,這份工作帶給他兩種明顯的認知變化。一是那些莊園範兒的綠地——修剪整齊的草坪、造型美麗的樹木,既無雜草也無動物——他已經越看越“不順眼”了。他覺得荒野範兒更有生命力,“正確的生態審美應該是,要學會從動物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而不僅是人類角度”。

另一個變化是,他發現知道得越多,未知的就更多。這讓他不自覺生出對大自然深深的敬畏,深感個體和人類的渺小。

2021年初,一隻秋沙鴨的故事在北京廣為傳播:市民反映某公園冰面上困有一隻中華秋沙鴨,這是瀕危鳥類,有“鳥中大熊貓”之稱。救護人員趕到現場發現,這是一隻與中華秋沙鴨長相相似的普通秋沙鴨。由於冰面危險,還請來了消防員,搭放消防梯爬過冰面才救下這隻鴨子。

網民熱議,到底要不要花這麼大力氣去救一隻普通的鴨子?雙河大街1號的回應是:不管瀕危不瀕危,都要救!這是救護中心的職責所在。生命平等,每一種都值得去愛護。

“十三五”期間,雙河大街1號累計救護各類野生動物237種、19451只(頭);接收執法罰沒野生動物98種、16830只(頭);共放歸131種、14482只(頭)。成績不錯!

史洋和劉醴君坦承,整體而言,保護棲息地、保護自然環境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效果更強大,“那是可以保護物種的”。

雙河大街1號價值獨特。第一,對野生動物個體來說,它們很需要;第二,這是一座城市的姿態與表率,對市民生態理念提升有巨大引領作用。

“主流力量肯定是靠保護自然環境。將軍排兵佈陣,作為小兵,我們自會盡己所能、奮勇向前衝。”劉醴君說。

來源: 瞭望東方週刊

分類: 動物
時間: 2021-10-10

相關文章

打死一隻判十年!各國朱䴉相繼滅絕,我國如何從7只增到4000只?

打死一隻判十年!各國朱䴉相繼滅絕,我國如何從7只增到4000只?
2016年6月陝西省銅川市馮某某以及郝某某兩人用彈弓打傷一隻腳上帶著腳環的朱䴉後,畏罪丟下朱䴉逃走.這隻朱䴉隨後因搶救無效死亡,而兩位犯罪嫌疑人被抓獲後分別被判處了十年以及八年的有期徒刑. 審判打死朱 ...

1979年賀子珍來到北京,提出想去毛主席紀念堂,最終結局如何?

1979年賀子珍來到北京,提出想去毛主席紀念堂,最終結局如何?
1979年9月3日,一個坐在輪椅上的老年婦女,在女兒的陪同下來到了上海機場.在正式登機之前,這個老太太對著身後前來送行的上海市委的領導勉強揮了一下手,然後登上了黨中央專門派來接她前往北京的專機. 老太 ...

喜迎COP15大會 雲南普洱放歸85只野生動物

喜迎COP15大會 雲南普洱放歸85只野生動物
央廣網普洱10月13日訊息(記者李健飛 通訊員劉倩)雲南普洱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10月11日放歸了85只野生動物.這些動物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蜂猴.凹甲陸龜,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白鷳等,均由普洱市相關主 ...

十一去哪兒|院子裡的北京:一場雨連綿,一場晴方好

十一去哪兒|院子裡的北京:一場雨連綿,一場晴方好
開著一輛老車,在下雨的秋日午後,行駛96公里去往延慶小觀頭村.車子在離開興陽線,進入昌赤路後,縣道兩側盡現蜿蜒的秋景.延慶是北京的後花園,所以每年都會來上一兩次.百里畫廊,更是不能錯過的自駕經典線路. ...

陳毅逝世16年後,江西一農婦來到北京:我是陳毅54年未見面的妻子

陳毅逝世16年後,江西一農婦來到北京:我是陳毅54年未見面的妻子
1959年,在江西于都的一家小雜貨鋪裡,一位農村中年婦女帶著兒子,準備來這裡買點糖給兒子吃.只見兩人穿的都破破舊舊的,身上的衣服也是打了不少的補丁. 但這位中年婦女來到雜貨鋪時,各種好吃的還有小物件都 ...

陳毅逝世16年後,74歲農婦來到北京:我是陳毅54年未見面的妻子

陳毅逝世16年後,74歲農婦來到北京:我是陳毅54年未見面的妻子
1988年,距陳毅將軍逝世已經有16年的光景.這年九月的一天,一位江西的老婦,佝僂的身子來到了北京醫院.她不是來看病的,而是來尋一位故人. 在兒子的攙扶下,她來到了時任婦聯主席蔡暢的病房.彼時的蔡暢久 ...

四川馬爾康發現了一隻野生動物,省級專家親自鑑別,有人認識嗎?

四川馬爾康發現了一隻野生動物,省級專家親自鑑別,有人認識嗎?
"馬爾康",藏語意為"火苗旺盛的地方".馬爾康市隸屬於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位於青藏高原南緣,四川盆地西北部,屬高原峽谷區,地勢由東北向西南逐漸降低,地面海拔 ...

