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公元649年7月10日,千古一帝唐太宗去世!
一個被定義為貞觀之治的時代落幕了。
一個詮釋了自由真諦,包容並蓄博大胸懷的帝王離去了。
唐太宗的離世,讓大唐子民舉國哀傷,也讓無數生活在唐朝的外國人悲痛無比,原因無他,作為一個包容的帝王,他不分宗教、信仰、種族、經濟差距,平等地對待了所有他治下甚至影響範圍內的所有人。
這胸懷讓他獲得了天可汗的稱呼,也讓無數四方部族在知悉唐太宗去世後,痛哭流涕,甚至自殘緬懷。
一:無數緬懷者中的異類。
但,再偉大的胸懷,也不一定能感化所有人。
唐太宗去世之後,依舊有野心家,拿起手中的刀劍,進行叛亂活動,而叛亂的主角,還是曾經深受太宗恩惠的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賀魯。
這阿史那賀魯是西突厥室點密可汗五世孫。
在阿史那步真入唐後,西突厥可汗乙毗咄陸可汗,任命阿史那賀魯替代阿史那步真成為了僅次於可汗的葉護,駐紮在多羅斯川(今新疆額爾齊斯河上游),統御五姓部眾成了西突厥的二號人物。
後續西突厥發生內亂, 乙毗咄陸可汗兵敗逃亡吐火羅,唐朝冊封乙毗射匱為可汗,新上任的乙毗射匱可汗,就派兵攻打了不服自己的阿史那賀魯。
面對新可汗的進攻,阿史那賀魯兵敗逃亡成了無家可歸之人!
隨後這可憐的阿史那賀魯,帶著同情他的突厥三族數千人一起歸附了唐朝。
眼見阿史那賀魯窮途末路而來,唐太宗大氣地選擇寬慰優待不說,還任命他為討伐龜茲的嚮導官兼昆丘道行軍總管。
在出兵前的酒宴之上,唐太宗在嘉壽殿脫下自己的戰袍,親自披在來他身上,隨後又提拔他為大唐的左驍衛將軍、瑤池都督,跟隨他的部眾也都被安頓到了庭州莫賀城。
那一刻的阿史那賀魯,感動得痛哭流涕,但這痛哭是假,不安分是真!
痛哭過後,有了大唐左驍衛將軍和瑤池都督身份的阿史那賀魯,立馬就開始招收分散四處的部眾,手下人馬越來越多,這也為他後續的叛亂埋下了伏筆。
二:唐高宗平叛前的博弈。
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之後,早已密謀多時的阿史那賀魯再也按耐不住野心,預謀進攻大唐的西、庭二州,庭州刺史駱弘義得悉訊息後,立馬報告唐高宗。
老爹一去世就有人叛亂,讓初登大寶的唐高宗憤怒不已,但不願一上任就興刀兵的唐高宗,決定派遣通事舍人喬寶明前往撫慰,指望能和平解決事端。
當時還在猶豫的賀魯,看著唐高宗撫慰使,尋思良久後派兒子咥運入朝宿衛表達臣服。
唐高宗一看阿史那賀魯做派,將他的兒子咥運任命為右驍衛中郎將,然後就讓他回去了!
唐高宗指望能透過升官舉措,讓阿史那賀魯安分守己,誰曾想這對父子,都是不安分的人。
剛被任命為右驍衛中郎將的咥運一回到突厥,就鼓動自己的父親,攻取乙毗咄陸可汗的舊地,擴張實力之後,在行叛亂之事。
隨後不久,背靠大唐的阿史那賀魯,在千泉建立牙庭,自稱沙缽羅可汗,統御十姓部眾,經過一番征戰,實力大為壯大,成了西突厥名義上的領頭人。
三:唐軍雪夜突襲,未盡全功。
成了西突厥可汗之後,阿史那賀魯任命自己的兒子咥運率軍侵擾庭州,掠奪數千人而去。
唐高宗一看,安撫之策無用,就派遣左武衛大將軍梁建方、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擔任弓月道行軍總管,調集三萬府兵並二萬回紇兵迎戰叛軍。
出征前,庭州刺史駱弘義獻策說:安撫中國要用信,馭使夷狄則要用權。
這話的意思是,安撫國民可以用信義為先,但對於夷狄則要更多使用權術去駕馭。
算是暗暗批駁了,指望靠安撫就能平亂的唐高宗,接受建議的唐高宗深以為然。
當時正值天寒地凍時節,阿史那賀魯自信認為,唐軍必定不會冒雪行軍。
庭州刺史駱弘義看天氣如此,諫言唐高宗說:天寒地凍時節,突厥人必定認為我們不敢進軍,我們應該乘此機會急行軍,將他們一舉殲滅,如果等到春天,難保不會出變故。
況且我們這次發兵目的是誅殺賀魯,其他那些尋求自保的反叛部落,如果我們不遏制,他們勢必會跟賀魯聯手叛亂。
所以出兵策略,應該是以殲滅賀魯為主,寬恕其餘部落。
唐高宗聽完大悅,答應了駱弘義的諫言。
隨後唐軍僅攜帶一月糧食,雪夜突襲阿史那賀魯。
當時身處處月的阿史那賀魯,派遣歸附的朱邪孤注堅守牢山,迎戰唐軍。
