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很多患者,他們習慣把生病導致的體虛歸咎於歲數大了,不服老不行。其實人們普遍存在的氣短乏力、沒有精神等表現,不僅僅是因為年紀大了,身體素質下降,多數都預示著生病。
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下,可能引起疲倦乏力、精神不振的病症有哪些,應該怎麼調理。
脾胃氣虛
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老話講,十脾九虛。由於很多飲食、生活習慣上的問題,人們常有脾虛的毛病。脾虛一般有四種情況,脾氣虛、脾陽虛、脾氣下陷、脾不統血。
那麼脾胃氣虛的患者,初期一般不痛不癢,頂多就是感覺有點不想吃飯,精力沒有從前充沛,往往會被誤認為累著了或者是歲數大了,只要休息休息就好。
然後脾胃氣虛再發展發展,很多人會出現中氣下陷的症狀,那麼這個階段的患者情況就有些複雜了,比如頻繁甚至每天都覺得自己好累啊,頭重腳輕,步伐軟綿,怎麼休息都緩解不了,而且好像越睡越累。就像相聲中的那句經典臺詞一樣,他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下絕不坐著。而且記性越來越差,反應遲鈍,特別容易感冒,老也好不了。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器官下垂,像胃下垂,子宮下垂,肛門脫垂等等。
氣陰兩虛
氣陰兩虛,顧名思義就是指患者不止氣虛,而且陰虛。氣虛使人感到勞累、疲乏、少氣、懶言,陰虛則讓人口乾口渴,二便異常(小便短赤、大便燥結)。
如果陰虛的同時還有內熱,比如手腳心出汗,盜汗(睡著出汗,醒後輒止)等,那麼此時不僅要補氣,還要滋陰養陰。
心脾兩虛
現代社會節奏太快,人們所承受的壓力普遍變大,特別是工薪階層,常常會勞累過度,思慮過甚,飲食無常。古人講,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是有一定道理的。過度耗費心血、損傷脾胃,就會導致心脾兩虛。
這類患者除了有氣虛的表現,還會心慌心悸,失眠多夢,五心煩熱,注意力難以集中,女性最典型的症狀就是月經不調甚至不來。此時我們就應該著重補養心脾。
肝鬱氣滯
肝鬱氣滯的患者同時兼有肝鬱和氣滯的症狀,心情不好時,症狀可能加重。最好判斷的症狀就是生氣的時候脅肋部脹痛,上腹部痞滿脹疼得吃不下飯,精神不振。肝鬱氣滯一般多見於性格悲觀抑鬱或者急躁易怒的人。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疏肝解鬱。
綜上就是可能引起人們疲倦、勞累的四大常見病症。大家可以對症調理,病情發展較快的時候,建議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