1980年,一位日本婦女來到北京尋親,為何稱聶榮臻是自己的父親?

1980年,一位日本婦女來到北京尋親,為何稱聶榮臻是自己的父親?
在1980年7月14日,一位日本婦女美穗子帶著她的三個孩子,從日本來到了中國,在日本外交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探望我國的開國元勳聶榮臻. 闊別了三十多年,美穗子和聶榮臻得以在人民大會堂相見,兩人都難掩內心 ...

12只野生動物放歸大自然

12只野生動物放歸大自然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許南平攝影報道:9月16日,省林科院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對一批救助後康復的野生動物進行放生,3種不同種類總共12只動物重返山林,迴歸大自然. 據悉,此次放生的動物全部為今年透 ...

36天騎行近4000公里!這位59歲厚街大叔不簡單

36天騎行近4000公里!這位59歲厚街大叔不簡單
厚街南五人陳炳坤今年59歲,隻身一人從厚街出發騎行3916公里到西藏,歷時36天,抵達布達拉宮.一路上,他歷經了單車爆胎.打滑摔傷.因感冒患肺水腫住院等突發事件,經歷令人讚歎. 日前,記者聯絡上已從西 ...

緊急圍捕!2只鱷魚被放生到湖裡,沒有天敵,危害到底會有多大?

緊急圍捕!2只鱷魚被放生到湖裡,沒有天敵,危害到底會有多大?
虐待動物頻頻發生的今天,很多人覺得應該善待動物,便又出現了一個極端:放生! 在很多人眼裡,放生就是愛心的表現,就是仁慈的表現,於是一些人不管什麼動物,都進行放生!但是,不知道他們是否知道,這樣的放生, ...

枸杞不該只活在老年人的保溫杯裡

枸杞不該只活在老年人的保溫杯裡
枸杞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曆史,研究發現其中富含的枸杞多糖(LBP)具有多重藥理活性.2017年,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研究團隊在<Aging and disease>發表文章討論了LBP所介導 ...

NBA近11年年薪王:科比庫裡均連續5年稱霸 詹皇僅一年登頂

NBA近11年年薪王:科比庫裡均連續5年稱霸 詹皇僅一年登頂
近日,美國知名媒體Spotrac統計NBA自從2011年開始,最近連續11年的NBA年薪王,科比從2011年到2015年連續5年稱霸,而庫裡則是從2017年到2021年連續5年稱霸,詹姆斯僅再2016 ...

薛景霞:養羊致富反哺家鄉
天邊漸漸地亮了起來,一輪硃紅色的太陽衝開了層層雲片,天空頓時展開,山東省陽穀縣鴻運牧業有限公司的養殖場在晨曦中慢慢清晰起來. 日頭漸漸升起,空氣中散發出養羊場特有的氣息,黑頭白身.膘厚體肥的羊群開始躁 ...

沈華:如何看待龐大而又撲朔迷離的玉器市場

沈華:如何看待龐大而又撲朔迷離的玉器市場
當下藝術品市場,最熱門的可能就是玉器收藏了,之所以玉器收藏十分火熱,關鍵還是藝術品投資介入以後,整個收藏市場比較龐大,而玉器受材質和文化背景的影響,更便於攜帶和轉移,而且玉器的價格與價值沒有形成完全統 ...

中秋月圓話思親
文/魯振中 中秋節,有刻骨銘心的回憶,中秋節,有由衷的祝福,中秋節,是詩意盎然,令人浮想聯翩的日子. 詩人說:故鄉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坦白地講:自己才疏學淺,欣賞不了艱澀的詩文.是故,窗前明 ...

民間故事:員外逛街,幫老漢付了兩個包子錢,關鍵時刻老漢救了他
話說古時候在歸德府商丘縣,有一姓趙的大戶.趙家有良田數百畝,店鋪百餘間,可謂是家大業大.這是趙家幾代人奮鬥,才有的結果.趙家雖然富裕,可人丁不旺,幾代都是單傳.如今趙家的家主叫趙良才,他為人善良,遇上 ...

聊齋故事:夢裡被處死

聊齋故事:夢裡被處死
宋朝初年,有一個人叫做侯永,娶了一個媳婦姓劉,二人已經在一起生活了五年,十分恩愛. 有一天中午,劉氏午睡,剛睡著就夢見家裡來了一群身穿黃色衣服的人,說是要帶著她去見一個人.劉氏也沒有機會詢問去見誰,就 ...

兒子持刀追砍,將父母掃地出門,直言:死了歡迎回來,活著不行!|真實往事

兒子持刀追砍,將父母掃地出門,直言:死了歡迎回來,活著不行!|真實往事
本是血濃於水的親父母,本該頤養天年的花甲老人,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究竟是何原因,讓兒子惡語相向,放下狠話"不會再讓父母踏進屋門!進到家門就要打"?究竟是何原因,讓母親在外受氣,倒地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