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衣曉峰
此起彼伏的新冠疫情一次次讓世界見證了我國民眾勠力同心、共克時艱的偉大壯舉。據專家推斷,人類與病毒長期共存是大機率事件,我國各行各業,包括整體的醫療體系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何打破傳統觀念和固有的診療格局及其運營邏輯,讓醫療水平和服務水平順應新形勢,同時邁上新臺階,更好地適應疫情帶來的的新挑戰?結合自己從事30多年的口腔臨床和教學工作,作為數字口腔醫學和功能美學的倡導者和踐行者,中華醫學會黑龍江口腔專業委員會理事、哈爾濱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修復科教授馮劍橋提出了他的思考和建議。
改善醫生工作環境和患者就醫環境同等重要
以常規口腔門診為例,疫情流行期間,一些口腔科診室的原有佈局和設計難以符合感控要求,且很多裝置操作時可能對醫患雙方都有很大的潛在風險。因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及時發文,禁止口腔科在疫情流行期間使用相關裝置操作,這就使後期積攢的各種牙病問題越來越多,患者就診意願自然隨著疫情緩解開始“爆棚”,單靠電話諮詢、網路答疑對於大多數口腔疾病來說已是於事無補,但限於種種原因,現實的口腔科很多疾病的診治和修復,依然只能按程式逐步進行。
究竟新形勢下的口腔醫療如何改進呢?馮劍橋教授首先解釋說,研究與實踐表明,通風率越高,室內空氣中的飛沫顆粒數量衰減越快;而缺乏通氣或低通氣率的房間必然會加大空氣傳播感染率和疾病的爆發率。調查顯示,增加通風,確實可以降低疾病感染的機率。馮劍橋認為,即使疫情徹底結束,未來對口腔診室的通風要求卻必然越來越高。
為了彌補自然通風的不足,必須採用機械通風。近些年,建築裝修領域常見的新風系統,其實有別於傳統空調和獨立的空氣清淨機,原理是由送風系統和排風系統組成的一套獨立空氣處理系統,透過新風機將室外空氣過濾並匯入到室內,同時經由管道將室內空氣排出。馮教授建議,今後新建口腔門診或專科醫院時,要把新風系統和中央空調作為雙標配,新風系統則需長時間運轉使用。
馮劍橋解釋說,新風系統能夠增加通風量、防止霧霾,減少環境汙染和病毒侵害,相當於給門診戴上了一個“大口罩”,這對診室而言,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空調的作用不僅是控制環境溫度,更重要的是,大多數口腔材料的操作溫度都要求控制在攝氏25度以下(環境溫度),即使人可以耐受高溫,材料卻不能忍受,環境溫度只能靠空調維持。
馮劍橋認為,符合專業標準的獨立口腔診室,加上設計合理的感控標準和綜合氣流處理技術,也最容易實現空氣管理,既有助於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也正是口腔疾病診治的發展方向,符合醫患雙方的利益訴求。
對比來看,“大排檔”式的診室,目前依然為現有專科醫院的主體形式,雖然疫情發生後,有些醫院或門診,對老舊格局做了隔斷,但因各種條件限制,沒有實質上產生真正的抗役能力。規模較大的門診或醫院,特別是綜合醫院或門診中的口腔診室,最不容易做到合理的空氣管理,感染監控得不到有效施行,隱患較多。
其實,即便沒有疫情出現,患者的隱私權、安全感在原有條件下也難以得到可靠保護;而且環境噪音、裝置噪音的汙染嚴重,更潛藏諸多風險,早已不適合當代口腔醫療發展需要。這種醫療佈局和設計,建議儘早整改。
多學科聯合診治,塑造“多對一”新模式
我國的口腔醫療事業透過多年發展壯大,已形成了多個分支學科。馮劍橋教授介紹,當前大型口腔專科醫院,設有放射科、牙體牙髓科、兒童牙病科、正畸科、修復科、種植科、牙周科等諸多科室,雖然專業性較強,但“深度有餘,廣度不足”。因為看病流程複雜,患者經常感到眼花繚亂,無所適從,極大削弱了臨床效果和工作效率。
