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鍾碧雲
今年已經年近六十的鐘碧雲,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著一個口琴。她認為只要帶著這支口琴,就能找到兒子,帶兒子回家。
27年前,鍾碧雲的兒子很喜歡口琴,鍾碧雲也答應了兒子要買一個給他。但是等鍾碧雲買到口琴時,兒子卻不在了......
01
自鍾碧雲懂事起,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擔。
有一天她在工作的時候,忽然聽到了口琴的聲音,她當時就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
於是,在她拿到第一個月工資的時候,她就趕緊坐車去到商店,買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口琴。
因為口琴,鍾碧雲感到人生充滿了夢想與希望,感覺自己好像成為了一個音樂家。
後來鍾碧雲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們也很愛聽鍾碧雲吹口琴。那時候,兒子會爬到鍾碧雲的腿上,跟媽媽說:“媽媽,我也要吹口琴。”
聽到兒子的話,鍾碧雲一臉慈愛地看著兒子,對他說:“等你上學了,媽媽就給你也買一個口琴,把你培養成音樂家。”
但是還沒等鍾碧雲兌現承諾,兒子卻被人抱走了......
圖為鍾碧雲
02
鍾碧雲清晰地記得那年是1991年,丈夫的兩個“朋友”來到了家裡,說要和丈夫一起做生意。
那時候家中沒地方住,於是鍾碧雲就在家中給他們搭了兩塊板子,讓他們睡在客廳。等到了半夜,鍾碧雲想去看看兒子,但是兒子卻不在房間。
鍾碧雲急忙尋找,卻怎麼找都找不到兒子。等她來到客廳,這才發現,丈夫的兩個“朋友”也消失不見了。
鍾碧雲這才反應過來,她急忙騎上腳踏車來到了公交車站,見到人就問有沒有見過自己的兒子。後來她又去了碼頭,可是依然沒人知道兒子的下落。
鍾碧雲崩潰了,回到家就縮成一團,除了哭,她什麼也做不了。
丈夫也一直在尋找兒子,但是他們一家怎麼找也找不到,這個家自兒子丟失以後,就沒再有過歡聲笑語。
而口琴,也被鍾碧雲放在了櫃子裡,再也沒有拿出來過。
圖為兒子
就這樣又過了幾年,本以為命運會放過這個不幸的家庭,但是鍾碧雲的丈夫卻得了肝腹水。
在丈夫去世之前,他拉著鍾碧雲的手說:“碧雲,以後找孩子就靠你了。如果找到了,記得來我墳前給我上柱香。”
兒子丟失,丈夫去世,鍾碧雲的身體也每況愈下,但是看到她另外的三個孩子,她決心振作起來。
想到兒子對家的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口琴,於是,鍾碧雲從箱子裡拿出了口琴,擦去表面的灰塵,再一次吹了起來。
掃描二維碼
觀看完整影片
03
鍾碧雲調養好自己的身體後,一個人堅強地將孩子們養大。
那時候,為了給孩子們更好的條件,她來到了建築工地,別人不能幹的活,她能幹。拌水泥,背沙子......鍾碧雲用她瘦弱的肩膀扛起了這個家。
在鍾碧雲的努力下,生活逐漸在變好,孩子們也漸漸長大,成家立業。但是鍾碧雲還是會時不時地拿出口琴,吹上一首曲子。
圖為鍾碧雲一家人
在她心裡,口琴早已和兒子劃上了等號。
在《今世緣·等著我》現場,她再一次地吹起了那首《大海啊故鄉》,她一邊吹,眼淚一邊掉,而這首曲子彷彿也是在呼喚兒子回家。
03
在《等著我》尋人團的幫助下,鍾碧雲終於與兒子再次團圓。
兒子離家時還是懵懂無知的孩童,現在與家人再一次團聚時,卻已經人到中年。
這麼多年的分別,這麼多年的等待,終於在這一刻化成了幸福的淚水。
圖為團圓畫面
“這個口琴給你,你小時候我沒給你買到,現在我終於能給你了。”將近三十年後,鍾碧雲終於將口琴給了兒子。
這些年來,兒子一直與養母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養母的離婚協議書,上邊清晰地寫著他並非養母的親生孩子。
養母也與他說了實情,原來,他是養母當初收養的孩子。
知道自己的身世後,兒子也一直在尋找自己的父母。他先是向養母詢問收養自己的地點,隨後又到了那個地方打聽,但是並沒有打聽到任何與自己身世有關的線索。
後來他還聯絡了警方和媒體,在很多地方都刊登過尋人啟事。
在《等著我》的舞臺上,《大海啊故鄉》這首曲子裡蘊含的不再是悲傷,不再是呼喚,而是團圓的喜悅!
我們也祝福他們,在今後的日子裡,繼續用口琴奏出他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圖為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