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還不到1歲,發了一場燒就成了這樣,肚子裡的腫瘤生長太快了,一天一個樣,等確診時都9.4釐米大了。他每天疼得不吃不喝,也不睡覺。那麼小、那麼脆弱的孩子,我嚇得整宿不敢睡覺,真怕我睡著醒過來,再也找不到我的小瑞了。” 守在病床邊的媽媽王丹丹依然無法接受眼前的現實,她滿腦子都是兒子曾經歡笑的模樣,可一張張檢查單卻無情地提醒著她兒子的每一天都正在與死神賽跑。
王丹丹和丈夫張健來自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2020年6月他們的兒子張博瑞出生。小瑞一出生就是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他特別愛笑,即使不高興時表情也透著一番喜意,一家人對這個孩子可謂是愛不釋手。
可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2021年3月,才9個月的小瑞漸漸失去了笑模樣,他開始頻繁發燒、哭鬧,沒幾天原本胖乎乎可愛的小瑞開始變得臉色焦黃,這讓全家人也跟著焦慮起來。
2021年4月,小瑞的發燒雖然控制住了,可孩子依然很沒有精神。一天,王丹丹在給小瑞換衣服時,發現孩子的右腹部不對稱地鼓脹。王丹丹頓時警惕起來,帶著小瑞去了博興縣人民醫院,B超發現小瑞腹部有一個7釐米的腫物,醫生初步懷疑是腫瘤!而王丹丹聽到醫生的話,直接兩腿發軟,蹲在地上哭了起來。經歷了最初的不知所措後,王丹丹迅速聯絡了丈夫,一家三口當天下午就轉去了濟南市的齊魯兒童醫院。
來到齊魯兒童醫院後,小瑞做了更全面細緻的檢查,包括B超、增強CT、骨穿、活檢穿刺等等。而此時,醫生髮現小瑞體內的腫物已經有9.4釐米大了,懷疑是腎上腺皮質癌或者神經源性腫瘤,如要確診只能等活檢結果。
可就在等待結果的幾天裡,小瑞的腹部一天一個樣地脹大,最後整個肚子青筋暴起漲得像個皮球。小瑞因為難受和疼痛不停地哭鬧,不吃不喝,更是整晚不睡覺,王丹丹害怕得抱著哄他,也是一刻也不敢閤眼,她怕睡著等她再醒來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兒子了。
在經歷了8天煎熬而難過的等待後,小瑞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Ⅳ期中危”。醫生對王丹丹夫妻說:“孩子的腫瘤生長實在太過迅速,孩子的病一刻也不能耽擱了,你們得立即拿主意,我們這邊才好出治療方案。”
王丹丹沒等醫生說完就已傷心得語無倫次了,嘴裡不停叨咕著:“完了,孩子沒了,我以後怎麼過……”一旁的丈夫張健握住王丹丹的手,堅定地對醫生說:“醫生!我們治!哪怕萬分之一的機會!我們都要堅持下去!”
而隨後醫生的話,也更加堅定了王丹丹夫妻要堅持治療的決心,醫生說:“孩子的年齡越小,這個腫瘤的治癒率就越高。但因為治療週期長和治療副作用,治療過程中,小孩要忍受極大的痛苦,而你們也要忍受巨大的精神壓力,這是一場難打的‘戰役’,你們要做好準備。”
按方案,小瑞需要先化療控制再評估手術,當化療藥物注入小瑞的體內後,小瑞腹內的腫瘤開始得到了明顯控制,可隨之而來的副作用也出現了,小瑞口腔也出現了感染,潰瘍長滿了口腔,嘴裡幾乎沒有了完好的面板。餓了也不敢吃飯、渴了也不敢喝水,就連用力地哭喊都會牽動嘴裡的潰瘍。看著孩子揮動著小手在嘴邊晃來晃去,不停掉眼淚的樣子,王丹丹在一旁心疼得也直抹眼淚。
當第4次化療結束後,評估發現腫瘤已明顯變小,也達到了手術的標準。2021年8月13日,小瑞被推進了手術室,在經過了幾個小時的焦急等待後,王丹丹聽到了住院以來最好的訊息:手術很成功。
然而聽著醫生介紹接下來的治療方案時,王丹丹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了。因為孩子手術結束不意味著治療的結束,孩子還要再次化療、放療、維持治療,或許兩年或許五年。作為來自農村的王丹丹一家,支撐到手術的十五萬元已經耗盡了他們幾代人的積蓄。
如今小瑞已經做到第7個化療,可是王丹丹夫妻卻再也拿不出錢來……可孩子的治療不能停,他不得不再次在村裡挨家挨戶地借救命錢。而小瑞爸爸張健自打孩子病了後也一起在醫院忙活,沒了工作的他也沒了收入,每每想起醫生說接下來化療、放療與維持治療還得幾十萬的費用,他就感覺有座大山壓在身上,可這座山再沉他都得扛起來,因為這是兒子的命。
如果您想幫助這個家庭,可長按識別二維碼檢視專案詳情,進行捐助。如不能識別,可將二維碼儲存到手機相簿,開啟掃一掃,從相簿中選取二維碼進行掃描識別。該專案由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在民政部指定的網際網路募捐資訊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專案的稽核、執行及資訊反饋。該專案最終解釋權歸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所有。監督電話:010-58138033。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釋出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專案。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