實踐證明,口腔疾病的多學科聯合診治已成為當前重要的醫療原則及未來發展的大趨勢,這就意味著,診療往往不在單一的科室完成。口腔疾病有別於大內科、大外科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因為分科過細,即使治療原則正確,患者檢查、診治需要多次往返於各樓層、診室間,浪費時間、精力和財力的同時,甚至可能出現病情延誤、程式差錯等新問題。
基於此,馮教授建議大範圍拆分原有科室及人員,將牙體、牙周、正畸、修復、口外等專科醫生重組為一個全新的綜合科,切實增強口腔疾病的綜合診治能力和效率;最終的口腔門診或專科醫院,除綜合科外,只保留口腔外科病房、門診和病房手術室(負責種植手術和外科手術)、兒童牙病科、放射檢查科等5大科室。
透過“一站式”服務,患者即使沒有明確的就醫方向,在綜合科也能完成初步診斷甚至最終診斷,又可進行絕大多數專業醫療服務,甚至在一個科室即可完成全部治療。此時的病人面對的是多位醫生,並非傳統意義的“一對一”診療模式,而是“多對一”的服務新模式和運營模式。
馮劍橋指出,口腔疾病治療的中心思想是“咬合重建”,無論強調微創、功能美學,還是數字化等理念,一切都圍繞這個中心進行。
同時,“口腔叢集”模式結合新一代網際網路平臺和通訊技術,透過網路預約諮詢、數字化診治、模擬治療效果、預後追蹤等一系列的智慧醫療手段,必將有助於達成醫療資源的合理統籌和協調,高效運轉。馮教授認為,治療流程的化繁就簡和快捷流暢,必然使接診能力大幅攀升,真正體現“科技以人為本”、“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和理念,更符合當下和未來時代要求。
口腔數字化的優勢和趨勢顛覆傳統認知
研究證明,疾病的發生發展50%與心態有關。而智慧醫療不僅僅是裝置的最佳化,更能帶來包括醫療服務在內的其他相關領域的質的飛躍。打破傳統認知,改善治療體驗是必然趨勢。
馮劍橋強調,新冠疫情促使各行業均在加速智慧化和數字化程序。依託網際網路技術的大資料、雲計算、醫療資訊化、遠端診斷和會診、手術機器人、分享醫療、專業及非專業線上教育、VR/AR等很多相關技術理論,同時在5G技術的加持下,醫療行業必然也會有突飛猛進的變革。
進入21世紀,口腔數字化的程序不斷最佳化,而且在整個醫療行業處於領先地位。以修復科為例,從診斷到修復,數字化程度均極高。從過去傳統的口內取模到現在的數字化立體光學掃描印模、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作技術、3D列印修復體快速成型技術等,只需數字資訊,而再不依賴傳統的模型傳遞,由此隔絕了門診到加工渠道的病毒傳播途徑。
馮劍橋教授評價指出,新一代“診所內數字加工技術”,極大地縮減了模型修整、消毒、設計、包裝、物流等時間,相當於義齒的“前店後廠”,患者甚至一天即可完成過去需要7-10天才能做好的修復,這種“一日有牙”技術,直接讓大眾感受到了智慧醫療的魅力,完全顛覆了傳統認知,就醫體驗明顯改觀。數字一體化醫療體系,實現了醫療水平與患者需求的高效匹配。
當前,很多醫療機構,依然採用傳統手段進行口腔治療和修復,受疫情影響治牙程序被迫時斷時續,遲遲不能正常運轉,這就再次印證了口腔數字化的優勢和趨勢,數字口腔的化繁為簡,勢不可擋。
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口腔治療收益
一個口腔修復體最終在患者口腔中行使或恢復部分功能,並保持一段時間內相對穩定,看似簡單,其實背後包含著很多科學和哲學理念。馮劍橋教授努力追尋的目標是“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收益”,醫生在繁與簡的思維變換中,要積極尋找每一位患者的最佳醫療方案,比如,常見的口腔導板導航種植、數字化貼面、美學導板、嵌體、全口咬合重建等諸多數字化修復體,都是以損傷最小、收益最大為目的和原則的有效治療手段。
馮劍橋最後指出,醫療環境和醫療模式的改變促進了醫療程式的最佳化,加上有力依託網際網路和數字化,結合分享醫療、分級診療、多點執業、優勢醫療資源下沉、分支醫療機構合理佈局、高效轉診等措施和政策實施,必將顯著改善目前的跨區域、異地就醫、人滿為患等現象,對提高口腔領域接診能力及治療效果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