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還歷歷在目的那些場景:1965年(春)上海組織信鴿放飛北京(空距1058公里),我飼養的司達沙血系的信鴿榮獲上海市放飛北京季軍。
但在上海市信鴿協會門口巧遇汪順興的徒弟為汪順興報到上海市北京亞軍,我即被此鴿的外貌、體形、眼睛所折服。
那時,汪順興培育的“汪種”在上海市遠端和超遠端競翔中賽績累累,相當驚人,可是,有人卻認為吳淞地區養鴿盡佔地利便宜,容易出成績,我已不顧這些傳言,在閘北區信鴿大組長陳永卿介紹下認識汪順興。
在汪順興家觀賞了北京5名的子代、北京冠軍、亞軍,西寧4名和8名,太原亞軍和季軍……聽了汪順興育鴿經驗,深感“汪種”培育的功力,遂拜汪順興為師。
我的恩師汪順興生前教誨過我:“每位鴿友都有好鴿子,但未必都能培育出優秀的賽鴿,這需要提高信鴿之間整體交配的水平!”
“養鴿要有鴿德,做人應有道德,支援給鴿友的信鴿應是最好的,當鴿友飛出賽績比自己得名次還高興!”
寥寥數語,字字珠璣,如今仍然深刻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成為與汪順興恩師交往紀事中最為寶貴的財富。
還有兩件事,值得向廣大鴿友說明:任何一位鴿友,都是從別人處引進種鴿開始養鴿的,但上海50-60年代有些人抱殘守缺,安於現狀,講究品系與外貌純正,片面認為自己的種鴿“天下第一”,搞近而又近的回血,結果是放飛成績不斷下降,吃苦在自己。
我這裡講的第一件事是:汪順興恩師除了在初創時期使用日本軍鴿,還在日後競翔中,為了提高信鴿的速度,從60年代起又搞起“中外合作”。
比如:1964年在“汪種”中滲入“日本氣象鴿”,後又運用有比利時血系的“臺鴿”進行素質改良,1981年借用任興華的“日本雌”與老桃花交配等等,所出子代榮獲上海市張掖(空距2040公里)7名等高位名次。
由此可以證明:汪順興恩師本身就是運用“中外合作”育種的領先者。
我這裡講的第二件事是汪順興恩師曾把鴿舍內的“汪種”精華傳給我,比如:北京5名子代、“徐州大王”、“珍珠瑪瑙”、“西寧”系列等,使我在中程、遠端、超遠端的上海市、區信鴿競翔中名列三甲之列。
支援給上海和全國各地鴿友的種鴿所出子代,在中程、遠端、超遠端競翔中榮獲冠亞軍及前10名的賽績甚多,因此被上海鴿界元老陸一鳴先生稱之為“小汪順興”,以此聲名遠揚。
漫話點滴育鴿經驗
2001年是新世紀起始之年。我已是65歲的鴿界老人,養鴿育鴿屈指算來已有50餘年的歷史。
在超過半個世紀的養鴿生涯中,自己悟出一個基本道理:“養鴿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從開始養鴿玩賞,到深入鑽研,這就是一個飛躍,特別是現代賽鴿內含市場機制,那更不能等閒視之。
因而養鴿必須活到老,學到老,養到老。”這裡,我從幾十年育鴿經歷中談一些自己的感悟:
選種第一
養鴿像做好任何一件事一樣,必須建築好適合實際的平臺,照有人所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是成功的基石。
我親身體會到,有了好的種鴿,等於成功的一半。比如我曾得到汪順興恩師的真傳——北京5名的曾孫75-7911點鐵砂雄,一直用至1991年還能交配孵出雛鴿。
7911血系使鎮江封慶生榮獲玉門冠軍、季軍,5名;馬鞍山朱洪昌榮獲酒泉冠軍、西寧4名、蘭州5名;上海葉龍社榮獲哈密8名,劉必才榮獲張掖4名,張鴻根榮獲張掖18名。。。等頗多的高位入賞。
我自己運用7911血系也在西寧、湟源、蘭州、天水等超遠端競翔中高位入賞,也贏得中程、遠端競翔中區冠軍亞軍等,即使放飛南路香港(空距:1350公里)也能榮獲上海市36名、靜安區亞軍,真正達到南北齊飛的境界。
我認為:任何一位鴿友,當引進種鴿時,應當清楚瞭解譜系,即基本特徵和賽績表現,對成熟期、適應性、親和性等有所明瞭。這樣,才能在平臺上高揚優秀賽績的大旗。
整體交配
汪順興恩師曾教誨“如果上海有10對優秀種鴿,那麼我汪順興充其量只有1對。
但9對種鴿可能育不出極其優秀的賽鴿,那是在鑽純血的死衚衕。我那時聽了還有些朦朧,現在細想起來,“如一杯香茗,數泡後醇香四溢”。
結合汪順興恩師平時的言傳身教,我才明白:“好種鴿要求整體配,達到強強聯手的效應。那就是1對種鴿的家族背景與整體表現(頭、羽、眼、身、尾和賽績、適應性,合配性等整體表現)都須反覆考慮。
為了保險起見再用‘一雄多雌’和‘一雌多雄’的方式進行比較;最後在實踐放飛中篩選,此時需要注意成熟度的掌握和競翔狀態的調節。我相信:龍生龍,鳳生鳳,但須有整體交配的藝術。
重視鴿眼
鴿眼是信鴿心靈的窗戶。從育鴿與競飛需求來說,鴿眼不僅是品系的特徵,而且是信鴿進化的標誌。
我曾在廠裡做過噴漆工,對於鴿眼在交配後將會形成何種色彩,大致有一個預設。
因此,我引進“汪種”後,在身體素質和賽績遺傳基礎上,培育出一些具有極為優秀的眼睛的種鴿。
其中,以“菸灰鐵砂”桃花和“茶葉桔紅”雞黃最為著名,從而使優秀鴿眼成為我培育“汪種”所具有的外部標誌,因而這些種鴿無論是近親交配,遠親交配,與外系交配、與外血交配,都能育出優秀的賽績鴿,特別是在惡劣氣候和複雜地形的區域,更顯英雄本色。
所以,素質是基礎,血統(含優秀賽績的遺傳)是根本,鴿眼是關鍵。如果我從這個角度提倡研究鴿眼和培育鴿眼,那麼沒有什麼人會產生疑義。
弘揚國血
中國信鴿是歷代育鴿者精心培育的結果,也是客觀實際和具體賽制的產物,具有機敏耐勞、意志堅強、歸巢意識強和賽程較長等特色。
其中,汪順興恩師所培育的“汪種”確實影響了中國賽鴿的程序,我現在有700餘羽信鴿,而“汪種”種鴿亦有100餘羽。我主張育鴿應主線清晰,繼續弘揚“汪種”國血的神威,同時更需要提升“汪種”品系的內質,這就要引進,進行“中外合作”的交配,採用篩選方式。
我講引進,有兩層意思:一是引進與自己培育方向一致的國外優秀種鴿;二是引進國外一些育鴿的先進觀念和技術,使“中外合作”最終達到“本土化”的目標。
我認為:“我國鄰邦日本靠引進與消化,使賽鴿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而作為新世紀的中國鴿界,必須依靠國血精華組配外血精華,也一定能達到世界賽鴿強國的目的。總之,我甘願一生一世弘揚“汪種”國血。
END
文|徐仰德口述 潘久武整理
[狗頭]感謝閱讀!如喜歡本號可新增關注,鼓勵請點贊+評論,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