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居家工作日趨流行,“宅經濟”備受關注。“宅經濟”,顧名思義,指“宅”在家裡的衍生的經濟業態,包括居家消費和居家工作。
“宅經濟”從誕生到數字化時代
在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由於環境汙染和交通擁堵,人們希望藉助遠端辦公擺脫通勤之苦。在日本,特定群體的消費內容和形式重新定義了一種居家消費文化,也直接推動了動漫、電子遊戲及衍生產業的發展。
如今在我國,隨著網際網路及資訊科技的普及使得大眾消費和生活模式發生根本轉變,以往集中化的消費及工作逐步被遠端線上、分散式、個體化的“宅”模式所取代。
疫情也催生了中國消費社會蓬勃而生的“宅經濟”時代。而更為重要的是,技術的迭代發展已然讓“宅經濟”的想象空間正在被無數人進一步開啟,人們已不知不覺地融入線上的虛擬世界。至此,“宅經濟”進入數字化時代。
在剛過去的十一長假中,剛開始工作的小安這樣形容自己的十一假期:“讀書、聽歌、拖地、做飯、喂貓。”很多人同感,“沒有什麼特殊的安排,宅在家裡就是我的生活狀態。”
其實這樣的場景在這個“十一”並不鮮見。
足不出戶宅到底 錢多事好離家近
小林,想趁假期在家裡招待來杭的朋友,又不放心自己的廚藝,他透過鄰里社交平臺粉絲生活App尋找大廚,5分鐘就有做大廚的鄰居接單上門,燒了頓新鮮、營養又美味的大餐,小林和朋友們足不出戶便能歡聚一堂;
小陳,利用長假在家充電學習,可家裡的小狗撲騰著想要出門,他靈機一動讓同樣養寵物的鄰居小王幫忙遛狗,在粉絲生活App上點了幾下,門鈴響了,小王接單出現了,小陳宅家也能解決遛狗難題;
周太太的小孩正在面臨升學,但假期期間孩子作業不懂怎麼辦,她想到小區里正好有很多做教師的鄰居,她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點開粉絲生活App上的家教類目,果然下單之後老師很快上門輔導功課。
透過上述國慶期間的“宅經濟”案例,我們可以看到,拋開疫情的短期催化影響與“宅就是懶”的刻板印象,蘊含在這一行為背後的商業價值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
“宅經濟”並不是疫情背景下的一次性紅利,而是成為了一種愈發成熟的新經濟模式。螢幕間的線上互動已成為常態。
“宅經濟”提升自身商業新價值
技術同樣是驅動“宅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因素。網際網路、社交媒體、移動應用打破物理空間界限,使得距離不再是問題。技術與產業相互作用,巨大的需求催生商業模式創新,推動產業變革,產業的發展則進一步促進技術最佳化和成熟。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超越狹義“宅經濟”定義的參與性與開放性更是自身商業價值的體現。
有的家庭主婦想找兼職,有的律師需要對外接單,有的老師退休後想繼續開闢第二事業,有的待業青年想找份離家近的工作,有的室內設計師想獨立接單。他們同樣是宅在家,也同樣 ,可服務於宅在家裡的人群,只是他們並不知道客戶或者商業夥伴就在自己的身邊。
由此可見,“宅”的人群不相同,向外拓展的方式也是各有千秋。由宅拓展開的居家社群服務是真實存在的場景,來自浙江杭州的粉絲生活發掘出“宅經濟”的市場需求和潛力,並憑藉大資料、物聯網等技術創新和運營積累,構建起面向生活服務、商業運營、社群管理等需求的綜合性解決方案。
這意味著在“宅經濟”的視角下,“人人都是參與者”。無論是傳統產業抑或是新興產業,都可成為“宅經濟”的構建者與參與者。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超越狹義“宅經濟”定義的參與性與開放性正在粉絲生活App上得到試驗。一方面宅在家裡,離“工作”近了;另一方面,離“心”更近了,現代人的物理距離被打破,更貼合心理需求和市場需求。
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宅在家裡就能賺錢的群體,將會迎來一個全新而美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