一輪大戰之後,唐軍攻破牢山追擊五百餘里地之後,斬殺了朱邪孤注並敵軍五千餘人,俘虜大帥60多人,可是,駱弘義所謀劃的全殲賀魯的戰略目標卻沒有完成。
四:蘇定方上任,一萬勝十萬。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高宗撤銷了瑤池都督府,在處月之地設定金滿州,派遣大唐宿將程知節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率軍討伐阿史那賀魯。
次年,程知節率軍擊敗葛邏祿及處月,扎殺千人俘獲數萬戰馬大獲全勝。隨同出征的副將周智度也順利攻克處木昆城,殺敵三萬,這一戰中,蘇定方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因為這戰功,公元657年,大唐顯慶二年閏正月,年已65歲的老將蘇定方被提拔成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率軍繼續攻打賀魯。
獲得任命的蘇定方立馬行動,帶領精銳騎兵打敗突厥處木昆部,惹的賀魯率十萬騎兵馳援。
兩軍交戰之後,面對蘇定方部僅僅一萬人的部隊,賀魯仰仗兵力優勢,選擇包圍唐軍。
雖然被敵軍包圍,但久經戰陣的蘇定方並不慌亂,他命令五千步兵堅守南原,組成長槍陣阻擊敵軍,自己則率領五千騎兵在北原列陣等候。
眼見蘇定方嚴陣以待,自持兵力優勢的賀魯決定強攻。
在他指揮下,突厥軍強攻南原五千唐軍長槍陣,結果卻迎頭撞上了槍林。
接連三次衝鋒,三戰皆敗讓突厥人傷亡一萬有餘。
就在突厥人專注進攻的當口,早已蓄勢待發的五千唐軍精騎,在蘇定方帶領下,突襲了突厥軍側翼,一場絕地反擊之後,突厥軍大敗潰逃。
追擊唐軍奔襲數十里,突厥軍被俘被殺三萬有餘俘獲牛羊馬皮無數,大大補充了唐軍後勤。
誰說漢人野戰不如遊牧民族?一萬勝十萬,大唐也是野戰行家,更是以戰養戰的踐行者。
在收穫了無數俘虜後,蘇定方在俘虜中挑選精銳交給雅相統領,自己則率軍繼續追擊賀魯。
唐軍大勝,讓突厥聯軍心驚膽戰,內部開始了分裂,五弩失畢部臨陣投降唐軍。
五:雪夜突襲。
當時正是二月時節,暴雪寒風,刺骨非凡。
不少將士看著這天氣,還有之前的大勝,都有點懈怠不願意繼續追擊。
眼見軍心如此,蘇定方看著勸誡自己的副將,明白自己如果不能讓唐軍振奮,就會失去這個機會。
於是,在陣前說了兩段話。
蘇定方:正因為天寒地凍,賀魯才會認為我軍不會追擊,放鬆警惕,我們才能攻其不備。如果緩幾天天氣好了,他們也就逃不見了,那個時候再追就晚了,現在追擊才是上策。
說完這話之後,蘇定方又接著對副將說:跟將士們說,這仗打勝了,俘虜的突厥財寶也好,女眷也好,都分給將士們。
聽完這話,所有軍將不再猶豫,反而歡呼起來,士氣高漲的唐軍,開始了新一輪追擊。
在連續追擊百里之後,蘇定方又殺羊宰牛犒賞三軍,臨陣做了最後一次動員。
吃飽喝足的唐軍,抵達了決戰地點金牙山。
此時的賀魯果然如蘇定方預料的那樣,看唐軍沒有追擊,放鬆下來休整隊伍。
直到唐軍追擊到數里地後,才發現,等發現後,已然來不及了。
一輪急行軍後的強攻,讓賀魯軍又有數萬人被俘,機敏的賀魯逃脫了進攻,渡過伊犁水。可卻再也沒有了一戰的勇氣。
蘇定方配合蕭嗣業一起,展開圍攻,賀魯一敗再敗,最後退至碎葉城,城破之後,叛軍幾乎全部被俘,僅有賀魯帶著十多人退走到石國蘇咄城。
隨後窮途末路的賀魯,好運終於到頭了。
他被蘇咄城城主伊涅達幹誆騙,成了階下囚,拘禁後就被送到了石國都城,隨後被追擊而至的阿史那彌射和蕭嗣業帶走,西域就此平定。
尾聲:
公元658年11月,蘇定方凱旋長安城,並在昭陵獻俘。
獻俘的時候,賀魯哭泣地說:我本流亡湖人,先帝待我恩重如山,我卻背叛他,這是我罪有應得,今日如此我無話可說,聽說漢人法律殺人要在鬧市,我只有一個請求,在昭陵殺我,讓我給先帝謝罪。
唐高宗知道這話後,就問:先帝賜二千帳給賀魯統轄。現在已得罪人,能獻昭陵否?
中書令許敬宗說:古代軍隊凱旋都到宗廟祭告。諸侯獻俘及敵首則獻天子,沒聽說獻於陵墓的,不過陛下奉於園寢,是與奉於宗廟一樣的。可以這樣。
唐高宗一聽,答應了賀魯的要求,但卻赦免了他的死罪。
被赦免的賀魯,或許有對大唐的感恩戴德,或許有對大唐的又敬又怕。
敬的是,連續兩大帝王的寬容大度,氣魄無雙,怕的是大唐強勢無比。
敬怕交織後,就是大唐的氣魄。
這氣魄,始至天可汗李世民,傳承至唐高宗李治,今日綿延千載依舊在國人心中。