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然而人們為了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往往忽視了內心的成長。
為了不枉來人間走一遭,在遺憾中草草結束生命,我們要珍惜生命,認真生活。
1、活得通透些。
蘇軾有句著名的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生活中,就有很多人只看到事物的表象,而沒有發現它背後的本質,從而讓自己陷入了一種痛苦的狀態。
比如,有的妻子經常抱怨丈夫不愛自己,不做家務,不帶孩子,變成了“可憐的怨婦”,卻沒有想想為什麼丈夫會變成這樣。 其實,站在丈夫的角度,他也覺得自己工作壓力很大,回家還要聽妻子嘮叨,就會覺得妻子不夠體貼溫柔。
《孟子》中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當我們願意靜下心來反思發生的一切時,事情才會出現轉機。
剛才的例子中,如果妻子意識到自己一味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時,她就會想要調整自己的一些行為。
俗話說“境由心轉”,當我們改變了對人對事的看法,就會把自己從“自我侷限”中解脫出來,從而改變自己的處境。
“透過現象看本質”,當我們對事物有更深的理解,那麼生活中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了。
所以,我們在遇到任何問題時,能夠停下來,看清發生的一切,做出客觀理智的判斷,讓我們活得更加智慧和通透。
2、提高感知力。
生活中,我們經常感嘆幸福太短暫了,有時就會費盡心思去尋找幸福,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卻徒勞無功。
就像法國雕塑家羅丹說的:生活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其實,幸福本來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用心地生活,我們就能體會到它的存在,不需要去努力尋找。
舉個例子,當我們送給父母一件禮物時,雖然他們嘴上說不喜歡,卻拿著禮物不斷看,臉上還堆滿了笑,此時,難道我們心裡就沒有一點幸福感嗎?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看一場電影,喝一杯茶,聊一次天,每個生活的瞬間都蘊含著無窮的快樂和幸福。
可見,幸福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擁有一顆覺察的心,就能感受到它。
3、生活本圓滿。
這裡所說的圓滿,並不是說我們的人生要完美無缺,樣樣都好才算圓滿。 因為世界本來就不完美,我們要有一顆包容心,接納萬事萬物的不同。
我們都知道,蘇軾一生經歷跌宕起伏,命運總拿他開玩笑,幾次被貶到偏遠地區,他卻在那裡過起了悠閒愜意的生活,雖然他的一生有不如意的部分,但是最終也是幸福圓滿的。
他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寫到“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可以看出蘇軾擁有一顆豁達包容的心。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我們的生活也不可能只有一種滋味,當我們帶著一顆接納的心生活時,酸甜苦辣鹹便成了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當我們放下“完美主義”,看淡生命中一些遺憾,我們才不會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毫無意義的小事上,而是真真切切地感知此時此刻的幸福與美好。
理解生命的不完美,能讓我們真正體會,活在當下的人生才是真正圓滿的人生。
結語。
身處喧囂塵世的我們,應該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當下,體驗每一個生命中的美好。
人要了解別人很容易,認識自己卻很難,透過正念,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找到自己,活出我們的人生意義。
我們要過得幸福,活得通透,獲得圓滿的人生,不需要具備多好的外界條件,只要擁有一顆活在當下的心。
當我們內心浮躁時,讓我們迴歸內心,享受到此刻的寧靜。
當我們感受不到幸福和快樂時,讓我們用心體會當下的美好。
當我們為了追名逐利而疲於奔命時,讓我們看清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俄國作家屠格涅夫說:幸福沒有明天,也沒有昨天,它不懷念過去,也不向往未來,它只有現在。
幸福離我們並不遙遠,“迴歸內心,活在當下”將為我們開啟幸福的大門。
當下才是人生最美的風景,願大家盡情暢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