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記得小時候看過周星馳一部很經典的電影,叫做《食神》,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情節就是“瀨尿牛肉丸”這一幕,為了形象生動展示丸子的彈性,周星馳將丸子當成了乒乓球,在臺桌上足足彈起了半米多高,讓人驚訝不已。
其實,電影裡出現的“瀨尿牛肉丸”,它的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潮汕牛肉丸”,最大的特點就是彈性十足,丟在桌面確實能夠彈起來,只不過沒有電影那般誇張而已。
“潮汕牛肉丸”之所以能夠擁有這般彈性,是因為有兩個原因,一是使用當日新鮮的牛肉,二是用人工純手工打造。其中第二點是最為重要的,在很久以前,人們在捶打牛肉丸的時候,只是用到了菜刀的刀背,但是這樣力度不均勻,打出來的牛肉丸彈性較差。
後來,潮汕人改進了捶打的工具,用兩根特製的鐵棒替代的笨拙的菜刀,每一根鐵棒足足有3公斤重,拿起來分量十足,如果力氣不夠都拎不起來。做牛肉肉的師傅穿著白背心,有的甚至光著膀子,拿著大鐵棒輪流捶打牛肉,直到把牛肉打成肉漿的狀態。
如果你到過潮汕地區旅遊,路過牛肉店的時候,經常看到一些師傅揮汗如雨地捶打牛肉,他們的雙臂肌肉結實無比,這就是常年不停揮舞鐵棒的成果。所以,“潮汕牛肉丸”還有一個稱呼,它又被人們稱為“手打牛肉丸”。
不過,現在做手打牛肉丸的店鋪越來越少了,一是人工手打效率低,二是人工成本上漲。因此,現在我們買到的大部分手打牛肉丸,都是用機器來捶打的,吃起來跟手打的差別並不大,不過對於一些資深的食客來說,“手打”和“機器打”還是存在著不少的差別,最好吃的牛肉丸依然是手打。
傳統的手打牛肉丸,必須選用新鮮的牛腿包肉作為原料,加上純手工製作,所以價格都比較高,最低也要50元一斤,有的還會賣到80元一斤。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有時候去菜市場或是網上購物,一包500克的牛肉丸只要20多元,包裝帶上還標註“手打潮汕正宗牛肉丸”,顯然這並不是正宗的。
看看配料表,我們就會發現上面赫然出現了豬肉和澱粉,而牛肉的比例少了很多,吃起來沒什麼牛肉味,不過還依然保持著彈性。因此,回到主題上,現在的彈性十足的“潮汕牛肉丸”,並不全是手工捶打的,大家別再被商家騙了。特別是遇到價格特別低的牛肉丸,想一想,現在牛肉都要五六十元一斤,一斤牛肉丸才二十多元,這並不可能,若是純牛肉,商家可是要虧本啊。
除了牛肉丸之外,現在市面上的其他肉丸、火腿腸、香腸等等肉製品,很少用純肉來製造了,畢竟現在已經是工業化生產的時代,大部分商家要考慮的是最高的利潤,而不是最好的材料。
大家喜歡吃“潮汕牛肉丸”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想法。今天大熊的分享就到這裡了,覺得文章有用的話,請分享轉發給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我是大熊餅乾不加糖,每天分享給大家最實用的生活資訊,喜歡我就點個關注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