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
2.《名醫別錄》:“通血脈,止煩滿、消渴,益精神,悅澤人面,除中惡腹痛,毒氣疥瘻諸瘡。”
3.《本草便讀》:“味甘性寒,鎮墜有功邪熱去;外丹內汞,癲狂無患癇痰除。能闢鬼以安神,可護心而解毒。”
4.《藥性論》:“鎮心,主抽風。”
5.《本草分經》:“甘涼,體陽性陰,心經血分藥,鎮心而瀉邪熱,定驚清肝,祛風解毒,治癲狂下死胎,多服令人呆悶。”
6.《日華子本草》:“潤心肺,治瘡疥痂息肉,服並塗用。”
7.《本草擇要綱目》:“甘微寒無毒,鎮心安魂魄,通神明,主屍疰抽風,解驚癇胎毒痘毒。故可以養心,可以明目,可以安胎,可以解毒,可以發汗,隨佐使而見功,無所往而不可。”
8.《珍珠囊》:“心熱非此不能除。”
9.《長沙藥解》:“味甘,微寒,入手少陰心經。善安神魂,能止驚悸。”
10.《醫學入門》:“痘瘡將出,服之解毒,令出少。治心熱煩跺。潤肺止渴,清肝明目,兼辟邪惡瘟疫,破癥瘕,下死胎。”
11.《本草綱目》:“治驚癇,解胎毒、痘毒,驅邪瘧,能發汗。”
12.《局方本草》∶“丹朱味甘,微寒。無毒。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通血脈,止煩渴。”
13.《本草從新》:“定顛狂,止牙疼重、鎮心、定驚、瀉熱。甘涼,體陽性陰,色赤屬火,瀉心經邪熱,鎮心定驚,辟邪清肝,明目祛風,止渴解毒,定癲狂,止牙疼,下死胎。獨用多用,令人呆悶,畏鹽水,惡慈石。”
14.《藥籠小品》:“甘涼,體陽性陰,色赤屬心。鎮心定驚,瀉熱辟邪,多用令人神呆。明透者良,研細水飛。”
15.《藥性切用》:“性味甘涼,色赤屬火,入心而鎮心安神,辟邪治祟。”
16.《外科全生集》:“研粉水飛,養神安魄,除中惡腹痛,驚癇胎毒。”
17.《醫學衷中參西錄》:“性涼體重,故能養精神、安魂魄、鎮驚悸、熄肝風;為其色赤入心,能清心熱,使不耗血,故能治心虛怔忡及不眠;能消除毒菌,故能治暴病傳染、霍亂吐瀉;能入腎導引腎氣上達於心,則陰陽調和,水火既濟,目得水火之精氣以養其瞳子,故能明目;外用之,又能敷瘡瘍疥癩諸毒。”
18.《顧松園醫鏡》:“清鎮君火之上藥。治癲癇狂亂,理小兒驚熱。獨用多用,令人呆悶。”
19.《本草正》:“入心可以安神而走血脈,人肺可以降氣而走皮毛,入脾可逐痰涎而走肌肉,入肝可行血滯而走筋膜,入腎可逐水邪而走骨髓,或上或下,無處不到,故可以鎮心逐痰,祛邪降火,治驚癇,殺蟲毒祛中惡及瘡瘍疥癬之屬。”
20.《雷公炮製藥性解》:“味甘,生者微寒無毒,煉者大熱有毒,入心經,主鎮心安神,益氣明目,通血脈,除煩滿,止消渴,療百病,殺精祟鬼邪,祛疥瘡癬蟲。”
21.《本草經集註》:“味甘,微寒,無毒。主治身體五臟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通血脈,止煩滿,消渴,益精神,悅澤人面,殺精魅邪惡鬼,除中惡、腹痛、毒氣、疥瘻、諸瘡。”
22.《本草經解》:“氣微寒,味甘,無毒。主身體五臟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
23.《飲片新參》:“安魂鎮心,養神明目,治驚煩癲狂。”
24.《中藥大辭典》:“安神,定驚,明日,解毒。治癲狂,驚悸,心煩,失眠:眩暈,目昏,腫毒,瘡瘍,疥癬。”
25.《中華本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明目。主癲狂;驚悸;心煩;失眠症;眩暈;目昏;腫毒;瘡瘍。”
二、現代研究
1.成分:主含硫化汞(HgS)。還含鉛、鋇、鎂、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中國藥典》規定:含硫化汞(Hgs)不得少於96.0%,硃砂粉不得少於98.0%。
2.作用:本品能降低中樞神經的興奮性,有鎮靜、催眠、抗驚厥及抗心律失常等作用,能抑制或殺滅面板細菌及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